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常见寄生虫病。常引起鸭感染发病,尤其对幼鸭危害特别严重,可造成大批死亡,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是鸭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
1.病原及流行特点 常见的有膜壳绦虫和矛形剑带绦虫。矛形剑带绦虫,属膜科,是一种大型虫体,为乳白色。虫体长达13厘米,呈矛形。头节小,上有4个吸盘,顶突上有8个小钩,颈短。链体由20~40个节片组成,前端窄,往后逐渐加宽,最后的节片宽约为5~18毫米,成熟的节片上有3个睾丸,睾丸呈椭圆形,横列于内方生殖孔的一侧。卵巢和卵黄腺则在睾丸的外侧。生殖孔位于节片上角的侧缘。虫卵为椭圆形,无卵袋包裹。 本病分布广泛,世界各地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多呈地方性流行。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4~10月份的春末夏秋季节,而在冬季和早春较少发生。发病年龄为20日龄以上的幼鸭。临床上以1~3月龄的放养鸭群多见,临床上所见到的幼鸭发病日龄最早为13日龄,可能在出壳后经饮水感染。轻度感染通常不表现临床症状,成年鸭感染后,多呈良性经过成为带虫者。本病除感染家鸭外,也感染鹅以及其他某些野生水禽。
2.生活史 绦虫寄生于鸭、鹅和某些野生水禽的小肠内,孕卵节片或虫卵随患禽的粪便排出,虫卵落入水中,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经6周发育为成熟的似囊尾蚴。鸭等水禽类吞食了含有似囊尾蚴的剑水蚤,剑水蚤被消化,似囊尾蚴进入小肠,并翻出头节,固着在肠壁上,经19天发育成虫。
鸭寄生蠕虫病-绦虫病(上)
发布时间:2009-06-26 来源:
摘要:绦虫病是寄生于鸭小肠内的常见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