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瘟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时间:2009-06-22 03:46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麻痹,腹泻,粪便呈绿色,流泪和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病理特征主要是呈败血症经过,血管损伤导致出血、淋巴器官受损以及实质器官
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鹅、天鹅等雁形目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两脚麻痹,腹泻,粪便呈绿色,流泪和头颈部肿大,俗称“大头瘟”,病理特征主要是呈败血症经过,血管损伤导致出血、淋巴器官受损以及实质器官的退行性变化。本病流行广、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往往对受传染的鸭群造成毁灭性打击,严重威胁着养鸭业的发展。
(一)病原
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能在9~12日龄鸭胚中生长繁殖和继代,也能在发育的鸭胚、鹅胚和鸡胚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引起细胞病理变化。病毒56℃10分钟即死亡,对常用消毒药抵抗力不大,0.1%汞10~20分钟,75%酒精5~30分钟,0.5%漂白粉30分钟失去活性,pH3和pH11时病毒也迅速死亡。
(二)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性高,北京鸭次之。感染鸭和易感鸭的直接接触可导致本病的传播。其它禽类中,鹅也能感染,但较少发生流行。鸡对鸭瘟病毒有抵抗力。
病鸭和带毒鸭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交配、眼结膜或呼吸道传播。口服、滴鼻、点眼、静脉、肌肉、皮下注射、泄殖腔接种等人工感染途径均可使易感鸭致病。
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两季较为多发和流行。在低洼潮湿的多水地区,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
(三)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急剧升高达43~44℃。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两脚发软,走动困难,若强行驱赶则见两翅拍地而走,走几步就倒地不起,此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其下水,则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眼睑肿胀,有的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使眼睑粘连不能张开,有的眼睑外翻,结膜充血、出血或形成小溃疡。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粘膜外翻,粘膜面有黄绿色的假膜且不易剥离。
病后期,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即死亡。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天,亚急性约6~10天,病死率达90%以上,个别不死的病例转为慢性,呈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鸭群的产蛋量减少,一般减产30%左右,随着死亡率的增高,可减产60%以上,甚至停产。
(四)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出血和水肿,皮肤粘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炎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消化道出血、炎症和坏死,尤其咽、食道和泄殖腔具有特征性的假膜,剥离后留有溃疡斑痕。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层充血,有时出血。肠粘膜有充血和出血性炎症。肝脏的早期病理变化有出血性斑点,后期出现大小不同的灰黄色坏死灶,在坏死灶周围有时可见环形出血带,而在坏死灶中心却常见小出血点。脾脏呈黑紫色,体积缩小,或有坏死点。产蛋母鸭的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雏鸭感染鸭瘟时法氏囊红肿、表面有坏死小点,腔内充满白色凝固性渗出物。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在该病的初发地区,要求采取肝、脾等组织进行进一步实验室检验以诊断。
(六)防治
(1)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鸭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鸭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观察2周证明健康后方能合群。建立健全消毒防疫措施,不在疫区水域或野禽出没的水域放养。定期注射鸭瘟弱毒疫苗,种鸭每年接种两次,用1000倍生理盐水稀释疫苗。20~30日龄雏鸭,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2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60日龄以上鸭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一旦爆发鸭瘟,应严格封锁现场,立即用鸭瘟鸡胚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同时被污染的饲料要经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化类消毒药消毒,对病鸭进行扑杀加工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2)治疗在发病初期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鸭瘟康复鸭的血清,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有一定疗效。或用聚肌胞进行早期治疗,成年鸭每次肌肉注射1毫克,3天1次连用2~3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或采用下述中草药配方进行治疗:
①川芎15克、滑石20克、银花10克、千里光10克、连翘10克、艾叶10克、郁金12克、花椒8克、肉桂20克、党参15克、蜈蚣3条、干姜30克、生姜15克、神曲12克、桂枝15克,此一剂药水煎半小时后,倒至10千克大米再与药混煎5~10分钟,去除药渣,取白酒250克拌入混匀,此量喂鸭100只,分两次内服,一般服药1~2剂(治疗2~4次)即愈。
②紫花地丁、大蒜、大血藤、香附子、萱草根各30克,陈皮、枇杷叶各15克,车前草10克。煎成100毫升药水,每只每次1毫升,每天3次。
③升华硫磺30克,加水2千克,煮至1千克,供100只鸭喂服。这些药方均有一定的效果。
(一)病原
鸭瘟病毒属于疱疹病毒,能在9~12日龄鸭胚中生长繁殖和继代,也能在发育的鸭胚、鹅胚和鸡胚细胞培养物上生长繁殖,引起细胞病理变化。病毒56℃10分钟即死亡,对常用消毒药抵抗力不大,0.1%汞10~20分钟,75%酒精5~30分钟,0.5%漂白粉30分钟失去活性,pH3和pH11时病毒也迅速死亡。
(二)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以番鸭、麻鸭、绵鸭易感性高,北京鸭次之。感染鸭和易感鸭的直接接触可导致本病的传播。其它禽类中,鹅也能感染,但较少发生流行。鸡对鸭瘟病毒有抵抗力。
病鸭和带毒鸭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交配、眼结膜或呼吸道传播。口服、滴鼻、点眼、静脉、肌肉、皮下注射、泄殖腔接种等人工感染途径均可使易感鸭致病。
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秋两季较为多发和流行。在低洼潮湿的多水地区,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较为严重。
(三)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初体温急剧升高达43~44℃。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头颈缩起,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喜饮水,羽毛松乱,两翅下垂,两脚发软,走动困难,若强行驱赶则见两翅拍地而走,走几步就倒地不起,此时病鸭不愿下水,若强迫其下水,则漂浮水面并挣扎回岸。
病鸭眼周围湿润、流泪,眼睑肿胀,有的流出粘性或脓性分泌物使眼睑粘连不能张开,有的眼睑外翻,结膜充血、出血或形成小溃疡。鼻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无力。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俗称“大头瘟”。病鸭下痢,排出绿色或灰白色稀粪,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并结块。泄殖腔粘膜充血、出血、水肿,严重者粘膜外翻,粘膜面有黄绿色的假膜且不易剥离。
病后期,体温下降,体质衰竭,不久即死亡。急性病例,病程一般为2~5天,亚急性约6~10天,病死率达90%以上,个别不死的病例转为慢性,呈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产蛋鸭群的产蛋量减少,一般减产30%左右,随着死亡率的增高,可减产60%以上,甚至停产。
(四)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性出血和水肿,皮肤粘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炎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消化道出血、炎症和坏死,尤其咽、食道和泄殖腔具有特征性的假膜,剥离后留有溃疡斑痕。腺胃与食道膨大部的交界处有一条灰黄色坏死带或出血带,肌胃角质膜下层充血,有时出血。肠粘膜有充血和出血性炎症。肝脏的早期病理变化有出血性斑点,后期出现大小不同的灰黄色坏死灶,在坏死灶周围有时可见环形出血带,而在坏死灶中心却常见小出血点。脾脏呈黑紫色,体积缩小,或有坏死点。产蛋母鸭的卵巢滤泡增大,有出血点和出血斑,有时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雏鸭感染鸭瘟时法氏囊红肿、表面有坏死小点,腔内充满白色凝固性渗出物。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可作出初步诊断,但在该病的初发地区,要求采取肝、脾等组织进行进一步实验室检验以诊断。
(六)防治
(1)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鸭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鸭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疫隔离,观察2周证明健康后方能合群。建立健全消毒防疫措施,不在疫区水域或野禽出没的水域放养。定期注射鸭瘟弱毒疫苗,种鸭每年接种两次,用1000倍生理盐水稀释疫苗。20~30日龄雏鸭,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2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60日龄以上鸭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
一旦爆发鸭瘟,应严格封锁现场,立即用鸭瘟鸡胚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同时被污染的饲料要经高温消毒,饮用水可用碘化类消毒药消毒,对病鸭进行扑杀加工处理,防止病毒传播。
(2)治疗在发病初期可用抗鸭瘟高免血清或鸭瘟康复鸭的血清,每只肌肉注射0.5毫升,有一定疗效。或用聚肌胞进行早期治疗,成年鸭每次肌肉注射1毫克,3天1次连用2~3次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或采用下述中草药配方进行治疗:
①川芎15克、滑石20克、银花10克、千里光10克、连翘10克、艾叶10克、郁金12克、花椒8克、肉桂20克、党参15克、蜈蚣3条、干姜30克、生姜15克、神曲12克、桂枝15克,此一剂药水煎半小时后,倒至10千克大米再与药混煎5~10分钟,去除药渣,取白酒250克拌入混匀,此量喂鸭100只,分两次内服,一般服药1~2剂(治疗2~4次)即愈。
②紫花地丁、大蒜、大血藤、香附子、萱草根各30克,陈皮、枇杷叶各15克,车前草10克。煎成100毫升药水,每只每次1毫升,每天3次。
③升华硫磺30克,加水2千克,煮至1千克,供100只鸭喂服。这些药方均有一定的效果。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鸭曲霉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治疗
- 2.鸭临床常用药物(生物制品疫(菌)苗类)-禽霍乱弱毒菌
- 3.鸭拉稀,该怎么防治呢?
- 4.鸭传染性浆膜炎诊治
- 5.雏鸭发生"脱腱症"的防治方法
- 6.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
- 7.鸭霍乱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 8.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 9.鸭的营养代谢病脂肪肝综合症
- 10.笼养肉鸭避“4病”
- 11.鸭棘头病的防治
- 12.鸭梨黑心病的防治
- 13.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案
- 14.鸭病防控三大关键措施
- 15.雏鸭常见病其及防治方法
- 16.冬季防治鸭感冒“五步走”
- 17.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法
- 18.鸭霍乱与鸭瘟诊断“法”
- 19.鸭霍乱防治
- 20.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特性与流行特点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罗兴华:从养鸭大户到种茶
- 2.勇闯新路 养鸭致富
- 3.“稻田养鸭”一举两得
- 4.养殖野鸭 有“钱”可图
- 5.“鸭司令”致富乡亲
- 6.“养鸭状元”李居国
- 7.“孵鸭大王”陶世根
- 8.张银侠:生意做火因为“将
- 9.cctv致富经:生意做火因为
- 10.鸭子变天鹅的故事
- 11.小鸭蛋变成“金蛋蛋”
- 12.翁永清:养“野海鸭”的致
- 13.王明怀:让鸡鸭生“钱”
- 14.嵊州:养猪养鸭亦创业
- 15.安徽贵池:养鸭“养”出大
- 16.程前程:鸭合同里的致富玄
- 17.白音诺勒蛋鸭四季生“金蛋
- 18.兴业:千余农民用QQ做生意
- 19.广东中山:水面养鸭 水中
- 20.种粮大户徐菊芳转行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