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池塘准备
1.池塘选择 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1.0m--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水体溶解氧丰富,无工业或生活污水污染。
2.清塘消毒 要求养殖池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冬季经阳光曝晒,放养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用生石灰75kg/亩--100kg/亩化浆或漂白粉20ppm全池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杀灭野杂鱼,改善池塘底质。
3.防逃设施 池塘四周做好防逃设施,一般用高0.5m的铝泊、塑料薄膜或塑板圈围,插入土中0.2m.防逃设施内留1.0m以上的坡埂,以方便饲养管理,并有充足的地域供河蟹活动。整个养殖过程,进水口用60目--80目的尼龙绢网袋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及鱼卵进入池塘中,排水口安装密眼网以防青虾外逃。
4.移植水草 年初,在离池塘边缘1.0m处的浅水带沿四周种植或移植水花生、空心菜、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草带宽1.0m左右,水草面积控制在其生长旺盛时占池塘总面积的25%左右,多余的水草应予人工割除。水草移入池塘前,需用10ppm的漂白粉消毒。
青虾与河蟹混养池塘种植水草有以下好处:(1)充分利用水体,增加青虾与河蟹的栖息场所,供虾蟹隐蔽、蜕壳和不受或减少敌害生物的残杀;(2)水草的嫩叶、根须、腐屑可供虾、蟹摄食,促进其良好生长;(3)有利于天然饵料生物的繁衍;(4)高温季节具有降温作用,减轻虾、蟹对环境的应激反应;(5)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解氧;(6)吸收池塘内过多的营养成分,净化水质;(7)使虾、蟹外壳呈青绿色,防止或减少“水锈虾”的产生,提高虾、蟹的品质; (8)消浪护坡,避免池埂坍塌。
二、苗种放养放养一龄扣蟹600只/亩--800只/亩,或当年豆蟹1000只/亩--1200只/亩,放养青虾虾苗4万尾。放养的蟹种、虾苗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害。一龄蟹种放养要避开严冬低温期,放养豆蟹则尽量要早,以提高成蟹的出池规格。
此外,池塘搭配放养一龄花、白鲢80尾/亩。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池塘饵料生物,显著改善水质,减少高温季节蓝藻、绿藻的爆发,还可以减少青虾秋苗的数量,控制放养密度,提高上市规格,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三、饲料和投喂饲养前期以颗粒饲料与动物性饲料如螺、蚌、蚬、小杂鱼等相结合进行投喂为主,辅以少量水草,既满足虾、蟹的营养需求,又可避免或减少互残现象,降低生产成本;中期高温期间,增加植物性饲料的投喂量;后期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量,以保证河蟹的生长及育肥。颗粒饲料粒径为1.5mm--2.2mm,粗蛋白含量 35%--40%;动物性饲料要轧碎。日投喂2次,其中上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1/3,下午的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2/3.颗粒饲料日投喂量控制在虾蟹体重的3%--5%,鲜活饵料投喂量则为虾蟹体重的10%--15%.饲料要均匀地投放至离池塘边1.0m左右的水草带,日投喂量还要根据虾、蟹的存塘量及生长情况、水温、天气等情况灵活掌握,既要避免浪费饲料,败坏水质,又要保证虾、蟹吃食,满足其生长需要,并做到不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为便于检查摄食情况,可在池塘四周设几个饲料台进行观察,一般以1小时--2小时内基本吃完为度。
四、水质调控整个饲养过程,池塘水质始终保持适当的肥度,透明度掌握在0.25m--0.3m.一般放苗初期水位保持在0.6m--0.8m,以利升温;中后期(特别是秋末及冬季)加高水位到1.0m--1.5m,以利于保温越冬。适时做好注、排水工作,并根据季节、气温灵活调节水位,以保持虾、蟹比较适宜的生长水温。平时每隔半个月至一个月加注1次新水,7月--9月高温季节增加到每隔5天--7天换水1次。注入新水前先排出下层老水,每次注水量为0.2m--0.3m.每隔10天--15天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每次5kg/亩--10kg/亩,以增加钙质,改善水质,满足虾、蟹生长需求。
青虾与河蟹池塘混养管理技术
发布时间:2012-07-23 来源:摇钱树农业网
摘要:青虾与河蟹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在基本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获得虾、蟹双丰收,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池塘准备 1.池塘选择实行虾蟹混养的池塘,面积5亩--10亩,水深1.0m--1.5m,塘埂坡度1:3左右,不渗不漏,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