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小麦

麦根蝽象

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学名StibaropusformosanusTakadoetYamagihara属半翅目,土蝽科。别名根土蝽、根蝽象、地熔、地臭虫等。分布华北、东北、西北及台湾。 寄主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及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成、若虫以口针刺吸寄主根部的营养。为害小麦时,4月中下旬开始显症,5月上中旬叶
    学名 Stibaropus formosanus Takado et Yamagihara属半翅目,土蝽科。别名根土蝽、根蝽象、地熔、地臭虫等。分布 华北、东北、西北及台湾。

    寄主 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及禾本科杂草。

    为害特点 成、若虫以口针刺吸寄主根部的营养。为害小麦时,4月中下旬开始显症,5月上中旬叶黄、秆枯、炸芒。提早半个月枯死,致穗小粒少,干粒重明显下降。为害高粱、玉米时,苗期出现苗青、株矮及青枯不结穗,减产20%一30%或点片绝收。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5mm,近椭圆形,桔红至深红色,有光泽。触角5节,复眼浅红色,1对单眼黄褐色,头顶前缘具1排短刺横列。前胸宽阔,小盾片为三角形,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后翅膜质。前足腿节短,胫节略长,跗节黑褐色变为“爪钩”;中足腿节较粗壮,肠节似短棒状,外侧前缘具1排扫帚状毛刺;后足腿节粗壮。卵长1.2mm左右,椭圆形,淡青色至乳白色或暗白色。末龄若虫体长与成虫相近,头部、胸部、翅芽黄色至橙黄色,腹背具3条黄线,腹部白色。

    生活习性 山东2年发生1代,个别3年1代,以成虫或
 
    若虫在土中30一60cm深处越冬。翌年越冬代成虫4月逐渐上升到耕作层为害和交尾,5月中、下旬产卵,卵期26.6天,6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出现大量若虫,若虫共5龄,每个龄期30一45天,为害小麦、高粱、玉米等作物根部,若虫越冬后至下年6―7月间,老熟若虫羽化,若虫期和成虫期约需1年左右,条件不利时若虫期可长达2年。世代不够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陕西也是2年1代,翌年越冬成虫于6―7月交配产卵,卵期30天。若虫于8月中旬―9月上旬孵化,10月下旬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一7月中旬进入若虫为害期,7月下旬一8月中旬成虫羽化后越冬。于第三年成虫经补充营养,交配产卵,产卵前期l5天。辽宁绵州2年或2.5年完成1代,越冬成虫于7月产卵,发育快的次年8月羽化为成虫,当年以成虫越冬。发育慢的群体则需进行2次越冬,第3年6―7月羽化为成虫。2.5年完成1代。该虫有假死性,能分泌臭液,在土中交配,把卵散产在20―30cm潮湿土层里,产卵量数粒至百余粒。成虫于6―8月土温高于25℃或天气闷热的雨后或灌溉后,部分成虫出土晒太阳,身体稍干即可爬行或低飞。干旱年份发生为害重。

    防治方法 (1)实行小麦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2)在播前施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每667m2用量3kg,撒在播种沟内进行土壤处理。(3)在雨后或灌水后于中午喷撤2.5%甲基异柳磷或其他有机磷农药粉剂,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