池塘鱼病传播途径及其预防
时间:2009-07-09 03:34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1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1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池塘所放养的鱼种,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我们
1 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1.1 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 池塘所放养的鱼种, 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 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 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类体质减弱, 防御机能降低,病原体就会大量生长繁殖,不断侵害鱼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1.2 环境因素所致 池塘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 并且也是鱼类病原体的主要孳生场地和传播源;如池塘内淤积过厚的池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 鱼类敌害等。一些病原微生物常通过水体的流动从一处流向另一处, 所到之处都被污染;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或水草之中,当水温适宜时, 就可进行大量繁殖;而有些病原体则是以软体动物、 水生昆虫或鱼类敌害为中间宿主,为鱼类病原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3 人为因素所致 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也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 饲养管理不当 主要表现在投饵施肥不洁,所投喂的饵料常携带着大量病原体,特别是投喂被污染过的水草, 可将病原体带入水体或直接进入鱼类机体。有些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1.3.2 操作不当 在拉网起捕、干塘捕捞或并池饲养过程中,常因操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体表受到损伤,而易患水霉病、 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
1.3.3 使用不洁用具 常见的用具有网具、鱼盆、鱼种箱、饵料桶、氧气袋、装鱼桶、增氧机、潜水泵等,当在被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 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立即用于其他池塘作业,这也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2 预防鱼病传播的方法
2.1 彻底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彻底清除池塘过厚淤泥, 并铲除池塘四周杂草和水生植物的根、茎等。有条件时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将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彻底根除。并放干池水让其曝晒,再注入适量的水,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1)按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茶粕40~50kg 溶化后全塘泼洒;
(2)按每667m2用五氯酚钠15~20kg或漂白粉20~25kg+硫酸铜2~3kg溶解后全塘遍洒。
2.2 搞好鱼种消毒 所投放的各类鱼种,不管是自育还是从市场购买的,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下塘放养。鱼种消毒的具体方法是:
2.2.1 用25~30g/L食盐水+90%的敌百虫结晶100g,浸泡鱼种10-15min;
2.2.2 用0.2~0.3g/m3孔雀石绿或10~12g/m3高锰酸钾+0 .5g/m3B型灭虫灵,浸洗鱼种8~10min;
2.2.3 可用20~30g/L的食盐水+1g/m3敌百虫+0.8g/m3 硫酸铜混合液浸洗鱼体。 以上3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杀灭鱼种体表的病原体。
2.3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2.3.1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凡是池塘注入新水或是鱼病发生的旺季,严把池塘水体消毒关,可按667m2用强氯精350-400g兑水全塘遍洒, 或每667m2水面用硫酸铜1.5~2kg+B型灭虫灵800g兑水全塘泼洒。
2.3.2 坚持科学投饵施肥 所投喂的饵料要求新鲜,无霉变。草料可用0.7g/m3硫酸铜溶液或1g/m3漂白粉溶液浸泡10min再喂鱼。 有机粪肥最好堆放经充分发酵腐熟后再施入池塘内。 这样不仅改善了水体中的肥度,还可有效杀灭粪肥或有机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
2.3.3 严格渔具消毒
网具类使用后曝晒。也可用药物消毒,如来苏儿,菌毒灭,75%酒精溶液等都可用作渔具消毒, 渔具最好做到专地专用。
2.3.4 发现病鱼及时作出处理
如发现池塘鱼类患病时,应立即将病鱼捞起,确诊鱼病对症下药,及时治疗。病国死尸不可乱丢, 要及时烧毁或作深埋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2.3.5 捕杀鱼类敌害,防止病原传播可用毒饵诱杀蛙、水蛇、水鼠、翠鸟等敌害。
1.1 鱼体本身带有的病原体 池塘所放养的鱼种, 有些个体本身常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或寄生虫(简称病原体)。因鱼种个体较小,这些病原体常寄生在鱼的体表, 鳍条或鳍基部、鳃瓣及鳃丝上,有些寄生于肠道内或腹腔中。一般情况下, 肉眼难以观察到,这就给我们诊断鱼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鱼类体质减弱, 防御机能降低,病原体就会大量生长繁殖,不断侵害鱼体,发生一系列病变。
1.2 环境因素所致 池塘的环境因素较为复杂, 并且也是鱼类病原体的主要孳生场地和传播源;如池塘内淤积过厚的池泥,水生植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 鱼类敌害等。一些病原微生物常通过水体的流动从一处流向另一处, 所到之处都被污染;有些病原体衍生于过厚的淤泥或水草之中,当水温适宜时, 就可进行大量繁殖;而有些病原体则是以软体动物、 水生昆虫或鱼类敌害为中间宿主,为鱼类病原体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3 人为因素所致 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也很多,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3.1 饲养管理不当 主要表现在投饵施肥不洁,所投喂的饵料常携带着大量病原体,特别是投喂被污染过的水草, 可将病原体带入水体或直接进入鱼类机体。有些施用未经发酵处理的有机肥,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1.3.2 操作不当 在拉网起捕、干塘捕捞或并池饲养过程中,常因操之过急,动作鲁莽,使鱼体表受到损伤,而易患水霉病、 赤皮病或细菌性烂鳃病。
1.3.3 使用不洁用具 常见的用具有网具、鱼盆、鱼种箱、饵料桶、氧气袋、装鱼桶、增氧机、潜水泵等,当在被污染过的水体中使用后, 未经任何消毒处理,又立即用于其他池塘作业,这也是鱼病传播的又一途径。
2 预防鱼病传播的方法
2.1 彻底清塘消毒 鱼种放养前,彻底清除池塘过厚淤泥, 并铲除池塘四周杂草和水生植物的根、茎等。有条件时可使用化学除草剂将池塘中的水生植物彻底根除。并放干池水让其曝晒,再注入适量的水,用药物进行消毒处理
(1)按每667m2用生石灰80~100kg+茶粕40~50kg 溶化后全塘泼洒;
(2)按每667m2用五氯酚钠15~20kg或漂白粉20~25kg+硫酸铜2~3kg溶解后全塘遍洒。
2.2 搞好鱼种消毒 所投放的各类鱼种,不管是自育还是从市场购买的,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下塘放养。鱼种消毒的具体方法是:
2.2.1 用25~30g/L食盐水+90%的敌百虫结晶100g,浸泡鱼种10-15min;
2.2.2 用0.2~0.3g/m3孔雀石绿或10~12g/m3高锰酸钾+0 .5g/m3B型灭虫灵,浸洗鱼种8~10min;
2.2.3 可用20~30g/L的食盐水+1g/m3敌百虫+0.8g/m3 硫酸铜混合液浸洗鱼体。 以上3种方法均可有效地杀灭鱼种体表的病原体。
2.3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2.3.1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凡是池塘注入新水或是鱼病发生的旺季,严把池塘水体消毒关,可按667m2用强氯精350-400g兑水全塘遍洒, 或每667m2水面用硫酸铜1.5~2kg+B型灭虫灵800g兑水全塘泼洒。
2.3.2 坚持科学投饵施肥 所投喂的饵料要求新鲜,无霉变。草料可用0.7g/m3硫酸铜溶液或1g/m3漂白粉溶液浸泡10min再喂鱼。 有机粪肥最好堆放经充分发酵腐熟后再施入池塘内。 这样不仅改善了水体中的肥度,还可有效杀灭粪肥或有机肥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
2.3.3 严格渔具消毒
网具类使用后曝晒。也可用药物消毒,如来苏儿,菌毒灭,75%酒精溶液等都可用作渔具消毒, 渔具最好做到专地专用。
2.3.4 发现病鱼及时作出处理
如发现池塘鱼类患病时,应立即将病鱼捞起,确诊鱼病对症下药,及时治疗。病国死尸不可乱丢, 要及时烧毁或作深埋处理,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2.3.5 捕杀鱼类敌害,防止病原传播可用毒饵诱杀蛙、水蛇、水鼠、翠鸟等敌害。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中草药方治疗鱼病
- 2.目检鱼病的方法
- 3.常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
- 4.春季防治的常见鱼病
- 5.海水鱼白点病
- 6.海水鱼常见病症(三)
- 7.池塘鱼病传播与预防
- 8.鱼池常见水生害虫的防治
- 9.鲑鳟鱼类常见疾病咋预防
- 10.利用韭菜防治鱼病效果好
- 11.鳙鱼溶血性腹水病的防治对策
- 12.轮虫对成鱼的危害及防控
- 13.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 14.越冬期间常见鱼病的防治
- 15.鱼类疖疮病的防治
- 16.生姜治鱼病妙招
- 17.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 18.提高鱼病控制的守则
- 19.用硫酸铜防治鱼病注意事项
- 20.鳗鱼肝肾病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从养鳖走出来的致富道路
- 2.养鱼圆致富梦
- 3.王兴芹:养鱼大王
- 4.太阳鱼养殖前景看好
- 5.黄河湾里的致富故事
- 6.女民兵营长张艳雪带头致富
- 7.养殖“罗非鱼”踏上致富路
- 8.cctv致富经:靠着外号卖甲
- 9.小鱼钩上致富路
- 10.一个农民的财富视角
- 11.赵勇的养鱼“财富视野”
- 12.王玉珍:在岛上打井创业的
- 13.养殖鲈鱼挣钱全靠减掉4斤
- 14.养鱼圆了致富梦
- 15.养殖野鸭 有“钱”可图
- 16.农民养殖罗非鱼年入28亿元
- 17.鱼干晒就致富新天地
- 18.余杭渔农靠“黑鱼皮”致富
- 19.鱼山乡:大辣椒闯出大市场
- 20.cctv致富经:稻田里养出会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