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鸭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与特点

发布时间:2009-06-21  来源:
摘要:鸭沙门氏菌病又称鸭副伤寒,是由鸭沙门氏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
  鸭沙门氏菌病又称鸭副伤寒,是由鸭沙门氏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成年鸭成为带菌者。

  1.病原

  鸭沙门氏菌病的病原是沙门氏菌,该菌有多个血清型,最常见的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该病原为革兰氏阴性、短而粗的杆状菌,染色时两端着色略深,不形成芽胞,无荚膜,正常带有周鞭毛,能运动,但在自然条件下也可碰到无鞭毛或有鞭毛而不能运动的变种。可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菌落为灰白色,圆形,微隆起,闪亮而边缘光滑。兼性厌氧,在37℃生长最佳。副伤寒沙门氏菌的生长需要简单并能在种类繁多的培养基中生长。本菌对热及多种消毒剂敏感。在自然条件下容易生存和繁殖,成为本病易于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垫料、饲料中副伤寒沙门氏菌可生存数月甚至数年。

  2.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雏鸭,对种鸭也有一定的危害,能够引起种鸭淘汰率提高,死亡率增加。常在孵化后两周之内感染发病,6~10天为感染高峰。呈地方流行性,病死率从很低到10%~20%不等,严重者高达80%以上。1月龄以上的家禽有较强的抵抗力,一般不引起死亡。成年禽往往不表现临诊症状。在产蛋过程中蛋壳被粪便污染或在产出后被污染,对本病的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感染鸭的粪便是最常见的病菌来源。本病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常常能够引起雏鸭大量死亡,耐过鸭生长缓慢。饲养环境不良、密度过大、种鸭带菌往往是引发疾病的诱因。本病在鸭细菌病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够占细菌病的10%以上。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