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兔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兔弓形虫病

时间:2009-07-12 10:40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本病是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原虫
  本病是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原虫病。 

  1.病原 本病病原体为龚地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据发育阶段的不同分为5型(滋养体、包囊、配子体和卵囊),各型的形态均不同。滋养体和包囊两型出现在中间宿主,如人、猪、牛、羊、鸡、兔等动物体内,裂子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末宿主――猫的体内。 

  2.生活史 猫吞食含有弓形虫之包囊形虫体的动物组织或发育成熟的卵囊而感染。弓形虫的包囊在猫体内经一定阶段的发育繁殖,转化为配子体,生成大小配子,最后产生卵囊,随猫粪便排出体外,兔和人等中间宿主摄食了被卵囊污染食物、饲草、饮水等发生感染。弓形虫的滋养体可以通过口、眼、鼻咽、呼吸道黏膜、皮肤等途径侵入,在动物体内以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如果虫的毒力很强或动物体质弱,此时可造成疾病的急性发作;反之,则弓形虫包囊的繁殖受阻,疾病发作缓慢,或成为无症状感染,存留虫体的宿主。 兔的感染率很高,但多呈隐性感染。弓形虫病的流行没有严格季节性,但以冬季和早春发病率最高。据调查,7~12月份排出卵囊较多。卵囊的抵抗力很强,在一般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可以存活100天,这是重要传染源。 

  3.临床症状 (1)急性型:病兔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消失,精神沉郁,嗜眠,鼻眼流浆液脓性分泌物;几天内出现全身或局部运动失调及后躯麻痹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发病2~8天死亡。 (2)慢性型:厌食,逐渐消瘦、贫血,后躯麻痹并异致死亡,但大多数可耐过。 

  4.解剖病理改变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脾脏、肺脏和心脏可见明显的广泛性坏死,肝有弥漫性粟粒状大小坏死灶;肺脏显著水肿,并有粟状坏死灶。腹腔和胸腔有大量黄色渗出液。慢性型主要以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胀和坏死为特征。肝脏、脾脏和肺脏有白色坏死硬结节,并可找到弓形虫,脑部海马角和中脑有脑炎和肉芽肿。脾脏肉芽状肿胀。 

  5.诊断 采用病变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以及病兔腹腔渗出物涂片检查,检查到病原体可确诊。 

  6.防治 (1)预防:兔场内禁止养猫,防止兔饲料、饮水、饲草受到猫排泄物污染,限制肉食动物接近兔舍,大力开始灭鼠活动。对发病率高的兔场可用磺胺类药物对可疑病兔进行预防性治疗,一般3~5天为一疗程,停药几天后再预防治疗1次。 (2)治疗:磺胺六甲氧嘧啶按每千克体重0.07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5日;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体重0.2克内服,每日1次连用3~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