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半细毛羊获国家地理标志
凉山半细毛羊养殖惠泽百万农牧民。
□文/本报记者 张崇宁 图/本报记者 李伟
培育48-50支纱半细毛羊新品种,是凉山畜牧业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该项目由17个科研单位历时50余载,凝聚几代凉山畜牧人智慧与心血,连续用3个“五年计划”重点攻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省级命名,今年4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现场审定,8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申请。10月15日,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凉山半细毛羊”,进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在全球畜牧业占据一席之地。凉山畜牧人用五十余载结出的具有自主科研成果,向共和国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而这一成果,让大小凉山百万农牧群众受益匪浅。
伴随着50余个春秋,凉山新老三代畜牧人风雨兼程,一路走来,饱含沧桑,却依然斗志昂扬。几代人怀着激情与梦想,在凉山广袤的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区,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环境中,他们始终高举艰苦奋斗的旗帜,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凉山畜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
半细毛羊成为凉山高二半山畜牧产业支柱,给当地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今年9月,记者走进昭觉县火普凉半细毛羊科技示范园区,看见上万只改良羊浩浩荡荡涉过小河流,奔向肥美的草坡,牧人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让记者深深感受到牧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的愿景。
作为农业大州,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凉山围绕半细毛羊培育这一目标,强化畜禽育种攻关工作,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最为源头的技术支撑,成为从当初解决吃肉穿衣到脱贫致富的创新要素,共同攻关的制高点。
凉山的大多数地方处于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适宜的生态条件,丰富的草料资源,饲养绵羊就成了当地彝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羊毛用来制作他们身上穿的披毡,羊肉则是他们的重要肉食品之一。
由于本地土羊个子小,产肉少,羊毛质量又很差,以养羊为主,半农半牧,生活在高寒山区的彝族人民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政府想通过改良本地绵羊的品种,以期提高羊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经济价值,来实现改变当地牧民的生活,带动凉山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并一直坚持了国家投资、农民改良的扶持政策。
从尚在开展民主改革中的1957年开始,国家和地方给予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和配套资金扶持下,凉山畜牧专家们开始引进良种细毛羊改良本地粗毛羊。但改良出来的细毛羊在凉山却不适宜,凉山山高,雨季集中,雨水渗透到细毛羊的细毛中,细毛不易晾干,羊子易生病,加之彝族人加工披毡不用细羊毛,当时工业用毛也不太使用细羊毛,因此农牧民不愿接受养殖细毛羊。通过调研,畜牧科技人员从细毛羊到半细毛羊进行再次改良。到1986年开始立项培育新品系、新品种,使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顺利培育成功,其血统构成主要来自凉山本地山谷型藏羊、新疆细毛羊、边区莱斯特羊、林肯羊四个品种。
五十余年如一日,科技攻关人员年复一年上高山进村寨,每年对成千上万只羊的整群、鉴定,制订选种配种方案,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对母羊开展人工授精……
在新品种培育的进程中,课题组的广大科技人员攻克了当代养羊学的一道道技术难关,先后获得科技成果奖2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公开发表了一大批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总结了一整套产学研结合、改良与育种同步、种草和养羊配套的成套技术经验,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仅“七五”、“八五”参加攻关育种的科技人员就达134人。
新培育的羊不仅完全适应当地的高寒冷湿的环境,而且生长快,体重大,羊毛量多,羊毛的光泽、强伸度都远远超过了原有品种,专家把这种我国独有的新品系种绵羊命名为凉山半细毛羊。经过几代的繁育,这种半细毛羊给当地牧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我们的羊子是坐飞机来的,是周恩来总理特批30两黄金从国外购买回来的。”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凉山农牧民都知道半细毛羊种羊来自于国外,对凉山半细毛羊尤其珍贵,感觉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民族地区的关怀与温暖。
半细毛羊成为凉山高二半山畜牧产业支柱,给当地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目前,凉山半细毛羊在凉山地区已形成132.29万只半细毛羊及改良羊的生产规模,年产半细羊毛3256吨,年出栏半细毛改良肉羊64.89万只,其产品及产品加工的经济效益年增值3.79亿元。
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是全国“绵改”的一面旗帜
“今年我卖了23只羊子,收入上万元,现在家里还有60多只羊子。”说起养凉山半细毛羊带来的丰厚收入,让布洛村村民吉古子吉的笑意写在了脸上。从2005年起至今,金阳县丙底乡布洛村全村173户,户均存栏基础母羊20只以上,种草10亩以上,建圈舍30平方米,每户投放1只优质凉山半细毛羊种公羊,人均纯收入增加1168元。
蓝天白云、高山草地、白色的羊群,宛如珍珠般洒满了凉山大地,凉山畜牧人历时五十余载育成的凉山半细毛羊在全州已是羊肥满山坡。
凉山半细毛羊产肉率高,剪毛量达5.5公斤,是本地羊0.6公斤的9倍。毛长14.5厘米——这是本地羊无法相比了。2008年底种群数量已达到16.51万只。
凉山半细毛羊是我国自己培育的第一个优秀的粗档半细毛羊新品种,填补了国内没有自己培育的长毛型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
这就是凉山半细毛羊育种成果的创新性与先进性,这就是凉山半细毛羊的技术高地。
“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是全国绵改的一面旗帜。”1996年,这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在视察凉山时指出的,他非常关心凉山改羊之路,要求凉山大力推进绵羊改良,造福农牧民。1986年11月农业部组织有关专家、教授和省级有关部门领导到凉山州进行了实地考察论证,同年12月原农业部何康部长亲临凉山州视察,肯定了凉山州绵羊改良育种工作取得的成绩。
“我们这些年养羊收入多起来,主要是靠养凉山半细毛羊,不仅卖羊有收入,羊毛还有收入,当地老乡都喜欢凉山半细毛羊。”2009年9月12日,昭觉县解放乡彬土村村支书阿安日木对记者说起养羊喜滋滋的。据了解,该村群众家家户户养殖凉山半细毛羊 30只以上,年出栏15只肉羊,收入近万元,羊毛户平收入1000元。自养殖凉山半细毛羊以来,全村群众年收入由1996年800元增加到2008年 2600元。
改革开放30年来,凉山州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GDP连续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畜牧产值已占到农业总产值的49.2%,高中山养羊生产区的养羊收入占到畜牧业的70%,成为高寒山区彝族人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经过凉山畜牧人五十余载的努力,畜牧业经济已成为凉山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凉山半细羊养殖业已成为高二半山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脱贫致富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凉山半细毛羊让凉山人发了羊财。
- 相关新闻导读...
- 半细毛羊永善“安家” 活羊产业年产值2200万元2009-09-17 15:08:51
- 热点新闻关注...
- 湖北房陵山羊秋来俏2009-10-28 12:09:16
- 田阳60余农户获养羊扶持金2009-10-26 12:08:55
- 奶羊养殖户抱团闯市场2009-10-27 11:54:09
- 盐池农民“借”羊生财 户年均增收2000元2009-10-29 12:07:42
- 凉山半细毛羊获国家地理标志2009-10-30 11:5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