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赤潮及其对鱼贝类危害

时间:2009-07-09 03:34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作为水产养殖大敌,赤潮引起世界各国日益关注。 赤潮是海洋中浮游植物,即浮游藻类异常增殖所引起的水体变色现象。赤潮所引起的海水变色未必就是变红,取决于浮游植物种类,或许变褐,或许变绿,变化多端。赤潮发生也未必就引起鱼贝类死亡,取决于形成赤潮的原因,浮游
    作为水产养殖大敌,赤潮引起世界各国日益关注。

    赤潮是海洋中浮游植物,即浮游藻类异常增殖所引起的水体变色现象。赤潮所引起的海水变色未必就是变红,取决于浮游植物种类,或许变褐,或许变绿,变化多端。赤潮发生也未必就引起鱼贝类死亡,取决于形成赤潮的原因,浮游植物种类。有的赤潮有害,有的赤潮无害。在日本,渔业被害主要由绿鞭毛藻类赤潮和涡鞭毛藻类赤潮所致。

    本文仅就属于绿鞭毛藻类(杆鞭毛藻类)的几种赤潮生物,介绍一下有害赤潮发生及其所造成的渔业被害,谨供我国广大渔业工作者参考。

    卡盾氏藻(褐胞藻)Chattonella:在日本,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的卡盾氏藻包括古卡盾氏藻Chattonella anti921a和海洋卡盾氏藻Chattonella marina。二者均呈现很强鱼毒性,有大量证据表明,鱼类死亡归因于鳃组织为卡盾氏藻所含有毒物质(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活性酶等)所损伤,以及由此引起的氧交换受阻。

    在日本,在濑户内海,卡盾氏藻胞囊直径约30微米,圆形或椭圆形,附着于砂粒和硅藻。底层水温一达20℃左右,从休眠中复苏过来的胞囊即开始大批萌发,营养细胞自6月开始见于海水。若是条件适宜,即暴发性增殖,于7月~8月,形成赤潮。最大增殖速度为1天分裂1次。最适增殖水温、盐度为25℃、20%~25‰。营养细胞直接形成胞囊,新的胞囊沉降到海底休眠。对于胞囊成熟来说,低水温是必要的,胞囊通过越冬获得萌发能力。

    在日本,在鹿儿岛县,海洋卡盾氏藻赤潮所引起的渔业被害金额约占赤潮所造成的渔业被害总金额45%。在熊本县,仅1988、1990、1992年3年内,古卡盾氏藻赤潮即造成约14亿日元渔业被害。在日本濑户内海,赤潮所引起的最大渔业被害由1972年发生于播磨滩的卡盾氏藻赤潮所致,1400万尾养殖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