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首页

今冬明春肉兔照样火

发布于:2006-11-28 02:18  来源:山东畜牧网,齐鲁牧业报

  自2004年下半年欧盟对我国开关以来,肉兔业走出徘徊多年的市场低谷,出现长期持续红火局面,养兔效益连续两年稳居六畜之首。我国今冬明春肉兔业市场发展前景如何呢?
  供不应求
  由于2004年以前我国肉兔产量骤减,近两年养殖户又留养母兔,商品兔产量增幅有限。目前,肉兔总产量中只有50%左右用来杀兔取肉。去年,我国人均年消费兔肉380克,仅占发达国家的4%左右,即使按这样的消费量一年翻一番,要赶上意大利目前人均兔肉消费量,也需要16年。2006年我国出口兔肉比上年有所增加,均价2.26美元(约18元人民币)/公斤,兔肉出口部分只占兔肉产量的5%左右。由于养兔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对兔肉的需求主要依靠从我国进口,不断增长的国内消费和国际市场需求,加剧了供求矛盾。
  紧跟龙头
  由于欧盟对我国兔肉开关后竖起了绿色门槛,我国肉兔业逐渐游离为两大板块,一块是有加工能力、产品市场价位高、国内外市场稳定的大中型企业,养殖量约占国内兔产量的30%左右。另一大块是零星分散、品种差、效益低的城镇和乡村养殖户。产品质量低,没有稳定和可靠的销路,仅靠走村串户的商贩上门收购或靠农村集贸市场出售,行情全靠收购商贩一手掌控,养殖效益极低,养殖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0%。
  这些零星分散的各地养殖户走出低效益市场的出路是拒绝小贩,加盟龙头企业,提高种兔质量,依靠龙头企业饲养订单兔,获得高效益。
  东兔西养
  西部广阔的场地和丰富的饲草资源使养兔环境得天独厚,一些龙头企业为把企业做大做强,开始抢抓西部开发机遇,派出市场和技术人员跨省、跨区搜集兔业信息,串村上门签订合同,以较高价格收购商品兔,并向他们推广良种兔和新技术,把各地零星分散的养殖户改造成为龙头企业商品兔养殖基地。这样,既为西部进行了种兔升级换代,又整合了肉兔资源,为养殖户提供了发展机遇。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