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广南县加强稻田养鸭技术培训

时间:2009-07-20 12:17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云南省广南县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用稻田养鸭生物防治技术,对稻田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最终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该项目在该县实施已有4年时间,但是由于农开项目地点的变迁,科技增收项目也随之改变,每年的稻田养鸭面对都
  云南省广南县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用稻田养鸭生物防治技术,对稻田病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最终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的要求。该项目在该县实施已有4年时间,但是由于农开项目地点的变迁,科技增收项目也随之改变,每年的稻田养鸭面对都是新的养殖农户。新的养殖户对稻田养鸭技术认识不足,对稻田养鸭顾虑重重,加之今年在那洒镇松树脚树村委会的松树脚、昔布、龙腮、牡朱扎等农户,没有养鸭的历史,对稻田养鸭技术更加陌生,对稻田养鸭的顾虑更为突出。主要顾虑表现在:一是受传统农谚“家有千财万贯,不能养着扁嘴吃饭”的影响,顾虑养鸭成本太高,效益不好;二是分田到户,围栏放养困难;三是对稻田养鸭的要求认识不到位,担心技术要求太高,养殖户难以适应。
  针对上述情况,项目实施单位于2009年4月18日,首先对项目区群众进行系统培训,从水稻的栽培要求,小鸭的管理、放养时间,总结几年来的经验,分析稻田养鸭所取得效益。使与会的群众对稻鸭的养殖技术要求、带来的效益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打消原有的顾虑。
  其次,分别对涉及项目的村小组宣传养鸭的具体范围、养殖的要求,使项目深入民心,让大家共同支持和关注项目的开展,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最后,于2009年6月11日,在发放鸭苗时,对养殖农户进行实地现场培训,对养殖300只以上农户,对其养殖地点、小鸭的管理、饲料的搭配等技术作了细致的要求,最终达到对稻田病虫草害防治的目的,稻鸭的效益显著,促进了群众增收。
  由于项目实施单位深入细致的工作,那洒项目区的稻鸭养殖农户,从原来顾虑重重到积极参与项目的实施,并已发放鸭苗12000只,放养于810亩稻田中。为使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项目承担单位八宝米研究所、那洒农技站还指定2名技术员对项目巡回指导,现阶段项目开展顺利。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