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鱼回的病害防治-柱状屈桡杆菌病(烂鳃与溃疡病)
时间:2009-07-09 03:34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病因:由柱状屈桡杆菌(Fiexibaetercolumnaris)引起。 症状:在发病初期,头部、躯干部或鳍部出现灰白色或稍有充血的腐烂区域,当病情加重时,病灶皮肤受损,露出其下的肌肉组织,随后可因细菌败血症而造成病鱼死亡,鳃组织是该菌易感染部位,鳃部损伤的特征是开始在鳃
病因:由柱状屈桡杆菌(Fiexibaeter columnaris)引起。
症状:在发病初期,头部、躯干部或鳍部出现灰白色或稍有充血的腐烂区域,当病情加重时,病灶皮肤受损,露出其下的肌肉组织,随后可因细菌败血症而造成病鱼死亡,鳃组织是该菌易感染部位,鳃部损伤的特征是开始在鳃丝末端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后逐步扩展到基部。病鱼的鳃丝缺损,粘液多,常有淤泥粘附在其上面。病鱼消瘦,常常呆在水面。该菌传染性极强,在适宜的致病条件下,流行速度极快,可在出现病症的1~2天内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
1)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注意放养密度及投饵量。
2)放种时采用2~2.5%食盐水浸浴10~20分钟。
3)全池泼洒"鱼菌清系列消毒剂",连续1~2天,并喂服"农福3型";
4)每亩水深1米用15~20公斤生石灰全池遍洒。
症状:在发病初期,头部、躯干部或鳍部出现灰白色或稍有充血的腐烂区域,当病情加重时,病灶皮肤受损,露出其下的肌肉组织,随后可因细菌败血症而造成病鱼死亡,鳃组织是该菌易感染部位,鳃部损伤的特征是开始在鳃丝末端出现褐色的坏死组织,后逐步扩展到基部。病鱼的鳃丝缺损,粘液多,常有淤泥粘附在其上面。病鱼消瘦,常常呆在水面。该菌传染性极强,在适宜的致病条件下,流行速度极快,可在出现病症的1~2天内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
1)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注意放养密度及投饵量。
2)放种时采用2~2.5%食盐水浸浴10~20分钟。
3)全池泼洒"鱼菌清系列消毒剂",连续1~2天,并喂服"农福3型";
4)每亩水深1米用15~20公斤生石灰全池遍洒。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池塘鱼病传播与预防
- 2.鱼类疖疮病的防治
- 3.常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
- 4.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 5.春季防治的常见鱼病
- 6.鳗鱼肝肾病
- 7.鱼池常见水生害虫的防治
- 8.中草药方治疗鱼病
- 9.海水鱼白点病
- 10.用硫酸铜防治鱼病注意事项
- 11.海水鱼常见病症(三)
- 12.鳙鱼溶血性腹水病的防治对策
- 13.生姜治鱼病妙招
- 14.鲑鳟鱼类常见疾病咋预防
- 15.轮虫对成鱼的危害及防控
- 16.目检鱼病的方法
- 17.越冬期间常见鱼病的防治
- 18.大蒜防治鱼病七法
- 19.利用韭菜防治鱼病效果好
- 20.提高鱼病控制的守则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从养鳖走出来的致富道路
- 2.养鱼圆致富梦
- 3.王兴芹:养鱼大王
- 4.太阳鱼养殖前景看好
- 5.黄河湾里的致富故事
- 6.女民兵营长张艳雪带头致富
- 7.养殖“罗非鱼”踏上致富路
- 8.cctv致富经:靠着外号卖甲
- 9.小鱼钩上致富路
- 10.一个农民的财富视角
- 11.赵勇的养鱼“财富视野”
- 12.王玉珍:在岛上打井创业的
- 13.养殖鲈鱼挣钱全靠减掉4斤
- 14.养鱼圆了致富梦
- 15.养殖野鸭 有“钱”可图
- 16.农民养殖罗非鱼年入28亿元
- 17.鱼干晒就致富新天地
- 18.余杭渔农靠“黑鱼皮”致富
- 19.鱼山乡:大辣椒闯出大市场
- 20.cctv致富经:稻田里养出会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