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土豆

定西土豆甲天下

时间:2009-09-23 17:19  来源: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在种薯脱毒、良种扩繁、产量品质、外销规模、贮藏保鲜、加工转化以及市场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

 

定西已形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陇薯、渭薯、武薯、甘农薯、青海薯等五大优良品种系列。

热烈祝贺2009’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隆重召开

时间:9月26日—27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甘肃省人民政府

定西土豆甲天下

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0330平方公里,辖安定区和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漳县、岷县一区六县、1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常住人口293.51 万人。陇海铁路、宝兰铁路二线,正在建设的兰渝铁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宝兰客运专线途经定西;兰州到定西的高速公路已经通车,平凉到定西、天水到定西的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国道312、310、212、316穿境而过,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也是甘肃省会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

定西地处青藏高原下延区与黄土高原抬伸区交汇地带,复杂的地质地理和地形地貌决定了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为马铃薯不同品种的区域化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定西年降水量平均在350—500毫米,昼夜温差大,降水和气温规律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为马铃薯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特定的自然气候和立地条件,定西所产马铃薯个大、质优、色白形圆、薯皮光滑、口感醇香、干物质含量高、耐运耐藏,是各种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生产的上好原料和鲜食外销的优质产品。据抽样检验结果:定西马铃薯块茎中干物质含量为24.1—30.7%、淀粉含量18.97%—24.25%、蛋白质含量为1.18% —2.44%、糖类1.5%左右、矿物盐类1.1%左右。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马铃薯既是适宜定西种植的首选作物之一,同时又是顺应市场、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作物。

近年来,定西市以打造“中国薯都”为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的总体思路,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强市富民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在种薯脱毒、良种扩繁、产量品质、外销规模、贮藏保鲜、加工转化以及市场品牌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中国薯都”产业优势初步形成。主要体现在:

定西市委副书记、定西市市长许尔锋(右一)深入马铃薯种植基地调研。

从产业规模来看,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处于全国地级市州领先水平。定西市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 的思路,近年来通过政府推动、科技驱动、企业带动,不断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订单化生产的格局。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实现了由零星分布、分散种植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产业带的转变。2008年有4个县区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安定区达到了103万亩,成为中国马铃薯种植第一县。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去年达350万亩以上,产量530万吨。面积居全国地级市州第二、产量居首。全市实际生产脱毒苗5050万株、原原种8100万粒。扩繁原种7200亩、14400吨。全市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使产品逐步由初级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目前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已有20家,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设计生产能力达35万吨。年生产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10万多吨,生产粗淀粉、粉皮、粉条等产品15万吨,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种薯生产和精淀粉加工基地。

从产业效益来看,马铃薯已成为农民增收和新兴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全市经济总量大为扩充。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 17.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安定区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达到1659元,成为全国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比例最高的县(区)。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工产品已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

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有力地推动了地方工业发展和财政增收、农民增收。同时,马铃薯产业不仅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而且带动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由鲜薯收购、贩运、加工等带动的餐饮、住宿、仓储、水电、包装等行业蓬勃兴起,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从事分拣、装卸、贩运人员达数万人。马铃薯产业已真正成为贯通一二三产、辐射千家万户、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引领县域经济的战略性主导产业。

定西市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暨经贸洽谈会,极大地提高了马铃薯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产业体系来看,马铃薯已形成了全市最为完整的产业链。良种、加工、贮藏、运销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生产体系趋于完善。建立脱毒种薯及优质良种扩繁基地50.8万亩,其中一级种基地5.8万亩,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市高淀粉型陇薯3号、5号和优质菜用薯新大坪、大白花、陇薯6号等优质品种的布局面积已占到80%以上。已形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陇薯、渭薯、武薯、甘农薯、青海薯等五大优良品种系列。全市龙头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加工能力增强。各县区建成贮藏窖93.33万眼,贮藏能力达到300万吨。建成临洮康家崖、陇西文峰、安定马铃薯综合交易中心、安定巉口、渭源会川、岷县梅川等6个较大规模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和50多个中型马铃薯交易市场,年外销量在150万吨以上,初步形成了以六大专业市场为主体,中、小型市场和相关农贸市场为补充,以各类营销组织为依托,以农村收购网点为基础的马铃薯交易批发和购销服务网络。全市通过运用“品牌+专列+团队精神”的营销手段,实施“稳定占领低端市场、巩固提高高端市场、积极开拓超级市场,逐步挺进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从产业品牌来看,“定西马铃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薯都”的品牌已经唱响叫亮。全市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10个;“渭源马铃薯良种 ”、“安定区专用型马铃薯及其加工制品”、“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及其制品”等3个马铃薯产品已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记注册,临洮“腾胜”牌、安定“鲁家沟 ”牌、陇西“清吉”牌马铃薯、通渭粉丝和安定超兴精淀粉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证书,安定“大江”牌马铃薯获得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渭源、陇西、临洮、安定四县区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安定、渭源分别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马铃薯已不单单是调整结构、增加收入的一个特色优势产业,更浓缩了定西人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都对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去年两会期间温总理作出了“小土豆大产业”的重要指示,今年又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对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寄予殷切期望。可以说,是定西这块热土孕育了丰富的“马铃薯精神”,马铃薯又成为定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今后一个时期,定西市将围绕打造“中国薯都”,立足于把定西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马铃薯精深加工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脱毒种薯供应基地和价格形成中心的目标,以“建大基地、兴大龙头、树大品牌”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环境友好、加工企业和原料基地相互配套的精深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脱毒种薯供应体系,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具体目标是“两个全国最大”和“三个区域最大”。

定西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新技术。图为安定区农民种植地膜马铃薯。

两个全国最大:一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全市形成年生产脱毒苗6500万株、微型薯(原原种)1亿粒的能力,原种扩繁基地达到1 万亩以上,优质良种和脱毒种薯一、二级原种生产基地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和优质良种生产供应基地。二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精淀粉及其制品生产基地。全市力争组建2-3个淀粉加工集团,精淀粉实际生产量达到15万吨以上,产品品质提高到国标优级水准,30%的产品达到国际标准;其中变性淀粉产品占到50%以上,成为国内最大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和变性淀粉研发、生产基地。

三个区域最大:一是西部最大的马铃薯科研育种基地。依托定西市旱农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会川育种基地,整合科研力量,积极对接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加快选育适宜旱作生态条件的各类专用型马铃薯优质新品种,将定西建成西部最大、国内重要的旱作区马铃薯优质专用品种选育基地。二是北方旱作区规模最大的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带。通过综合组装技术应用,单产水平由现在的平均750—1000公斤,提高到1500公斤以上;其中高海拔二阴区平均达到2000公斤以上,高寒阴湿区平均在2500公斤以上,成为国内北方旱作区规模最大的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带。三是西部最大的马铃薯现代物流仓储基地和价格形成控制与发布中心。力争将六大市场建成集交易批发、贮藏保鲜、精选包装、信息发布、企业主导于一体的全国一流、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市场。同时,加大改造、建设仓储体系,提高仓储质量。全市六大专业市场的年吞吐量提高到150万吨以上,各个层次的仓储能力稳定在300万吨以上,使定西成为西部最大的马铃薯现代物流仓储基地和马铃薯及其主导加工产品价格形成控制与发布中心。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