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烟叶

鄂西烟草农业为山区注入现代元素

时间:2009-07-03 12:06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烟叶,是湖北省恩施、十堰等民族、贫困地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在工业反哺农业中,这里在现代烟草农业方面迈出了探索步伐。如何让广大烟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国家烟草专卖局和湖北省烟草公司出台了一系列反哺烟农的具体措施,湖北烟草规划 2005—2012年期间,
为山区农业注入现代元素

———鄂西烟草农业发展扫描

  烟叶,是湖北省恩施、十堰等民族、贫困地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在工业反哺农业中,这里在现代烟草农业方面迈出了探索步伐。如何让广大烟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国家烟草专卖局和湖北省烟草公司出台了一系列反哺烟农的具体措施,湖北烟草规划 2005—2012年期间,全省投入28亿元用于装备“第一车间”,改善烟区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强基固本。
  湖北烟草反哺农业方案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但规划能否有效落实,不少人内心深处仍有个问号。为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让所有权与用益权分开
  房县桥上乡西坪村,是湖北省烟草行业探索现代农业的一个试点。
  6月9日,记者走进这个距离县城5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的偏僻小村,只见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机耕路,让农民告别了昔日肩挑背驮的心酸岁月;一个个烟田管网的水龙头流淌的清水,浇开了烟农饱受干旱的愁眉;一座座现代化的育苗工厂和烘烤工厂,正使烟农轻松种烟、轻松致富变为现实。
  更让人欣喜的是,村里成立了烤烟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各种专业服务队,对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
  西坪村有132户农民自愿以570亩土地入社,烟草部门按1∶1的比例配套入股17.1万元,交由合作社使用。十堰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梁斌介绍,烟草负责烟田基建投入,兴建了育苗大棚、水池及配套管网、密集式烤房群等,产权归烟草部门,经营、管理、维护由合作社负责。
  因为有了用益权,入社的农民对基础设施的处置有了发言权。去年烤烟结束后,社员周明义看见烤房没收拾好,当即给理事长刘卫东提意见,马上得到整改。
  目前,该省公司通过大力扶持烟叶合作社、农场、股份公司等形式,将项目建后管护工作,列入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日常督办监管内容之一,全省初步形成了烟区政府、村委会、烟农、烟草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有了良好的管护机制,烟草行业的反哺力度投入逐年加大。
  2005—2008年,国家和省烟草行业无偿向烟区投资8.52亿元,建设水池、塘坝、沟渠、管网、提灌站、密集式烤房、标准化晾房、机耕路等基础设施。其中:烟水配套工程受益面积111.8万亩,累计受益农户16.48万户。
  有了这样不俗的成绩,行业投入更加放心与理直气壮。他们规划,从今年起,新建卧式密集烤房25000座,烘烤面积50万亩,实现80%密集化烘烤的目标;将原来的6个省级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扩大到18个;全面完成200万亩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自办保险提高烟农抗风险能力
  硬件装备上了一个台阶,烟农并不能完全走出靠天吃饭的局限。烟草部门还为烟农上了保险。
  农业保险,因为成本高,不少保险公司不愿涉足。加之受公司的盈利性质限制,保险公司的受灾补偿标准一般每亩不超过200元,无法弥补烟农的生产成本。
  山区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即可砸碎烟农脱贫致富梦想。2003年,恩施市三岔乡汾水村村民周代清,15亩烟田全部被冰雹打烂,最后烟叶仅卖了2000多元,保险公司仅赔偿900多元。
  实力增强的烟草行业,开始了自建保险的探索。
  从去年开始,湖北省财政安排1200万元烟叶生产专项资金,用于烟叶生产专业新村购置农机具和防雹点建设,并由烟草工业、商业企业共同出资2900万元,建立烟叶生产风险保障基金,对烟农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给予适当补偿,补偿金额每亩达600元。
  去年,虽经人工防雹,但周代清的20亩烟田仍被冰雹打了五六亩。今年1月19日,恩施市烟叶公司将3660元的赔款存折送到他手中,他半天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今年,湖北省烟叶生产风险保障基金提高到3400万元。
  搭建规模经营平台
  从2005年起,湖北省开始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对烟田进行适度集中,引导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培育职业烟农。
  当初确立试点的一个重要动力,是传统烟草种植的分散性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咸丰县的建筑老板向华康,是众多烟草农庄的先行者之一。去年,他成立华康现代烟叶农场,在清坪镇清水塘村租赁承包680亩土地,反租给打工农户种植烟叶。他出租金,平均每亩150元,支付工人工资、肥料、燃料、电费、地膜、农药等费用,除去所有开支,种烟亩均收入约300元。种烟之外,还可种一季蔬菜,利润与农户三七开。
  尽管亩均收入并不高,向华康仍然十分看好。他说:“我赚的是规模经营的钱。”去年,他种烟7个月,纯收入13万多元。
  农户对这种模式也十分认同。首先是土地未耕种时,已得到土地租金;在耕作期,生产资料的投入全由农场主承担,农户没有投入压力。农户还有个好处,就是有更多时间打工,加上种植蔬菜的利润,人均收入达1.5—1.8万元。
  湖北省烟草专卖局主要负责人赵全意说,规模经营将原来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试点烟区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了烟水、烟房配套。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规模化引导实施标准化生产,烟叶产量、质量明显提高。
  统计显示,试点地区烟叶单产较原来增加13.22%,烤烟上等烟比例提高2.83个百分点,单价也大幅提高,烟农增收幅度达23.92%。
  多赢的局面,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经营。
  2006—2008年,全省种烟村由2400多个调减为1000个左右,到去年,全省已建设专业新村318个。6个试点村种植烟叶1.3万亩,种植10亩以上农户达90%以上,涌现了一批20亩以上的职业烟农。今年,向华康的农场扩大到1980亩。
  规模化生产,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传统农业,催生出有现代气息的新芽。
  目前,全省注册登记了5个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和1个烟农协会,推进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集约。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通过这一载体得到落实。今年,试点村100%实现了集约化育苗、商品化供苗。适合烟叶生产的各种农机具配套,机耕覆盖率达到70%。规模化种植,催生了专业化分工。烟叶育苗、农田机耕、大田生产、病虫害防治、集约化烘烤以及烟叶分级,烟叶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分试点村还建立了烟叶生产收购信息查询系统,利用有线电视及时播发烟叶生产技术、影像信息及手机短信气象预警预报等,为烟农提供集成式服务。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