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西瓜

山西山阴县:西瓜减产谁之过

时间:2009-08-04 17:49  来源:山西农民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眼下正是西瓜丰收的季节,可是朔州市山阴县的许多瓜农这些天却是愁眉苦脸。他们今年大棚种植的新品种西瓜,长到2.5公斤左右就再也长不大了,要么只开花不结果,这让瓜农们焦虑不安
        乔玉山看着自家地里的长不大的西瓜,满脸地惆怅。 

        日光温室大棚建起了,新品种引进来了,西瓜也长出来了,山阴县还把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作为农业观摩的一个示范点,可是,带给瓜农的却是大批的“侏儒”西瓜和卖不出瓜的苦闷—- 

        山阴县:西瓜减产谁之过? 

        眼下正是西瓜丰收的季节,可是朔州市山阴县的许多瓜农这些天却是愁眉苦脸。他们今年大棚种植的新品种西瓜,长到2.5公斤左右就再也长不大了,要么只开花不结果,这让瓜农们焦虑不安。带着种种疑问,7月22日上午,记者专程赶到山阴县了解情况。 

        瓜农们:愁眉苦脸  

        记者赶到山阴县薛圐圙村村民乔玉山家的瓜地了解情况。乔玉山手捧着一只2.5公斤左右的西瓜伤心地对记者说:“听说县里搞西瓜示范种植,自己就和卢芳两人合租了8亩地用来种植西瓜,4月10日左右从本县张家庄拉回种苗。可到了瓜熟的节令,自家的瓜就是长不大,没人买。”这时,卢芳的母亲也赶到瓜田,无奈地说:“当时买种苗一株就0.45元,8亩地共买了8500株,雇人栽一次给了560元,一次给了150元,浇地浇一次就将近300元的电费,一共浇了四次。眼看着这些瓜就要烂在地里,实在没有任何办法。”  

        记者来到反映问题比较严重的张家庄村。只见大棚外胡乱堆着摘下的瓜秧,棚内的景象一派狼籍,散散的小西瓜随地可见,这家一共有16 个大棚,再向南走,又是12个大棚连在一起,里面的景象同样凄惨。记者随意询问路边卖瓜的两名妇女后得知,建一个大棚需要6000元,都是张家庄村支部书记张宪从乡信用社给贷的款,当初从每户家里取走了身份证,张支书给刻的印戳,统一给贷的款,至于贷了多少,他们也没去现场,至今也不知道。  

        记者来到后所乡帐头铺村,在村头见到了种植西瓜的村民,据该村的三户农民说,他们三户共建了40个大棚,一个大棚的西瓜能收入1000多元钱,正好和投入相抵,建大棚时还是借的高利钱,这利息……,说着说着,泪水在眼中直打圈。  

        村干部:自认倒霉  

        为了解开西瓜减产的疑问,记者到张家庄乡见到了该乡的李书记,记者说明来意后,李书记说:“这事得问张家庄村支部书记张宪。”之后他打电话叫来了张家庄村支部书记张宪。  

        张支书一见记者就大嗓门说:“我们村的老百姓谁又告状了,西瓜减产是有原因的,起码是没管理好,就像我的大棚就比别人的收入高,老百姓啥也不懂。”  

        “别人家的大棚西瓜收入不到1000元,张书记的大棚西瓜能收入多少?减产是不是与满大棚的草有关?”记者问道。  

        张宪说:“你不懂,大棚里的草是有用的,我们村风沙大,瓜秧上生的须茎与草盘结在一起能减少西瓜的秧子摆动,否则就结不上西瓜。我的大棚能收入多少,我也不知道,因为我还没顾上计算,可能还不如别人大棚的收入。老百姓种的西瓜是以盛庄蔬菜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的,西瓜减产是不懂瞎种的结果,我的大棚减产也是因为不懂技术瞎种的结果,不能怨县农技推广中心,只能自认倒霉。全村一共种了100多棚大棚西瓜,我自己就种了60棚,我也是为了给村里办点好事。当时建大棚种西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小额贷款、村民自己拿一部分再加上政府补贴,自己垫了不少钱到现在还不知道问谁去要呢。”  

        农技中心:说不得  

        下午4点许,记者在山阴县农技推广中心见到了该中心的董有国主任,董主任对记者说:“山阴县的日光温室大棚种植西瓜在晋北地区是第一家,西瓜的品种是‘绿浪’,别的我就说不得了,不能和你们说,我也没时间说,我很忙。”  

        座谈会:减产不能说  

        7月30日下午,山阴县为此事召开了现场座谈会,座谈会的地点在张家庄村,由县乡村负责人、农技中心的负责人和村民参加,有关负责人说,减产之事谁也不能向上反映。  

        可是,张家庄乡泰宏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的李师傅说,之所以西瓜减产的原因之一,是移动大棚建设工期拖拉,影响了西瓜的移栽时间,像张家庄村在移栽西瓜苗时,西瓜苗严重超龄达40天-45天,西瓜苗超龄就会形成老化僵苗,西瓜膨大就会受阻。  

        明知超龄的西瓜苗对西瓜的增产有影响,为何还卖给第一次种植西瓜户?“我们虽说是承担的政府育苗任务,但是我们是个人投资,西瓜苗卖不出去就赔了钱,我们承担不起赔钱的买卖。”李师傅无奈地说道。  

        泰宏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中,这位李师傅又说:“瓜农和我们都赔了,由于西瓜减产,瓜农们的西瓜卖不出去,势必影响瓜农们的种植积极性,就影响日光温室大棚的第二茬种植,我们培育的尖椒苗也因此而卖不出去呀!  

        思考:服务别落步  

        从2008年开始,山阴县全面实施日光温室蔬菜高效园艺增收工程。种植了西瓜、西红柿、青尖椒、茄子和黄瓜等,在一定范围内,种植户增收了。  

        据记者了解,今年,山阴县薛圐圙乡、张家庄乡、后所乡、吴马营乡岱岳乡和玉井镇等地的部分农民种植了西瓜,有的是露地种植,有的是大棚种植,种植面积约250多亩。瓜农希望的是增产,然而西瓜却不争气,长得太小,没人过问。所有乡镇都是一样的结局:减产了。  

        张家庄乡书记李建文也许道出了当地西瓜种植受挫的主要原因:“张家庄村日光温室大棚能建起来就不容易,乡村两级干部费了不少心血,能走到今天实在不易,西瓜减产是事实,失败是因为张家庄村一直就没种过西瓜,没经验,我认为西瓜减产的最直接原因是第一次栽种,技术跟不上。”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