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麦

绥江县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发生动态及防治意见

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绥江县小麦病虫主要是白粉病和蚜虫,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 目前绥江县江边低海拔地区小麦正处于孕穗末至抽穗初,二半山及高海拔地区的小麦也已陆续进入孕穗期。从播种至今,气温与去年同期相比偏高,日照正常偏多,雨水正常偏少,小麦长势较好。预计今年绥江
   绥江县小麦病虫主要是白粉病和蚜虫,在小麦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危害。

  目前绥江县江边低海拔地区小麦正处于孕穗末至抽穗初,二半山及高海拔地区的小麦也已陆续进入孕穗期。从播种至今,气温与去年同期相比偏高,日照正常偏多,雨水正常偏少,小麦长势较好。预计今年绥江县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发生程度中等偏轻。

  在绥江县植保植检站定点系统观测点上,小麦白粉病于元月上旬出现发病中心,较去年略早,平均病叶率为33.1%,比去年同期高出4个百分点,病情指数为13.2,和去年同期相比高出6.4。蚜虫平均发生株率72.8%,百株蚜量为185头,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高42.6个百分点、54头。县植保植检站近期分别到大沙、凤池、后坝、新滩、会仪等地进行大田调查,调查江边低海拔麦区,小麦白粉病病田率为19.5%,发病叶率为14.8%,病情指数5.3,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550米以上海拔地区小麦白粉病很少发生。小麦蚜虫发生面积率为23.6%,有蚜株率55.7%,百株蚜量约140头,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

  虽然今年绥江县小麦白粉病和蚜虫发生较去年略早,今年气温也较去年略高,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但日照较去年略多和雨水较去年偏少又不利于白粉病的发生,综合气象、栽培、防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预计今年小麦白粉病和蚜虫总体上发生中等偏轻,但部分品种抗性差、种植过密、偏施氮肥而长势浓绿和因缺水土壤干旱长势较差的田块发生危害会较重。随着3月气温的回升,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白粉病和蚜虫的迅速扩展,为确保小麦丰产增收,各麦区农户应抓住孕穗末到抽穗初这个关键时期抢晴防治。防治白粉病以三唑酮喷雾效果为最好。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扑虱蚜、快杀特、杀蚜一次净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防治时可将上述两类药剂混合喷雾,一并治白粉病和蚜虫同时发生的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