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和养鸭户杨西良对话

时间:2009-07-30 14:06  来源:聊城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冠县梁堂乡是养殖大乡,主要以生猪、肉鸡养殖为主,但总有些人独辟蹊径,养起了肉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日,笔者采访了该乡杨寺地村的养鸭户杨西良。
        冠县梁堂乡是养殖大乡,主要以生猪、肉鸡养殖为主,但总有些人独辟蹊径,养起了肉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日,笔者采访了该乡杨寺地村的养鸭户杨西良。 
        当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鸭棚前转悠,旁边 
        冠县梁堂乡是养殖大乡,主要以生猪、肉鸡养殖为主,但总有些人独辟蹊径,养起了肉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近日,笔者采访了该乡杨寺地村的养鸭户杨西良。 
        当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鸭棚前转悠,旁边停着新捷达,杨西良中等个头、黑黑的面孔,灵活的眼睛里透着精明。一见到我们就和我们交谈起来。 
        “先看看我的车怎么样?以前的神龙富康卖了,换了一辆新捷达,这都是我养鸭子赚的钱。”杨西良自豪地说。 
        “咱们乡里养肉鸡的很多,也有很多人赚了钱,但是我感觉自己不能随大流,要有独特的东西,物以稀为贵,所以我就养起了鸭子来”,杨西良进一步介绍说。 
        “你养得鸭子是什么品种?”笔者问道。 
        “就是普通的品种,但我养得是合同鸭,一是比较保险,二是各种饲料、鸭苗等什么的咱不用操心,一心养好鸭子就行了。有了合同鸭咱农民就不怕折腾了。”杨西良风趣地告诉笔者。 
        仔细观看,杨西良有两个鸭棚,都是长75米、宽9米的大棚。 
        “哪一个没有3万5万,下不来。”杨西良说。 
        “那你从哪里弄这么多钱?”笔者问道。 
        “资金采取家里集一部分,信用社贷一部分。刚开始也是很担心,万一赔了就是7万块钱,心里有点没底,再加上储藏室、宿舍、水塔等,一共投入了10万多元呢。”杨西良是一个细心人,把鸭棚打理得井井有条,从进鸭苗到肉鸭出棚,成活率普遍达到98%,很少有犯病死亡的,每个棚冬天养4500只,夏天养 3500只,40天一出棚,行情好的时候每只鸭子赚2元多。”杨西良说。 
        “咱养的是合同鸭,我一年差不多就把本钱给赚回来了”,说这话时,杨西良脸上笑开了花。 
        “一年少说也挣个六七万,七八万吧?”笔者问道。 
        “现在养鸭子,比的就是管理,谁的鸭子得病少,死的少,就是赚钱了,一年能赚六七万吧。鸭苗、饲料、药品等什么公司都提供,根本不用多费心,我们都有技术员,一个电话,很快就来了。我现在就是一心管好鸭子,一点小病,我自己也能够处理。”据了解,像杨西良这样靠养鸭致富的农民在该乡有100多户。 □本报通讯员 邢先进 樊 月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