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小麦正处在起身拔节期,是肥水管理和争取穗多、穗大的关键时期,对水分、营养、光照、温度等要求较高。针对当前的小麦苗情、土壤墒情,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张定一研究员建议全省麦农,要根据麦田类型,科学运筹肥水,促弱转壮、控旺稳壮。
因去冬今春的低温和阶段性干旱,我省旱地小麦生育期较常年推迟。近期气温回升快、多风,土壤失墒严重,因此,旱地麦田管理重点是中耕锄划,松土保墒,促苗早发,同时消灭杂草,确保麦苗稳健生长。所有麦田都应在进行红蜘蛛和麦蚜防治时混喷叶面肥和抗旱保水剂,提高小麦自身抗旱能力。地膜小麦田应进行膜际两侧培土作业护膜,减少土壤蒸发,进行膜侧中耕保墒除草。为降低地温,延长灌浆时间,地膜小麦应在小麦灌浆中期进行揭膜。
晚播麦田管理以促为主,尽早浇水,并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壮苗麦田要根据亩总茎数多少和土壤墒情适当将浇水时间推迟到拔节中、末期,并亩追施尿素5—7.5公斤,防倒伏或贪青晚熟;旺长麦田易发生春季冻害,应采取适当深中耕,减少水肥消耗,减少病害发生。拔节期增量灌水,一般亩灌水应不少于60立方米。
今年我省南部麦区小麦蚜虫和红蜘蛛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去年。尤其是旱地红蜘蛛中等发生,部分地方偏重发生,随着气温回升,即将达到危害高峰,应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