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沈怡华
桐乡农村,如今的农民在种养上不再被动地受制于市场,而是主动追着市场跑,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种养结构。
天气逐渐转热,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湘溪村的水产养殖户徐利忠正在往外塘加水、调水,准备虾苗的移塘工作。同是养虾,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徐利忠200亩的虾塘不见了南美白对虾的影子,全是罗氏沼虾。“去年吃足了苦头,今年调整了养殖结构。”徐利忠说,这几年桐乡南美白对虾发展很快,但“天生娇贵”的品性经常让养殖户们犯难。
今年投苗时,桐乡的水产养殖户都有意识地调整了比列,以往占绝大多数的南美白对虾只占了20%。对此,徐利忠也进行了一番权衡,“从风险成本考虑,养沼虾更稳健,赚得少点,但不至于功亏一篑。”徐利忠现在把重心放在提高沼虾产量上,因为管理得好,每亩沼虾的效益也可以达到3500元。
相比徐利忠,屠甸镇汇丰村的獭兔专业户于建祥今年动作更大。受行情影响,他要大跨步向茭白产业“进军”,探索立体式种养模式。这几年,桐乡的“董家”茭白受到市场热捧,效益稳步提高,而獭兔行业受去年金融风暴影响,价格跌落谷底。“种茭白考虑很久了,今年的市场形势让我下定决心付诸行动。”于建祥在村里流转了80多亩土地,现在已经育苗10多亩,等到6月就可以移栽大田了。从养殖跨到种植最关键的还是技术问题,于建祥从龙翔街道请来了茭白产业的“元老级”人物张永根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张永根也答应帮助解决销售问题。
于建祥也没把獭兔养殖放下,拥有1500多个兔棚的规模在屠甸数一数二,以前最让于建祥烦心的兔粪现在有了去处。“可以全部用作茭白的有机肥,而茭白叶碾碎也可以加入兔子饲料中。”于建祥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找到了平衡点。
还有一部分农民则将目光锁定在特种种植养殖上,刚在我市崭露头角的泥鳅养殖就成了农民眼中的“朝阳产业”。濮院农民蒋福林已经是第二次到河山镇堰头村的泥鳅基地取经了,怎么样制作网箱、种苗怎么样提供,泥鳅得病了怎么办,蒋福林仔细地询问。“听说养得好,每亩效益有1万多元。”蒋福林很是心动。一直以来蒋福林都不是太“安分”,根据市场风向,他种过粮食、种过蔬菜、养过猪,现在他决定发展泥鳅养殖。
业内人士对于农民根据市场调整种养结构表示了肯定,但也指出,农民更要从成本、技术、销售等方面综合考虑,结构调整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