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混养海蜇的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时间:2009-06-30 20:21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随着海蜇野生资源的逐年衰退,海蜇人工养殖目前由南至北在沿海各地展开,尤其近2年的北苗(螅状体)南育(蝶状体)取得可喜成果,稳定了养殖生产,但是海蜇人工养殖技术仍然不稳定、不成熟,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为了深入探讨海蜇养殖技术,2004年我们对营口市部分虾池
随着海蜇野生资源的逐年衰退,海蜇人工养殖目前由南至北在沿海各地展开,尤其近2年的北苗(螅状体)南育(蝶状体)取得可喜成果,稳定了养殖生产,但是海蜇人工养殖技术仍然不稳定、不成熟,成功与失败兼而有之。为了深入探讨海蜇养殖技术,2004年我们对营口市部分虾池人工混养海蜇进行了全程跟踪,现对部分养殖户连续投放4批蜇苗却先后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养殖实例
对虾与海蜇混养池位于与辽河入海口处相通的四道沟东侧,市区民兴河下游的西北岸,养殖池水源既有河口处的潮汐水,又有由民兴河上游下来的城市污水、农田下水及汛期泄洪水。虾蜇混养面积29.2公顷,计11口池塘,池深≥1.5m,池坡较陡,腐泥底质,底泥厚达30cm~50cm,每口池塘均设有1个~3个0.6m宽且一落到底的上下水闸门,可自然纳潮≥ 1m,每期潮汛可进水10天左右。
6月初各池纳潮、窜水、涮池。6月上旬各池放养体长约1cm虾苗5000尾/亩;6月19日~8月1日先后共投入4批伞径1cm的海蜇苗,其中,前2批放养密度为7500只/公顷,后2批放养密度为4500只/公顷。各池对虾于7月中旬开始先后患有纤毛虫病、白斑病而基本绝产;放入虾池的4批海蜇苗种几乎每一批都在放养7天~10天以后陆续消失,有2口池塘中的第一批海蜇苗生长至体重500g左右时也逐渐消失。
二、蜇苗死亡的原因分析
1.水质富营养化 如前所述,由于池水水源来自市区民兴河下水和辽河口处的潮汐水,因此,氨态氮尤其是亚硝酸态氮含量高,这是导致池水富营养化的外因。池塘老化,底泥肥厚,又经冬季的干塘矿化,在6月份较高水温(20℃以上)和较低水位(0.5m~1.0m左右)的条件下,营养盐类不断溶入水中,使水质肥沃,藻类大量滋生,标志水体富营养化的骨条藻也在部分池塘出现,导致水中二氧化碳消耗大于补充,pH高,这是引起池塘水质富营养化的内因。同时,这种老化的池塘也为养殖后期发生对虾病害埋下了隐患。
2.高pH的侵害 总体上看,我们认为4批蜇苗死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池水高pH的侵害。其一,池塘缓冲力低,pH居高不下。当地沿海属于盐碱地,水质呈微碱性,2004年春由于养殖户直到6月份才纳潮注水(以往多在4月末至5月初),对于冬季干池返上的盐碱未能进行充分的浸泡和冲涮,致使池水盐度高达32‰35‰,有的池塘虽然透明度较高(70cm)甚至见底,但pH却在≥9.0~9.2的超标状态下,且昼夜居高不下,表现出碳平衡系统始终朝升高pH的方向移动,池塘缓冲力低。在第一批蜇苗投放之前,我们与养殖户曾共同利用这种高pH水体先后做了室内烧杯与室外池塘设置网箱的蜇苗投放模拟试验,结果一直表现出蜇苗伞径舒张缓慢、间歇、不起伏并下沉卧底、活力明显减弱的状态。尤其是设置网箱的池塘,pH昼夜处于9.0~9.3区间,有的池塘蜇苗仅几个小时后即呈麻木状态,不足24小时便死亡。为此,我们初步认为第一批蜇苗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池水盐碱度高,缓冲力差,pH超标且居高不下。其二,pH每日变幅大,水质不稳定。纳潮水pH(7.7~8.0)比池水pH(8.3~9.0)低得多,养殖户不得不采取大排大灌的方式调低池水pH,虽然1天~2天内池水pH得以暂降,但营养盐类的里应(底泥溶入)外合(潮水输入)及新水刺缴,又加速了藻类的大量繁殖,使池水水色很快变浓,透明度降低,pH回升,这种由大量注水导致藻类迅速繁殖而引起pH激烈变化的日变幅可达0.1~0.7,水质极不稳定,养殖生物常处于应激状态而影响其体质和成活率,也增加了感染病害的机率。我们认为这也是第二批、第三批蜇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三,蜇苗投放前后pH落差大。几次购进蜇苗时育苗室的pH基本与纳潮水相近,为7.6~8.0,而每一次蜇苗投放池塘的池水pH都在8.5~8.9左右,落差约为0.5~1.0,这一环节存在于每一批次中,极大地影响了蜇苗的成活率。
3.池水淡化,盐度落差大 8月1日投放第四批蜇苗时,水源水质不仅营养盐类含量高,其盐度也较低,尤其是汛期河道上游不定时排放淡水,是造成池水淡化的主要原因。第四批蜇苗不仅继续承受池水高pH(8.6~9.4)的危害,又承受池水淡化,池水盐度骤降。第四批蜇苗育苗室的盐度为23‰,而部分池塘由于调整pH而注入突然淡化的水,使盐度降至20‰以下,有的池塘甚至降至11‰左右,造成蜇苗投放时盐度落差约10‰。蜇苗投放时这种低盐度、高pH的双重因素导致第四批蜇苗不足l周即陆续死亡。
三、提高对虾与海蜇混养成功率的对策
笔者根据近2年的跟踪调研,尤其是2005年对多次投放蜇苗死亡原因的分析,针对本地区虾池条件和水质特点,提出如下主要应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清淤使底泥厚不超过15cm~20cm,以控制养殖期间水质的富营养化。
2.4月中下旬开始纳潮进水,泡池,反复冲涮过高的盐碱。
3.5月中旬开始清塘除野(虾、鱼、蟹),水体稳定后消毒,虾苗、蜇苗投放前需肥水。
4.关于投放虾苗、蜇苗,可在5月底左右投放体长1cm的中国对虾5000尾/亩,6月初水温稳定在约19℃时投放蜇苗,规格以伞径≥ 3cm为佳(规格小则可进行水泥池、池塘内设置网箱等形式的中间培育)。实践证明,投放大规格蜇苗是提高海蜇养殖成活率和苗种利用率的重要措施,蜇苗放养密度为150只/亩~200只/亩。
5.控制池水高pH的发生。在每次纳潮前,首先是监测水质的pH、营养盐类,严防纳入超标或受到污染的水而引起池水pH的波动。严禁大排大灌式的进排水方式,避免打破池塘相对稳定的水质;其次是利用生物技术(微生态制剂、浮游生物等)来平衡池水pH"收"与"支",控制池水高pH的发生。
6.关于水质管理,应在蜇苗下塘7日~10日内保持水质稳定,勿大排大灌,以防水温和水质的过度变化而引起海蜇死亡和对虾的应激反应,或埋下诱发病害的隐患。养殖海蜇中,进排水不仅是调节水质,同时也是为海蜇提供充足饵料生物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海蜇下塘7日~10日后,在确保水质正常的条件下每隔1日~2日应换水10cm~15cm,以满足海蜇生长索饵的需要。
7.虾蜇混养期间,严禁使用硫酸铜等杀藻、杀虫药物。
一、养殖实例
对虾与海蜇混养池位于与辽河入海口处相通的四道沟东侧,市区民兴河下游的西北岸,养殖池水源既有河口处的潮汐水,又有由民兴河上游下来的城市污水、农田下水及汛期泄洪水。虾蜇混养面积29.2公顷,计11口池塘,池深≥1.5m,池坡较陡,腐泥底质,底泥厚达30cm~50cm,每口池塘均设有1个~3个0.6m宽且一落到底的上下水闸门,可自然纳潮≥ 1m,每期潮汛可进水10天左右。
6月初各池纳潮、窜水、涮池。6月上旬各池放养体长约1cm虾苗5000尾/亩;6月19日~8月1日先后共投入4批伞径1cm的海蜇苗,其中,前2批放养密度为7500只/公顷,后2批放养密度为4500只/公顷。各池对虾于7月中旬开始先后患有纤毛虫病、白斑病而基本绝产;放入虾池的4批海蜇苗种几乎每一批都在放养7天~10天以后陆续消失,有2口池塘中的第一批海蜇苗生长至体重500g左右时也逐渐消失。
二、蜇苗死亡的原因分析
1.水质富营养化 如前所述,由于池水水源来自市区民兴河下水和辽河口处的潮汐水,因此,氨态氮尤其是亚硝酸态氮含量高,这是导致池水富营养化的外因。池塘老化,底泥肥厚,又经冬季的干塘矿化,在6月份较高水温(20℃以上)和较低水位(0.5m~1.0m左右)的条件下,营养盐类不断溶入水中,使水质肥沃,藻类大量滋生,标志水体富营养化的骨条藻也在部分池塘出现,导致水中二氧化碳消耗大于补充,pH高,这是引起池塘水质富营养化的内因。同时,这种老化的池塘也为养殖后期发生对虾病害埋下了隐患。
2.高pH的侵害 总体上看,我们认为4批蜇苗死亡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池水高pH的侵害。其一,池塘缓冲力低,pH居高不下。当地沿海属于盐碱地,水质呈微碱性,2004年春由于养殖户直到6月份才纳潮注水(以往多在4月末至5月初),对于冬季干池返上的盐碱未能进行充分的浸泡和冲涮,致使池水盐度高达32‰35‰,有的池塘虽然透明度较高(70cm)甚至见底,但pH却在≥9.0~9.2的超标状态下,且昼夜居高不下,表现出碳平衡系统始终朝升高pH的方向移动,池塘缓冲力低。在第一批蜇苗投放之前,我们与养殖户曾共同利用这种高pH水体先后做了室内烧杯与室外池塘设置网箱的蜇苗投放模拟试验,结果一直表现出蜇苗伞径舒张缓慢、间歇、不起伏并下沉卧底、活力明显减弱的状态。尤其是设置网箱的池塘,pH昼夜处于9.0~9.3区间,有的池塘蜇苗仅几个小时后即呈麻木状态,不足24小时便死亡。为此,我们初步认为第一批蜇苗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池水盐碱度高,缓冲力差,pH超标且居高不下。其二,pH每日变幅大,水质不稳定。纳潮水pH(7.7~8.0)比池水pH(8.3~9.0)低得多,养殖户不得不采取大排大灌的方式调低池水pH,虽然1天~2天内池水pH得以暂降,但营养盐类的里应(底泥溶入)外合(潮水输入)及新水刺缴,又加速了藻类的大量繁殖,使池水水色很快变浓,透明度降低,pH回升,这种由大量注水导致藻类迅速繁殖而引起pH激烈变化的日变幅可达0.1~0.7,水质极不稳定,养殖生物常处于应激状态而影响其体质和成活率,也增加了感染病害的机率。我们认为这也是第二批、第三批蜇苗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三,蜇苗投放前后pH落差大。几次购进蜇苗时育苗室的pH基本与纳潮水相近,为7.6~8.0,而每一次蜇苗投放池塘的池水pH都在8.5~8.9左右,落差约为0.5~1.0,这一环节存在于每一批次中,极大地影响了蜇苗的成活率。
3.池水淡化,盐度落差大 8月1日投放第四批蜇苗时,水源水质不仅营养盐类含量高,其盐度也较低,尤其是汛期河道上游不定时排放淡水,是造成池水淡化的主要原因。第四批蜇苗不仅继续承受池水高pH(8.6~9.4)的危害,又承受池水淡化,池水盐度骤降。第四批蜇苗育苗室的盐度为23‰,而部分池塘由于调整pH而注入突然淡化的水,使盐度降至20‰以下,有的池塘甚至降至11‰左右,造成蜇苗投放时盐度落差约10‰。蜇苗投放时这种低盐度、高pH的双重因素导致第四批蜇苗不足l周即陆续死亡。
三、提高对虾与海蜇混养成功率的对策
笔者根据近2年的跟踪调研,尤其是2005年对多次投放蜇苗死亡原因的分析,针对本地区虾池条件和水质特点,提出如下主要应对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1.清淤使底泥厚不超过15cm~20cm,以控制养殖期间水质的富营养化。
2.4月中下旬开始纳潮进水,泡池,反复冲涮过高的盐碱。
3.5月中旬开始清塘除野(虾、鱼、蟹),水体稳定后消毒,虾苗、蜇苗投放前需肥水。
4.关于投放虾苗、蜇苗,可在5月底左右投放体长1cm的中国对虾5000尾/亩,6月初水温稳定在约19℃时投放蜇苗,规格以伞径≥ 3cm为佳(规格小则可进行水泥池、池塘内设置网箱等形式的中间培育)。实践证明,投放大规格蜇苗是提高海蜇养殖成活率和苗种利用率的重要措施,蜇苗放养密度为150只/亩~200只/亩。
5.控制池水高pH的发生。在每次纳潮前,首先是监测水质的pH、营养盐类,严防纳入超标或受到污染的水而引起池水pH的波动。严禁大排大灌式的进排水方式,避免打破池塘相对稳定的水质;其次是利用生物技术(微生态制剂、浮游生物等)来平衡池水pH"收"与"支",控制池水高pH的发生。
6.关于水质管理,应在蜇苗下塘7日~10日内保持水质稳定,勿大排大灌,以防水温和水质的过度变化而引起海蜇死亡和对虾的应激反应,或埋下诱发病害的隐患。养殖海蜇中,进排水不仅是调节水质,同时也是为海蜇提供充足饵料生物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海蜇下塘7日~10日后,在确保水质正常的条件下每隔1日~2日应换水10cm~15cm,以满足海蜇生长索饵的需要。
7.虾蜇混养期间,严禁使用硫酸铜等杀藻、杀虫药物。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刺参虾池生态养殖技术
- 2.虾池混养文蛤技术简介
- 3.虾池套养文蛤出现漂蛤原因及对策
- 4.虾池塘底青苔的处理
- 5.养虾池排放水及养殖污物的处理
- 6.蟹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试验
- 7.低产老化虾池的处理及养殖技术
- 8.虾池青苔及时清除避危害
- 9.河蟹、克氏螯虾池塘生态混养
- 10.早晨虾池投药危害大
- 11.虾池养殖石鲽的技术要点
- 12.改造老化虾池有新招
- 13.虾池混养半滑舌鳎技术
- 14.利用虾池精养海蜇高产技术
- 15.虾池水质恶化的有效处理方法
- 16.改善虾池水环境技术
- 17.半咸水南美白对虾池塘网箱套养漠斑牙鲆技术
- 18.提高老化虾池产量措施
- 19.清晨虾池投药危害大
- 20.虾池混养海蜇的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冯莉:海养虾致富一方
- 2.cctv致富经:洪水带来的意
- 3.cctv致富经:龙虾池塘里的
- 4.cctv致富经:低洼地里的意
- 5.邓荣志:杰出大学生养虾养
- 6.小龙虾成为致富宝
- 7.cctv致富经:意外的手段赚
- 8.慈溪庵东养虾女能手滩涂创
- 9.一只小龙虾拍出八万多元
- 10.卢殿荣致富路上红红火火
- 11.徐老汉创业成功 带动乡亲
- 12.老汉卖粪肥一年赚10万
- 13.对虾越冬养殖富了中山虾农
- 14.孙老汉养蚂蚱
- 15.易增从:53岁岁老汉酿酒养
- 16.养鸡老汉巧赚鸡粪钱
- 17.养虾女能手——谭朝英
- 18.“虾兵蟹将”闯出致富路
- 19.土地流转造就出的一个“青
- 20.李倩倩:女大学生养龙虾为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