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产业化模式让养鸭户增收两亿元

发布时间:2009-05-31 17:02  责任编辑:欣然  来源:江西农业信息网阅读:
        南昌市塘南镇星罗棋布的大小池塘上,成群结队的鸭子就像朵朵白云漂浮在水面上。在池塘边,养鸭户胡耀华掰着指头喜滋滋地跟记者说道:“以前养鸭常常担心没人收购,担心收购价钱低。现在出笼的鸭子通过合作社卖给煌上煌集团,不愁购销,扩大了养殖规模,每年收入增加一万多元。”

  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建立“公司一体化示范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小”鸭子拉长了农业产业化链条,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养鸭户搭上“大船”不愁鸭子销量

  胡耀华是南昌县塘南皇禽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之一,2002年开始养殖蛋鸭。那时,养殖户们还处于单打独斗阶段。2007年,胡耀华成为合作社的社员。“从那以后,鸭苗饲料有人供应,鸭子病了有人治疗,鸭子长大又不愁卖。”胡耀华兴奋地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煌上煌已经培育、发展了13个肉鸭养殖合作社,连接社员2500余户。同时,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全国养殖农民2.6万户,累计帮助农户增收近两亿元。

  合作社成为农户和企业的“桥梁”

  据悉,“煌上煌”生产的“皇禽”酱鸭以鄱阳湖地区的鸭子为主要原料。为保证酱鸭的质量,煌上煌集团公司鼓励养殖基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将基地上的农户都吸纳为社员。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煌上煌”不断完善订单中关于“统一供苗、统一饲料、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统一防疫”的内容,让农民放心养殖。

  农业开发项目带动农民增收

  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产业化项目扶持企业,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该公司以肉制品加工为龙头,形成了“水禽养殖——屠宰加工——肉制品深加工”的产业化模式。通过实施“水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省内建设了30个肉鸭养殖基地,共计带动农户2300户,创造农业产值1.89亿元,农民纯收入达到2800万元。

  引进国际技术发展油茶事业

  煌上煌集团还抓住产业结构和实施二次创业发展,大力发展油茶事业。昨天上午,该公司和日本客商就茶油非加热精炼技术合作,举行了合作意向签字仪式。

  该集团总裁褚建庚告诉记者,目前,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已在进贤县等省内6个县区建立了油茶林生产基地,面积达两万亩。新签订的意向合作也将采取“公司+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将充分利用我省林业资源,对适合种植油茶林的荒山以及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规划在全省各地建设高产优质油茶基地12万亩,并采取园林化管理手段。另外,茶油非加热精炼技术合作项目还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了重大产业结构中央财政支持项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