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大肠杆菌病又称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或羔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为胃肠炎或败血症。
[病原]病原菌为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数日龄至6周龄的羔羊,但那波里大肠杆菌也可致3-8月龄的绵羊羔与山羊羔发病,并呈急性经过。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舍饲期间,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气候多变、初乳不足、圈舍潮湿等有利于本病的发生。
[发病机理]当羔羊吮吸被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母羊乳头、咬添污染的垫草等物时,病菌进入胃中。初生羔胃酸酸度较低,病菌易通过皱胃到达肠道。如机体因多种因素引起抵抗力降低和肠道功能减退,病菌则在肠内大量繁殖,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后者使肠黏膜绒毛的柱状上皮变为立方状上皮,其微绒毛消失。此时肠内容物的渗透压升高,肠腔液体大量积聚,使肠腔扩张,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机体因腹泻而丧失大量水分、Na+、K+、HCO2-等,导致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终因毒血症而死亡。此即为肠型大肠杆菌病。如病菌侵入肠壁进入血液循环,则可发展为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症状]潜伏期数小时至1-2d。
败血型:多发生于2-6周龄的羔羊。病初体温升高,临诊常有精神委顿、四肢僵硬、运步失调、视力障碍、卧地磨牙、一肢或数肢做划水动作等神经症状,有的关节肿胀、疼痛。多于24h内死亡。
肠型:多见于2-8d的幼羔,主要表现病初体温升高,随之出现下痢,体温下降。病羔腹痛、拱背、委顿。粪便先呈半液状,色黄灰,以后呈液状,含气泡,有时混有血液。如治疗不及时可于24-36h死亡,病死率15%-75%。偶见关节肿胀。
[病理变化]
败血型: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混有纤维素。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肿大,滑液混浊,关节囊内有纤维素脓性渗出物。脑膜充血、点状出血。大脑沟常有脓性渗出物。
肠型:尸体脱水,肛门附近及后肢内侧被粪便染污。肠浆膜淤血,色暗红。胃肠呈卡他型或出血型炎症变化,皱胃、小肠与大肠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皱胃有半凝固的乳汁,小肠与大肠内容物呈灰黄色半液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时见纤维素化脓性关节炎。肺淤血或有轻度炎症。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主要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从血液、内脏、肠壁黏膜取材进行细菌学检查。
[防治]
预防: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羊舍环境卫生,保持母羊乳头清洁,及时吮吸初乳等,也可用本地流行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制备的活苗或灭活苗接种妊娠母羊,以使羔羊获得被动免疫。
治疗:可用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进行治疗,并配合护理和对症疗法。
氯霉素10-30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或按每日55-110mg/kg体重,分2-3次灌服。
土霉素粉每日30-50mg/kg体重,分2-3次口服。
磺胺眯第一次1g,以后每隔6h内服O.5g。
呋喃唑酮(痢特灵)每次30mg,内服,每日2-3次,连用2-5d。
羊传染病:羔羊大肠杆菌病
发布时间:2009-06-22 来源:
摘要:羔羊大肠杆菌病又称羔羊大肠杆菌性腹泻或羔羊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致羔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病理特征为胃肠炎或败血症。 [病原]病原菌为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数日龄至6周龄的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