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沧桑巨变的中国思索
作者:王超
一家农户的改变
“刚刚建国时,生活十分艰苦,吃的是掺杂了一半野菜的高粱面窝头。玉米面则是一种奢望。”河北省深州市张丘村的马素珍老人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说。那一年,中国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13亿吨,人均仅为209公斤。
也正是那一年,马奶奶生下了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母凭子贵,马奶奶在月子里第一次尝到了白面馒头的味道。“白面是婆婆攒了两年攒出来的,一共蒸了8个馒头。为了防止小侄子们偷吃,婆婆把这几个馒头当成宝贝一样藏得严严实实。只有在做饭的时候才偷偷拿出一个给我吃。”马奶奶说。
好日子仅仅过了半个月,还在月子里的马奶奶就带着几个侄子到地边挖野菜。“没办法,人多野菜少,去晚了就挖不到了。”马奶奶无奈地说。
两年之后,除新疆、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其他地方都完成了土改,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目标。马奶奶一家也分到了近8亩的土地。由于缺少生产工具,即使马奶奶一家头顶星星而出、身披月光而归,也不能把这8亩地种完。“我们那时没有牲口,犁地只能靠人拉。每天都累个半死。头沾到枕头就不想起来。”而一些更为贫穷的人家甚至起了将刚分到的地再次卖掉的打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种各样的农业生产合作开始出现,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农民生产、劳动、分配的集中化程度不断提高。张丘村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村公社把原本地主家的牛马骡子和锄头等生产工具,都集中到公社大院,由公社统一支配。
“尽管这样的生产方式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但是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农民积极性受到了挫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经所农业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宁辉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再加上3年自然灾害,马奶奶一家的生活并没有太大的改观。“有一年,我们家仅仅收获了几十斤麦秆。理由是,公社留够第二年的种子之后,粮食已经没有剩余了。”
1979年,可以说是张丘村迎来转折的一年。在这一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被推广到这个小村子。这一年,马奶奶一家承包了10亩耕地,并靠十几年攒下的积蓄,购买了一头牛、一头驴和部分生产工具。
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惊人的变化。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一举突破8000亿斤,中国的粮食首次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马奶奶家的日子也好过了很多。“我的小孙子刚一出生就能吃到白面馒头了。”这也成为了马奶奶和小孙子开玩笑时长久不衰的话题。
1990年,马奶奶家有了第一台拖拉机,这台不吃草料只喝柴油的家伙,逐渐将牛和驴子取代,成为了马奶奶家最主要的劳动力。随后几年,耕地机、脱粒机、播种机也开始进入农民兄弟的家庭。1996年开始,小麦联合收割机也开始频频出现在村头。
从新世纪开始,国家对“三农”政策更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前所未有。从2004年到现在,中央已经连续出台了6个一号文件,最根本的或者标志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农业税,对农民实施了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政策,这也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由此,农民生活也开始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农民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34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4140元;农村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1479万人。
从计划到富足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们,不会忘记那时候吃饭也属于计划范畴之列。
“记得那个时代我们用过粮票、布票,买粮油盐糖都要用副食本,一家子人一个月能买多少粮油食品,在副食本和粮票上都规定好了,想多买点都不行。”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附近的孟祥云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孟祥云记得当时国家的规定是,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的口粮为40斤至49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44斤。而瓜子、花生等一些零食往往是过年时才能见到一斤半斤的。
有这样一幕,孟祥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年过年,她去排队买东西,前面有个人买了半斤瓜子,袋子掉了瓜子撒了一地,当时下着很大的雪,那人便把雪和瓜子一起扫回去了。“没有办法啊,一家就这么一张票,不扫回去就没得吃了。”孟祥云感叹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农民的生产有了自主性,经济农作物开始得到了大量发展。这也直接形成了农产品市场供应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上世纪80年代末,受大棚技术、南菜北运等带动,蔬菜再也没有了时令一说。无论是三九严寒的腊月,还是酷暑难当的盛夏,菜市场里各种时令的蔬菜应有尽有,能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孟祥云也彻底摆脱了“先吃青菜后吃韭,三瓜一茄吃到秋,萝卜白菜吃半年,开春又是菠菜葱”的时代。
再过几年,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蔬菜层面,鲍鱼、海参、甲鱼、鱼翅开始出现在人们的饮食中。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等也纷纷进军国内。这个时代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都随处可见。
这时的孟祥云再也不用为做什么年夜饭而发愁了。每年春节一到,儿子就带着老母亲到大饭店享受一把。“这么多年来,没有一次饭店是重复的。每一道菜都是没有吃过的。真是太浪费了。”孟祥云一边感叹,一边把目光转向了孝顺的儿子。
但随之而来的恶果是:中国人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发病率持续攀升。到了21世纪,人们的消费观念变了,从最初的吃得饱,到后来的吃得好,现在已经开始要求吃得安全、吃得营养。膳食指南、养生之道开始成为家庭主妇的必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