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杂交太阳鱼引种试养小结

时间:2009-06-30 20:21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杂交太阳鱼,又称美国太阳鱼、杂交太阳鲈,是以蓝鳃太阳鱼为母本和绿色太阳鱼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外形似父本,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温水性鱼类。其优点是:①形似鲈鱼,肉多鲜嫩、体侧肌肉无小刺、鱼肉中粗蛋白含量高、煮汤汤白而鲜;②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杂,可
    杂交太阳鱼,又称美国太阳鱼、杂交太阳鲈,是以蓝鳃太阳鱼为母本和绿色太阳鱼为父本的杂交子一代,外形似父本,是一种体型较小的温水性鱼类。其优点是:①形似鲈鱼,肉多鲜嫩、体侧肌肉无小刺、鱼肉中粗蛋白含量高、煮汤汤白而鲜;②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食性广杂,可喂配合饲料;③抗寒能力强,可在水温2~38℃的水中生存,最适生长水温22~30℃;④性情温顺,群体产量高;⑤体形好、色彩漂亮,是一种食用、游钓、观赏兼用的淡水养殖新品种,市场前景广阔。目前,100克/尾以上的商品鱼很受消费者欢迎,价格看好。我们于 2006年5月23日从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产所引进该品种在本地进行试养,通过研究其生长特性,总结出一套完整、实用的杂交太阳鱼池塘成鱼养殖技术,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一、条件和方法

    1.试验池选择在我区七星博达生态鱼鳖养殖场,面积6.1亩,池深1.5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2.清塘消毒和施基肥 鱼种放养前对池塘进行了清塘消毒,挖出过多淤泥,修补塘堤,放养前7~8天用生石灰150千克/亩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药物清塘后第2天,施基肥100千克/亩左右,培肥水质,使鱼种下塘后获得丰富的浮游生物。调节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透叫度控制在30~40厘米。

    3.苗种放养 本试验所投杂交太阳鱼于2006年5月23日引进,规格为2厘米,总数量31200尾,尼龙袋充氧运输,运输成活率95%,实际放养数量为29640尾。3月15日放养白鲢850尾,规格24尾/千克;花鲢180尾,规格12尾/千克。

    4.饲养管理

    (1)投饲:鱼种放养初期可吃水中丰富的浮游生物,但仍需补充足够的饲料。先投喂5天豆浆,之后又增加些菜饼,20天后开始投喂颗粒饲料,8月份开始投喂成鱼饲料,每天两次。从10月20日开始每天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3%~4%,具体依水温变化而定,以杂交太阳鱼在1~2小时吃完为度。投饲采取“四定”原则,设立食台,并补充投喂一些芜萍和浮萍等植物性饲料。

    (2)日常管理:每天坚持巡塘,及时调节水质和观察杂交太阳鱼的活动摄食情况。5月23日和29日分别用“肥得快”施肥两次以调节水质;6~9月,每周加注新水1~2次,每次加注新水20厘米;10月、11月每月加注新水2次,12月以后水温较低,注水次数减少。并定期检查池塘进排水口的渗漏情况,防止太阳鱼逃逸造成损失。

    二、试验结果

    1.收获情况 2007年1月26日进行测产,平均规格为8厘米。共收获杂交太阳鱼469.3千克,亩产76.9千克,平均尾重16.7克,养殖成活率为95%,总成活率为90%。另收获鲢鱼750千克,鳙鱼150千克。

    2.经济效益 总收入23079元。支出情况主要有:鱼种费4680元、饲料费3700元、药物费用200元、肥料及其他400元,总支出为8980元,总盈利14099元,投入产出比1∶2.57。

    三、小结与讨论

    1.从试验情况来看,杂交太阳鱼在试验地能够自然越冬,比较适应本地的环境气候,这为今后扩大养殖规模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2.在养殖过程中,由于池塘渗漏,水深经常在1米左右,没有发现浮头现象,养殖中也没有发现鱼病,说明杂交太阳鱼耐低氧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强。

    3.在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现互相残杀现象,可以认为杂交太阳鱼是一种较温和的鱼类,抢食能力差,不宜与抢食能力强的吃食性鱼类混养,否则会因争食影响太阳鱼的生长发育。

    4.杂交太阳鱼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慢。本试验收获时平均尾重16.7克,总体来说规格偏小,生长速度偏慢,但密度应该不是问题。主要原因一则可能是水质培育方面做得有所欠缺,若放养前能泼洒花生麸20千克/亩或麸皮、米糠30千克/亩,加速枝角类、桡足类和摇蚊幼虫的繁殖,使鱼种下塘后获得丰富的浮游生物,效果将会更好;二则因鱼种规格太小,最好在面积1~2亩的小池塘或在成鱼塘中,用密网拦截1亩左石的塘角,强化培育成体长5~6厘米较大规格的鱼种再放入大塘效果会更好;三则由于没有专用的饲料,所投的配合饲料其营养成份可能还不最适合,若能加些冰鲜鱼和肉食性鱼饲料效果可能也会更好。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利规格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