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无公害健康的养殖模式
时间:2009-07-07 22:06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不论采用那种养殖模式、养什么虾,都必须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唯一出路。华南地区的许多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专家教授等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了不同养殖模式的研究,创立了许多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现把当前我省最引人关注的几种养殖模式的成功经验介绍
不论采用那种养殖模式、养什么虾,都必须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这是今后水产养殖业的唯一出路。华南地区的许多科研单位和院校的专家教授等深入生产第一线进行了不同养殖模式的研究,创立了许多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现把当前我省最引人关注的几种养殖模式的成功经验介绍如下:
1、提水高密度养殖模式
该模式在国内华南沿海称为高位池养殖,最早建于台湾省,后来在泰国得到普及和应用。1989年湛江市水产局在遂溪常洪虾苗场建造一口高位池,面积为4.6亩,水深2.5米,每亩放苗5万尾,养殖斑节对虾120天,获得亩产808公斤,每亩创收12万元。这种高密度养殖的高位池养殖模式自1996年开始在广东、广西、海南得到迅速发展,是一种集约式的养殖模式,投资大,产量高,病害少,养成率高。提水式养殖模式基本上可控制WSSV的传染源,切断WSSV的传染途径。
2、封闭或半封闭式过滤海水养殖模式
在没有淡水资源的地区,应一次性纳入养殖所需的海水,经消毒后可养殖对虾。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前提条件是,无论是高密度还是低密度养殖一定要有充足的氧气,在充氧过程中最好能把残饲、对虾排泄物和死亡的藻类等通过充气环流集中到虾池的中央区。在虾池周边形成较大的洁净水域,为对虾提供清洁的生活空间。在养殖60天后,可逐渐添加消毒的海水,以改良水质,促进对虾生长。这种养殖模式可切断海水中WSSV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增氧机充气确保水质不恶化,降低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从而控制WSSV的暴发。
3、地膜养殖模式
该模式是在高位池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立的地膜式养殖,也就是预铺地膜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建国教授指导孙成波博士在海南省进行了该模式的研究,该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以有效控制WSSV的暴发流行,利用地膜可以完全隔绝虾池与周围环境、切断病原,使对虾不易发生细菌病。
(2)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若虾池水深达到2.4米以上,配备直流式增氧机,结合中间排污,适当换水,效果会更理想。每亩放虾苗8万尾,养殖周期100天左右,亩产可达1000-1500千克,每千克40-50尾。
(3)清塘晒塘消毒易,可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包括药物与人工。
4、过滤和净化海水防病养殖模式
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开发。该模式以自然海水为养虾水源,通过对海水水源进行过滤或净化处理后用于对虾养殖,养殖系统所产生的废物通过特别设计的地膜底池塘、中央排污系统等设施随时可排出废物,废物经过适当处理再排入大海。因此,该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养殖系统,具有随时可调节和交换水源能力,废物不会在养殖系统中累积,因而废水处理成本相对低廉。该模式在海南省和广东粤东生产证实能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也有利于保证养殖的商品虾品质的安全性。
5、封闭式的海水再循环和零交换水养殖模式
养殖一造虾只用一池水,也就是现在提倡的零交换水系统。整个养殖过程中池水除自然蒸发和吸底污损失采用井水补充外,一律不补充海水,该模式也称为循环生态精养对虾模式,虾池按以下流程循环,虾池→接污池→沉淀→水生生物沟→过滤池→细菌池→虾池。所以它不但是一个节水工程,也是一个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环保工程。
该模式是以投入有益细菌来取代药物防治病害,养殖全过程禁用药物。循环水生态精养模式的虾池可建造在沿海无污染的泥沙或沙质荒地、盐碱池、沼泽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在沿海陆地上用混凝地建成圆形的虾池,面积以1-3亩为宜,虾池底及护坡可铺防渗膜材料。
6、分段高位池养虾模式
为避免放养密度过高。尤其在养殖中后期因残饲、排泄物以及败坏的藻类等有机物的堆积而造成水质恶化或池底老化,为此可将养殖期分成为两段或三段。即采用分段进行养殖,该养殖模式也称为标粗或中间养殖过渡到养成池。1985年作者在深圳市南头试验站对中国明对虾进行标粗养殖及放流增殖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当时向虾农进行推广认为此法很实际,可缩短养殖周期和保证成活率。当时采用虾苗放在1亩的虾池进行标粗至3-5公分进行放流,另把一些标粗的虾苗放至5-8亩的虾池进行中间培育,每亩放16万尾养殖至8-10公分放进最后养成池,每亩5万尾,养至每公斤40尾左右的大虾。当从1亩的虾池再标粗移至中间培育时,就可以再利用1亩的虾池再标粗,以此推移。此方式虾苗成活率高、成长快速,后来在省内推广,湛江地区称之为分级养殖。
7、半封闭添加淡水养殖模式
在有淡水资源的地区,无论是传统的潮羝纳水式半精养的半集约式养殖模式或高位池养殖模式,都是养殖初期一次性进足海水,以后就逐渐添加淡水。每次添加淡水时虾池的盐度变化幅度不要超过5度,经常观察对虾生长情况,直至对虾要上市前半个月为止。上市前可再加入适当海水使虾池的盐度提高到3-4度,当加到10度时对虾可上市。此时商品虾肉质结实、味美可口,虾壳皮光滑、售价高。在高密度养殖时需增氧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改良水质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添加淡水养殖模式的优点:(1)可切断从海水中传播WSSV的途径;(2)可大大降低WSSV的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的机会;(3)减少海水致病性的菌病;(4)促进对虾生长。
8、优化生态环保系统封闭式养殖模式
该模式利用生态平衡原理对养殖废水采用物理处理、生物降解、微生态调控等现代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新技术,以保证养殖用水的质量,重复利用净化后的海水,节约水源和能源,使大批原有的旧虾池得到改造。
该养殖模式从优化养殖系统的结构入手,把虾鱼混养、虾贝混养、虾藻混养进行技术组合,变单种养殖为多种综合养殖,把利用生态环境与饲料资源上的互补作用的经济水生生物以合理的比例养殖于同一封闭区内,在养殖过程中除虾池投饵外,其他养殖区不再投饵。投入的虾饲料在多级养殖池中通过不同的营养级和生态位上各种养殖生物的多层次利用可以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的有益微生物群落、微藻群落定向培养,对水质进行生态调控、进一步净化水质,每个养殖区既是生产区又是生物净化区,具有生产产品和净化水质的双重功能。
1、提水高密度养殖模式
该模式在国内华南沿海称为高位池养殖,最早建于台湾省,后来在泰国得到普及和应用。1989年湛江市水产局在遂溪常洪虾苗场建造一口高位池,面积为4.6亩,水深2.5米,每亩放苗5万尾,养殖斑节对虾120天,获得亩产808公斤,每亩创收12万元。这种高密度养殖的高位池养殖模式自1996年开始在广东、广西、海南得到迅速发展,是一种集约式的养殖模式,投资大,产量高,病害少,养成率高。提水式养殖模式基本上可控制WSSV的传染源,切断WSSV的传染途径。
2、封闭或半封闭式过滤海水养殖模式
在没有淡水资源的地区,应一次性纳入养殖所需的海水,经消毒后可养殖对虾。采用这种养殖模式前提条件是,无论是高密度还是低密度养殖一定要有充足的氧气,在充氧过程中最好能把残饲、对虾排泄物和死亡的藻类等通过充气环流集中到虾池的中央区。在虾池周边形成较大的洁净水域,为对虾提供清洁的生活空间。在养殖60天后,可逐渐添加消毒的海水,以改良水质,促进对虾生长。这种养殖模式可切断海水中WSSV的传播途径,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增氧机充气确保水质不恶化,降低水体中的有毒物质,从而控制WSSV的暴发。
3、地膜养殖模式
该模式是在高位池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立的地膜式养殖,也就是预铺地膜进行无公害健康养殖。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何建国教授指导孙成波博士在海南省进行了该模式的研究,该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可以有效控制WSSV的暴发流行,利用地膜可以完全隔绝虾池与周围环境、切断病原,使对虾不易发生细菌病。
(2)可以进行高密度养殖,若虾池水深达到2.4米以上,配备直流式增氧机,结合中间排污,适当换水,效果会更理想。每亩放虾苗8万尾,养殖周期100天左右,亩产可达1000-1500千克,每千克40-50尾。
(3)清塘晒塘消毒易,可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包括药物与人工。
4、过滤和净化海水防病养殖模式
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员开发。该模式以自然海水为养虾水源,通过对海水水源进行过滤或净化处理后用于对虾养殖,养殖系统所产生的废物通过特别设计的地膜底池塘、中央排污系统等设施随时可排出废物,废物经过适当处理再排入大海。因此,该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养殖系统,具有随时可调节和交换水源能力,废物不会在养殖系统中累积,因而废水处理成本相对低廉。该模式在海南省和广东粤东生产证实能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也有利于保证养殖的商品虾品质的安全性。
5、封闭式的海水再循环和零交换水养殖模式
养殖一造虾只用一池水,也就是现在提倡的零交换水系统。整个养殖过程中池水除自然蒸发和吸底污损失采用井水补充外,一律不补充海水,该模式也称为循环生态精养对虾模式,虾池按以下流程循环,虾池→接污池→沉淀→水生生物沟→过滤池→细菌池→虾池。所以它不但是一个节水工程,也是一个不污染环境的无公害环保工程。
该模式是以投入有益细菌来取代药物防治病害,养殖全过程禁用药物。循环水生态精养模式的虾池可建造在沿海无污染的泥沙或沙质荒地、盐碱池、沼泽地及适于养殖的沿海地区,在沿海陆地上用混凝地建成圆形的虾池,面积以1-3亩为宜,虾池底及护坡可铺防渗膜材料。
6、分段高位池养虾模式
为避免放养密度过高。尤其在养殖中后期因残饲、排泄物以及败坏的藻类等有机物的堆积而造成水质恶化或池底老化,为此可将养殖期分成为两段或三段。即采用分段进行养殖,该养殖模式也称为标粗或中间养殖过渡到养成池。1985年作者在深圳市南头试验站对中国明对虾进行标粗养殖及放流增殖试验取得很好的效果。当时向虾农进行推广认为此法很实际,可缩短养殖周期和保证成活率。当时采用虾苗放在1亩的虾池进行标粗至3-5公分进行放流,另把一些标粗的虾苗放至5-8亩的虾池进行中间培育,每亩放16万尾养殖至8-10公分放进最后养成池,每亩5万尾,养至每公斤40尾左右的大虾。当从1亩的虾池再标粗移至中间培育时,就可以再利用1亩的虾池再标粗,以此推移。此方式虾苗成活率高、成长快速,后来在省内推广,湛江地区称之为分级养殖。
7、半封闭添加淡水养殖模式
在有淡水资源的地区,无论是传统的潮羝纳水式半精养的半集约式养殖模式或高位池养殖模式,都是养殖初期一次性进足海水,以后就逐渐添加淡水。每次添加淡水时虾池的盐度变化幅度不要超过5度,经常观察对虾生长情况,直至对虾要上市前半个月为止。上市前可再加入适当海水使虾池的盐度提高到3-4度,当加到10度时对虾可上市。此时商品虾肉质结实、味美可口,虾壳皮光滑、售价高。在高密度养殖时需增氧以保证有足够的氧、改良水质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添加淡水养殖模式的优点:(1)可切断从海水中传播WSSV的途径;(2)可大大降低WSSV的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的机会;(3)减少海水致病性的菌病;(4)促进对虾生长。
8、优化生态环保系统封闭式养殖模式
该模式利用生态平衡原理对养殖废水采用物理处理、生物降解、微生态调控等现代无公害健康养殖的新技术,以保证养殖用水的质量,重复利用净化后的海水,节约水源和能源,使大批原有的旧虾池得到改造。
该养殖模式从优化养殖系统的结构入手,把虾鱼混养、虾贝混养、虾藻混养进行技术组合,变单种养殖为多种综合养殖,把利用生态环境与饲料资源上的互补作用的经济水生生物以合理的比例养殖于同一封闭区内,在养殖过程中除虾池投饵外,其他养殖区不再投饵。投入的虾饲料在多级养殖池中通过不同的营养级和生态位上各种养殖生物的多层次利用可以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优化的有益微生物群落、微藻群落定向培养,对水质进行生态调控、进一步净化水质,每个养殖区既是生产区又是生物净化区,具有生产产品和净化水质的双重功能。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怎样克服盛夏高温给对虾养殖带来的不利影响
- 2.南美白对虾一年双茬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 3.南美白对虾12种病害防治有法
- 4.日本对虾仔虾"红线病"及其防治
- 5.南美白对虾蜕壳综合症治疗措施
- 6.对虾与毛蚶池塘混养技术
- 7.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二)
- 8.冬季大棚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 9.刀额新对虾淡化养殖技术要点
- 10.白对虾苗二次淡化要点
- 11.对虾痉挛病(又叫肌肉痉挛综台症或抽筋虾)的防治
- 12.黄河下游盐碱地池塘大面积养殖南美白对虾高产技术
- 13.改良底质在对虾养殖中的意义和实际操作方法
- 14.不用药也能养出生猛对虾
- 15.预防南美白对虾大面积发病的措施
- 16.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技术总结
- 17.对虾肌肉坏死病的防治
- 18.南美白对虾桃拉综合症病毒病防治
- 19.南美白对虾白斑综合症暴发与克氏原螯虾的关系
- 20.对虾养殖水系统及养殖程序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小龙虾蹦出致富路
- 2.冯莉:海养虾致富一方
- 3.cctv致富经:洪水带来的意
- 4.cctv致富经:龙虾池塘里的
- 5.cctv致富经:低洼地里的意
- 6.邓荣志:杰出大学生养虾养
- 7.小龙虾成为致富宝
- 8.cctv致富经:意外的手段赚
- 9.慈溪庵东养虾女能手滩涂创
- 10.一只小龙虾拍出八万多元
- 11.卢殿荣致富路上红红火火
- 12.徐老汉创业成功 带动乡亲
- 13.老汉卖粪肥一年赚10万
- 14.对虾越冬养殖富了中山虾农
- 15.孙老汉养蚂蚱
- 16.易增从:53岁岁老汉酿酒养
- 17.养鸡老汉巧赚鸡粪钱
- 18.养虾女能手——谭朝英
- 19.“虾兵蟹将”闯出致富路
- 20.土地流转造就出的一个“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