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小麦蠕孢叶斑根腐病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症状又称小麦蠕孢叶斑
    症状 又称小麦蠕孢叶斑病、蠕孢根腐病,属世界性病害。我国各冬麦或春麦区均有发生。春麦区流行频纺高。是小麦全生育期典型的多阶段性病害,从幼苗到抽穗结实期均有发生。幼苗期引致芽腐和苗枯,成株期引致叶片早枯和穗腐、根腐、茎基腐、叶斑、黑胚粒、籽粒秕瘦等。其中成株期叶斑发生是取普遍,为害最重。芽腐、苗枯 染病重的种子不能发芽或刚萌芽就变褐腐烂不能出土。发病轻的可萌发出土但胚芽鞘或其他地下部分发病,多在冬前死掉或产生弱苗。根腐、茎基腐 在苗期的胚芽鞘、地下茎或幼根上出现褐色病变、局部组织腐烂或坏死,常致地下茎基近分蘖节处出现褐色病斑,近地面的叶鞘生褐色梭形斑痕,大小3―5×1―3(mm),一般不深达茎节内部。常致幼苗发黄,田间出现一片片浅绿至浅黄色,病苗矮小、稀疏、叶直立。成株期下部1―2叶的叶尖枯焦1―2cm,根部发育不良,镒生根少,种子根、茎基表面具褐点,可深达内部,病部腐死,严重的次生根根尖或中部也褐变腐烂、分蘖枯死或生育中后期部分或全株完全死亡。叶斑 秋苗期或早春染病 在近地面叶片上产生很多椭圆形、浅褐色至褐色小斑,大小1至几mm。拔节后至成株期显症,产生典型的浅褐色、椭圆形至梭形病斑,大小1―3×0.5―1 (cm),周围多具黄色晕圈,病斑中间枯黄色,其上常生长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或其它第二寄生物,外围淡褐色,其上可见麦根腐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扩展快时,病斑融合形成大斑,致叶片部分或全叶干枯。此外有些品种上可产生椭圆形深褐色小斑,长约1cm。穗腐、黑胚粒 穗期染病,在颖壳或穗轴上产生褐色病变,病斑多时常致大部分颖壳或穗轴变褐,严重的引致半穗或全穗枯死。病颖上菌丝侵染种子后,胚部变为深褐色,出现黑胚粒,种了瘦秕。
 
    病原 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ex Sorok.) Shoem.称麦根腐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Helminthosporium sorokinianum、H.sativum、Drechslera sorokiniana。有性态为Cochliobolus sativus (Ito & Kurib.) Drechsler ex Dastur称麦根腐旋胞腔菌。无性态分生孢子梗生于叶两面,正面居多,2―5根丛生或单生,直立,直或呈屈膝状弯曲或扭曲,浅褐色或暗褐色,基部膨大,大小250×4.5―8(μm)。分生孢子广梭形或椭圆形,略弯,暗橄榄褐色,具离壁隔膜3―12个,多为6―10个,大小40―120×17―28(μm),长多为60―100μm,脐部明显,端平截。有性态假囊壳,直径530μm;子囊棒状,每个子囊含子囊孢子1―8个或4―8个,大小110―230×30―45(μm);子囊孢子无色至浅褐色,细长,有分隔6―13个,大小160―360×6―9(μm)。在自然条件下很少产生。菌丝生长温限4―37℃,分生孢子萌发温限3―39℃,适温22℃,pH2.2―12.4范围内,生长的pH范围为2.7―10.3。该菌除侵染小麦外,还可侵染大麦、燕麦、黑麦、冰草、高粱、狗尾草、看麦娘等数十种禾本科植物。此外,1989年白金铠等在东北春麦上发现麦长蠕孢菌新种Drechslera triticicola Pai、Zhang et Zhu称内脐长蠕孢也可引起小麦根腐病。该菌山东麦区分布也较普遍,贾廷群等分离14批2584块病组织,蠕孢菌占19%,其中平脐蠕孢菌占蠕孢菌分离总数的77%,内脐长蠕孢菌占32%。该菌孢子圆筒形,壁薄隔晰,与平脐蠕孢菌比较产孢量较少,生长速度稍慢,致病笥略弱。也可侵染大麦、玉米、谷子等引起根腐病。此餐,在小麦上寄生或腐生的真菌还有Bipolaris triticicola Sivanesan称小麦离蠕孢。偶生于小麦上的还有Drechslera avenacea (Curtis ex Cooks)称燕麦德氏霉、D.gramines (Rabenb. et Schlecht.) Shoem.称禾德氏霉、D.bicolor (Mitra) Subram. & Jani称双色德氏霉等,引致小麦叶斑病。在自然界蠕包菌常与其他真菌混合侵染,引起小平等叶斑。常因菌的种类组合或所占比例不同使症状复杂多变。如陕西关中地区常有雪霉菌、镰刀菌、链格孢、枝孢、小麦附球霉等。前两种是寄生菌,其余为第二寄生物,多寄生在其他它病原引致的病斑上,有的只能侵染衰老或生活力差的寄主组织。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在种子上越冬或越夏,分生孢子经胚芽鞘或幼根侵入,引起地下茎或次生根或次基部叶鞘等中位发病。带菌种子是苗期叶斑病的重要初侵染源。在土壤中寄主病残体彻底分解腐烂之后,病原菌也就失去了侵染能力,小麦拔节后至成株期,根腐继续扩展的同时,叶斑病也从下向上不断扩展,地面上的病残体和植株病部不断产生大量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该病潜育期仅几天至七天,菌量积累速度快,达到流行临界菌量早,气温18―25℃,相对湿度100%,功能叶片和麦穗就大量染病或流行成灾。此外栽培措施对该病发生也有直接影响。生产上春麦迟播或冬麦早播羁期易发病,种植过密发病重。在田间管理上凡
  
    能减少病残体落入田间的机会或促进土壤中病残体尽快腐烂(如深翻、中耕、施肥、浇水等)的措施均利于土壤中病原菌减少,则发病轻、这些措施对小麦生长发育有利,又可增强抗病力,从而减轻发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防治方法 该病系全生育期病害,穗期叶斑和穗腐是防治的关键。千方百计减少田间菌源,降低病菌积累速度,保护成株功能叶片,可有效地防治本病。91)农业防治 提倡轮作以减少土壤中菌量,秋翻灭茬,加强夏秋两季田间管理,加快土壤中病残体分解;选用无病种子,适时适量中,提高播种质量,减轻苗期发病。(2)提倡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3)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冬小麦抗(耐)病品种有:豫麦21号、郑州8915、西农88号、西农881、秦麦12号、西农1376。(4)药剂防治 ①种子处理 用种子重量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35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按种子重量0.1%―0.3%拌种。小麦用三唑酮拌种影响小麦出苗严重的地区或品种,提倡用三唑酮与增产菌混用拌种可消除三唑酮对小麦出苗影响,用量每100kg麦种用三唑酮按种子量有效成分0.02%―0.03%,增产菌40―60g,增立菌代谢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中,含有类似于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成分,可解除三唑酮对赤霉素合成的抑制作用,促进种子萌发。②用50%退菌特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浸种24―36小时,防效80%以上。③成株期当初穗期小麦中下部叶片发病重,且多雨时,喷洒70%代木 锰锌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或15%三唑醇(羟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000―4000倍液,能有效地控制整个生育期该病的扩展。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