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中文名称:小麦线虫病 中文别名:马蔺子、胡椒子 拉丁学名:Anguinatritici(Steinb.)Filip.ctStekn.异名TylenchustriticiGoodey. 为害症状: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症状,而以穗部的症状最为典型。受害幼苗口十片皱缩、扭曲,叶色浅而肥嫩,叶尖常被裹在叶鞘内,新叶有时
中文名称:小麦线虫病
中文别名:马蔺子、胡椒子
拉丁学名:Anguinatritici(Steinb.)Filip.ctStekn.异名Tylenchus tritici Goodey.
为害症状: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症状,而以穗部的症状最为典型。受害幼苗口十片皱缩、扭曲,叶色浅而肥嫩,叶尖常被裹在叶鞘内,新叶有时畸形发展。严重的萎缩枯死。在抽穗前,病株茎、节膨大而弯曲,叶片上偶尔发生有微小的圆形突起一虫瘿。病穗表现短小,颖片张开,有芒品种,芒呈钝角状横出或扭曲,籽粒部分或全部变为虫瘿。虫瘿比健粒短而粗,近球形,最初油绿色,后期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顶部有小钩,外形与小麦腥黑穗病粒相似,切开虫瘿,内含白色丝状物的线虫,如加水一滴,片刻即有线虫游出。
病原菌形态特征:属粒线虫。成虫肉眼可以看见,虫体线形,两端尖,头部较钝圆。
发病特点:虫瘿内的幼虫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极强,混于种子内的虫瘿是远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收获时落入土壤中的虫瘿不易存活,传播作用不大。当小麦种子和虫瘿同时播入土中后,虫瘿吸水变软,瘿内幼虫钻出虫瘿,当幼苗出土后,幼虫用吻针剌伤小麦,侵入组织,随幼苗生长,向上爬行为害叶片、幼穗,在种子子房内营寄生生活。冬麦秋播后,雨水较多有利于线虫侵染而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l)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年。(2)选用无病麦种做种。(3)用胶泥水、食盐水和清水选种:胶泥水为30―40%,食盐水为20%。选种时,将种子盛在细密的箩筐内,放人胶泥水、食盐水和清水中,使水面没过种子,边搅动边捞出上浮水面的虫瘿。清水选种,动作应迅速,以免瘿粒吸水下沉,影响汰除效果。用食盐水选的种子宜用清水漂洗干净。(4)种子在54 C温水中浸泡10分钟,可杀死轻度受害种子中的幼虫。
中文别名:马蔺子、胡椒子
拉丁学名:Anguinatritici(Steinb.)Filip.ctStekn.异名Tylenchus tritici Goodey.
为害症状: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症状,而以穗部的症状最为典型。受害幼苗口十片皱缩、扭曲,叶色浅而肥嫩,叶尖常被裹在叶鞘内,新叶有时畸形发展。严重的萎缩枯死。在抽穗前,病株茎、节膨大而弯曲,叶片上偶尔发生有微小的圆形突起一虫瘿。病穗表现短小,颖片张开,有芒品种,芒呈钝角状横出或扭曲,籽粒部分或全部变为虫瘿。虫瘿比健粒短而粗,近球形,最初油绿色,后期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顶部有小钩,外形与小麦腥黑穗病粒相似,切开虫瘿,内含白色丝状物的线虫,如加水一滴,片刻即有线虫游出。
病原菌形态特征:属粒线虫。成虫肉眼可以看见,虫体线形,两端尖,头部较钝圆。
发病特点:虫瘿内的幼虫抗不良环境的能力极强,混于种子内的虫瘿是远近距离传播的主要来源。收获时落入土壤中的虫瘿不易存活,传播作用不大。当小麦种子和虫瘿同时播入土中后,虫瘿吸水变软,瘿内幼虫钻出虫瘿,当幼苗出土后,幼虫用吻针剌伤小麦,侵入组织,随幼苗生长,向上爬行为害叶片、幼穗,在种子子房内营寄生生活。冬麦秋播后,雨水较多有利于线虫侵染而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l)与非寄主作物轮作2年。(2)选用无病麦种做种。(3)用胶泥水、食盐水和清水选种:胶泥水为30―40%,食盐水为20%。选种时,将种子盛在细密的箩筐内,放人胶泥水、食盐水和清水中,使水面没过种子,边搅动边捞出上浮水面的虫瘿。清水选种,动作应迅速,以免瘿粒吸水下沉,影响汰除效果。用食盐水选的种子宜用清水漂洗干净。(4)种子在54 C温水中浸泡10分钟,可杀死轻度受害种子中的幼虫。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控技术
- 2.小麦冬季浇尿可高产
- 3.大麦单产300千克攻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
- 4.淮麦24
- 5.陕北荞麦的开发利用
- 6.草坪害虫―麦长蝽
- 7.小麦新品种-豫麦70-36
- 8.高产小麦中期调控技术
- 9.周麦21号
- 10.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抗2号”
- 11.2BXY―12/4玉米小麦两用机
- 12.米麦套种“双江田”栽培技术
- 13.北麦6号
- 14.小麦突变体的创造及育种利用研究
- 15.小麦播种时如何防治病虫害?
- 16.防止小麦旺长措施
- 17.精少量播麦贵在精
- 18.预防小麦干热风七方
- 19.麦汁发酵饮料加工技术
- 20.新小麦种子贮藏要点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粮王”吴爱之笑谈致富经
- 2.吴秀梅:细面条“轧”出致
- 3.小麦做成“大文章”
- 4.种粮大户--李东升
- 5.cctv致富经:利润一分钱 年
- 6.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7.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8.濮阳县:“粮仓”变“钱袋
- 9.种好地年收入10余万
- 10.卖粮把好“三道关”
- 11.两茬田里话增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