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苗完了!你快回来,否则都不好过!”52岁的虾农荀术华跺着脚,通过手机向中间商发着火。此前,荀术华冲出重围,在浙江湖州苦等5天后,终于等到100万只虾苗,但转眼间,虾苗仅剩10万。
昨日,记者从高邮了解到,有“罗氏沼虾养殖第一镇”之称的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其罗氏沼虾产量本来占全国四分之一;但突如其来的虾苗供应奇缺,让数万虾农顷刻陷入困顿之中,而由此导致的经济损失,恐怕难以估量。
买虾苗跟打仗似的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高邮龙虬镇塔院村。透过公路两旁的行道树,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大小虾塘。虾农荀术华正在自己的虾塘旁徘徊,不停地打着电话,催促带他去浙江购买虾苗的经销商。
“有什么办法呢?这能怪谁?”荀术华摇摇头说,打电话给经销商,只是寻求心理平衡;而虾苗陆续病死,已宣告今年的罗氏沼虾经营回天无力。
3月28日,荀术华等6人在经销商的带领下,乘上赶赴浙江湖州购置虾苗的大巴。当日下午一抵达目的地,荀术华就发现,苗场周围的旅馆已人满为患,各地的养虾户纷纷在此安营扎寨。“街上全是买虾苗的虾农,急匆匆地,就像打仗似的!”
荀术华了解到,湖州去年一共有30多家苗场供应虾苗,而现在只有3家苗场还能生产虾苗。同样,沿太湖的其他为数不多的苗场也纷纷停产。一时间,虾苗贵如黄金。荀术华等人立刻感到情况不妙,迫不及待地要去苗场看看样品。但这原本平常的要求,遭到苗场方面的拒绝。
苦等五天买回病苗
“叫我们回去等。”荀术华等人开始了漫长而无聊地等待。实在等不及,大伙就强行到苗场打探,但苗场客气地将他们请了出来。
终于等到了第五天,“有苗了!”喜出望外的荀术华,还未等负责联络的经销商把话讲完,就套上外衣,径直向苗场奔去。让荀术华没想到的是,苗场只答应他们在场外交易,而虾苗的样品,场方只提供10来只。
“这能看出什么啊?他们挑的样品,肯定都是优质的!”尽管疑心重重,但由于虾苗奇货可居,荀术华还是硬着头皮,花3.8万元购买了100万只。每只虾苗的价格,已由去年的1.1分猛涨到3.8分。
大伙将总共购买的600万只虾苗,放进保温车中,忐忑地赶回龙虬。但更大的灾难,还在等着荀术华。“拿回家不久,虾苗就开始生病。”荀术华说,往年虾苗成活率都在80%以上,但这次成活率连30%都不到。
为尽量挽回损失,4月初,荀术华又通过中间商,购回130万只虾苗,但仍然多是病苗。“现在只剩下10万了!”荀术华抽着闷烟。
不养虾还能干点啥?
紧靠荀术华的,是养虾已12年的老虾农周桃如的虾塘。现年58岁的周桃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湖州的30多家苗场主动到高邮来推销,虾农们根本不会为虾苗而发愁。但没想到,一年之后,事态变化会如此之快。
“我今年是去上海买的虾苗。”周桃如的腿脚不灵便,但他依然在上海申曹苗场周围疾步如飞,就为了能在争抢中弄到些许虾苗。“我的情况相对好一些,100万只还有50万。”但周桃如说,自己35亩的虾塘需要350万虾苗,“今年肯定是亏损。”
周桃如说,虾苗如此紧缺,而且病苗出奇的多,这在他养虾生涯中还是第一次。据虾农们了解,龙虬镇至今大部分虾塘仍然缺少虾苗。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我们该干什么呢”?周桃如担心,明年情况如果还是这样,大家可能只有转行;但转行后,可能又会陷入更大的迷茫。
“投入太多了!”荀术华算了一笔账,固定资产方面,塘地租金每亩每年要800元,用于虾塘改造的钱每亩需要1500元,温室的熟料棚等材料1500元每亩;而购买虾苗、饲料的流动资产则更多。“35亩田,总投入一年就是20多万!”荀术华粗略地估计,“投入这么多,现在不可能转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