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麦蝽
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学名AeliasibiricaReuter半翅目,蝽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寄主麦类、水稻等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成、若虫刺吸寄主叶片汁液,受害麦苗出现枯心或叶面上出现白斑,后扭曲成辫子状,出现白穗和秕粒。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9―11mm
学名 Aelia sibirica Reuter半翅目,蝽科。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南至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寄主 麦类、水稻等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寄主叶片汁液,受害麦苗出现枯心或叶面上出现白斑,后扭曲成辫子状,出现白穗和秕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1mm,黄褐色,具黑白纵条纹,头向下倾,前端尖且分裂。小盾片特发达似舌状,长度超过腹背中央。卵馒头形,红褐色。若虫体大部乃至全体黑色,复眼红色,腹节之间为黄色。(图左)
生活习性 宁夏年生2―3代,以成虫在芨芨草基部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初迁进麦田为害麦苗,5月上旬在麦苗下部叶尖或地表的枯枝残叶上产卵,11―12粒排成单列,5月中旬孵化成若虫继续为害,小麦成熟时成虫又飞回越冬杂草上,进入10月间开始潜伏越冬。
防治方法 (1)在越冬虫恢复活动以前,清除麦田附近的英英草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虫源。(2)必要时,用2.5%敌百虫粉1kg,拌细砂20kg,撒入草丛。(3)在成虫为害高峰期,向麦苗或芨芨草上喷撒2.5%敌百虫粉,每667m2用1.5―2kg。10天后再喷1次,消灭初孵若虫。(4)必要时可喷洒2.5%保得乳油2500倍液。
寄主 麦类、水稻等禾本科植物。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寄主叶片汁液,受害麦苗出现枯心或叶面上出现白斑,后扭曲成辫子状,出现白穗和秕粒。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11mm,黄褐色,具黑白纵条纹,头向下倾,前端尖且分裂。小盾片特发达似舌状,长度超过腹背中央。卵馒头形,红褐色。若虫体大部乃至全体黑色,复眼红色,腹节之间为黄色。(图左)
生活习性 宁夏年生2―3代,以成虫在芨芨草基部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5月初迁进麦田为害麦苗,5月上旬在麦苗下部叶尖或地表的枯枝残叶上产卵,11―12粒排成单列,5月中旬孵化成若虫继续为害,小麦成熟时成虫又飞回越冬杂草上,进入10月间开始潜伏越冬。
防治方法 (1)在越冬虫恢复活动以前,清除麦田附近的英英草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虫源。(2)必要时,用2.5%敌百虫粉1kg,拌细砂20kg,撒入草丛。(3)在成虫为害高峰期,向麦苗或芨芨草上喷撒2.5%敌百虫粉,每667m2用1.5―2kg。10天后再喷1次,消灭初孵若虫。(4)必要时可喷洒2.5%保得乳油2500倍液。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苏徐1号(小麦)
- 2.北京837(小麦)
- 3.淮麦14(小麦)
- 4.小麦拔节期间田间的管理
- 5.鉴定麦种发芽率有五法
- 6.烟农21号(原名:烟96266 小麦)
- 7.正确使用小麦播种机
- 8.优质小麦品种扬辐麦2号
- 9.小麦专家胡承霖提醒:小麦扬花初期抓紧防治赤霉病
- 10.骠马能不能与快灭灵混用除麦田杂草
- 11.一类麦田的肥水管理
- 12.小麦免耕播种不会减产
- 13.小麦的良种选购需5注意
- 14.小麦新品种“科农199”亩均564.4公斤
- 15.小麦缺乏微量元素症状及补救措施
- 16.小麦纹枯病为什么发生普遍?
- 17.多年生黑麦草
- 18.小麦的冬压蘖多苗壮
- 19.小麦收获与选留种技术的要点
- 20.小麦新品种-铜麦4号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粮王”吴爱之笑谈致富经
- 2.吴秀梅:细面条“轧”出致
- 3.小麦做成“大文章”
- 4.种粮大户--李东升
- 5.cctv致富经:利润一分钱 年
- 6.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7.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8.濮阳县:“粮仓”变“钱袋
- 9.种好地年收入10余万
- 10.卖粮把好“三道关”
- 11.两茬田里话增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