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霜霉病
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分布与为害]小麦霜霉病又叫黄化萎缩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及西北、华北麦区。由于病株多不能抽穗或穗而不实,所以造成部分发病地块的严重减产。由指疫霉菌[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eta1.]引起,除为害小麦外,还能侵染大麦、燕麦、玉米、高
[分布与为害] 小麦霜霉病又叫黄化萎缩病,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麦区及西北、华北麦区。由于病株多不能抽穗或穗而不实,所以造成部分发病地块的严重减产。由指疫霉菌[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rum.et a1.]引起,除为害小麦外,还能侵染大麦、燕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及部分禾本科杂草。
[症状] 苗期受侵的麦苗表现矮缩,分蘖稍增多。拔节后病株矮化明显,节间缩短,叶片变宽,有时有皱褶或扭曲。重病株常不能孕穗并在抽穗期死亡。穗常包于旗叶鞘中,或从旗叶鞘侧面拱出,弯曲成龙头状,畸形。病株茎秆粗壮,表面覆一层白霜状霉层。
[发病规律] 病菌的卵孢子在寄主病残体组织中越冬,卵孢子借流水传播从寄主芽鞘侵入到寄主幼苗的生长点,进行系统侵染。收获时卵孢子又随病体组织落入土壤中越夏越冬。该病在10℃以下或35℃以上不表现症状。喜温暖潮湿的条件,湿度高特别是淹水情况下对发病更有利。因此,麦稻轮作区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在重病地块实行与非寄主作物1年以上轮作;三是铲除田间杂草寄主,及早拔除病株以减少菌源积累。 2.种子处理 采用35%阿隆普拌种剂100-150克拌种50千克,干拌或湿拌均可。湿拌先用0.5千克水洒在种子上搅匀,湿润种子,再加入拌种剂。用40%敌克松粉剂或50%萎锈灵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
[症状] 苗期受侵的麦苗表现矮缩,分蘖稍增多。拔节后病株矮化明显,节间缩短,叶片变宽,有时有皱褶或扭曲。重病株常不能孕穗并在抽穗期死亡。穗常包于旗叶鞘中,或从旗叶鞘侧面拱出,弯曲成龙头状,畸形。病株茎秆粗壮,表面覆一层白霜状霉层。
[发病规律] 病菌的卵孢子在寄主病残体组织中越冬,卵孢子借流水传播从寄主芽鞘侵入到寄主幼苗的生长点,进行系统侵染。收获时卵孢子又随病体组织落入土壤中越夏越冬。该病在10℃以下或35℃以上不表现症状。喜温暖潮湿的条件,湿度高特别是淹水情况下对发病更有利。因此,麦稻轮作区发病较重。
[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一是种植抗病品种;二是在重病地块实行与非寄主作物1年以上轮作;三是铲除田间杂草寄主,及早拔除病株以减少菌源积累。 2.种子处理 采用35%阿隆普拌种剂100-150克拌种50千克,干拌或湿拌均可。湿拌先用0.5千克水洒在种子上搅匀,湿润种子,再加入拌种剂。用40%敌克松粉剂或50%萎锈灵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7%拌种。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对小麦旺苗的控旺措施
- 2.西农2208(小麦)
- 3.宜麦7号(小麦)
- 4.珍稀黑小麦新品种-亚洲1号
- 5.小麦发生冬季冻害原因
- 6.今冬小麦如何管
- 7.秋小麦把三关优质高产效益好
- 8.济核161(小麦)
- 9.种植黑麦草 播种抓四关
- 10.航麦96号
- 11.周麦21号
- 12.提高小麦千粒重抓四点
- 13.晋麦42(小麦)
- 14.麦前黄(杏)
- 15.麦田免耕播种需注意事项
- 16.中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达成新合作
- 17.麦种有效性咋速测
- 18.豫麦21
- 19.绵阳28(原名绵阳311)(小麦)
- 20.京冬6号(小麦)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粮王”吴爱之笑谈致富经
- 2.吴秀梅:细面条“轧”出致
- 3.小麦做成“大文章”
- 4.种粮大户--李东升
- 5.cctv致富经:利润一分钱 年
- 6.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7.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8.濮阳县:“粮仓”变“钱袋
- 9.种好地年收入10余万
- 10.卖粮把好“三道关”
- 11.两茬田里话增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