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丝瓜

一根丝瓜引发的财富

时间:2009-08-20 17:50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500斤一个的大南瓜、4米长的丝瓜、长在空中的红薯。吸引游客的正是这些平日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这里却长得特别奇特的瓜果蔬菜。
        这个占地3600亩的园区,距离河北省秦皇岛市著名的北戴河海滨景区只有5分钟的路程。这里既不是名胜风景,也不是度假胜地,但这个30元一张门票的园子,每天的游客却达到了1万多人。 

        游客:453斤哎,一万元。 

        游客:是我的四倍,四倍半。 

        游客:多少斤啊?453斤竟然?比我都重。 
        
        游客:电视上放的好像没有这么大吧。 

        游客:这是真的么? 

        游客:这挣一年工资,就能买这俩。 

        游客:没见过,第一次,第一次。 

        500斤一个的大南瓜、4米长的丝瓜、长在空中的红薯。吸引游客的正是这些平日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在这里却长得特别奇特的瓜果蔬菜。 

        李集周:你像我一个丝瓜籽,大南瓜籽都卖20块钱一个粒,一个大南瓜都是5000元以上,丝瓜都是几百几百上千的,一个南瓜得顶5亩以上。 

        所有这些创意都与这位叫李集周的人有关,9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谁都不会想到,9年后,当年的荒地会变成一个年产值1.8亿元的4A级农业观光景区。在北戴河,李集周是个传奇人物,大家都觉得很普通的东西,到他那里就变成了宝贝,大家认为不可能办成的事,他却轻松办成。这个观光园真正的兴起是在2000年,但是李集周的故事还得从1983年讲起。 

        1983年,李集周组织同村的24户农民,凑起76亩地、5间土房和3辆马车,开始了原始形态的规模化种菜。 

        1999年的一天,这个叫刘贺昌的技术员发现,有一棵丝瓜秧长得跟别的不一样。正是这个发现撬开了李集周的财富大门。 

        刘贺昌部长:这一棵是普通丝瓜,你看叶子是一个扇形的,也可以叫半圆形,你看我们这个,是近乎与长椭圆形的,所以从它的叶型上来讲是不一样的。 

        无论是叶子的形状还是瓜的纹路,这棵丝瓜秧都与别的不一样,最特别的是,普通丝瓜最长也就是30厘米左右,而这棵丝瓜秧结出的丝瓜每根都有1米多长,一个新的赚钱路子在李集周心里激发。 

        李集周:当时我想,这棵丝瓜不一样,它肯定要有奇迹发生。很兴奋,我说这棵丝瓜要重点保护。 

        2000年年初,李集周向员工们宣布,他要在古城村的这片荒地上搞农业观光,让人买门票来看丝瓜。李集周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大伙的质疑。跟他一起创业的大哥李集华也觉得,丝瓜是北方最常见的庭院作物,谁会愿意花钱来这里观光? 

        大哥李集华:这个蔬菜,水果啥的,你有啥看头?抱有怀疑的态度,到现场一看古城这一片地都是杂草,瞅着这种情况下,可以说就像白手起家,这一片土地上你能搞出啥名堂来? 

        但经常外出考察的李集周却看到一个新的商机。那几年,观光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发展势头很猛,更何况每年来北戴河旅游的游客有300多万人,如果能把这些游客引来,那么,一年仅观光的利润就远远超过种特菜的效益。 

        2000年,在一片反对声中,李集周执意在特菜大棚之间150米长的路上搭起了拱棚,种上了头一年留下的特长丝瓜种子。这年8月,大家的猜疑变成了惊奇。 

        记者:您看过这么长的丝瓜没有? 

        游客:没见过,第一次。挺特别的,哈尔滨根本看不到这么长的。 

        记者:你以前见到的丝瓜多大呀? 

        游客:以前见到的丝瓜,像黄瓜似的,像黄瓜那么大。 

        大哥:把丝瓜搭成架子之后这丝瓜都垂下来,这不成了一个丝瓜林吗,所以他这种创新的意识,是谁也学不了。结果把丝瓜一种完之后,一炮打响。 

        李集周:刚开始游客丝瓜长廊不行,稀奇,抠,拿来抠,给你挖个眼,用手抠,里头什么东西,抠开,打开看看,十个丝瓜有九个都有眼,都烂了。 

        大家都很新奇,平日里很常见的丝瓜,李集周是怎样变着法儿让它们长长的,而更大的惊喜还在后边,由于观光园到北戴河海滨景区只有5分钟路程,来旅游的游客很快就知道了。2000年,观光园仅凭这150米的丝瓜长廊,就多收入了50万元的门票。 

        2003年,丝瓜长廊的丝瓜最长的达到了2.8米,李集周再次做出一个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举动,如果这件事办成了,门票的收入肯定会成倍往上翻。 

        刘贺昌部长:查了6国外文资料以后,没有2.8米的丝瓜,所以我们就是可以断定它在世界上来讲我们是最好的,最长的,所以老总非常果断,说我们要申报吉尼斯。 

        李集周知道,自己种的丝瓜再怎么长,也还是一根普通的丝瓜,如果能给它一个权威的认证,那么这根丝瓜就身价不菲了,李集周想到了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李集周:我说多少钱也报,这咱们有品牌了,有认证的最高的这个给咱们认证了吉尼斯记录了,这个就是不是说咱们说最长了,而是世界上确实是最长的。 

        李集周一边派人赶往辽宁沈阳,向吉尼斯世界记录办事处申报,一边向新闻媒体透露消息,通过媒体把自己的亮点打了出去。 

        李集周:它知名度高了,一说吉尼斯记录,全世界最长的丝瓜是在北戴河集发观光园生长出来的。 

        刘贺昌部长:丝瓜长廊所给我们观光园门票不说增加了50%,起码增加了30%,成为一个新的亮点。 

        看到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后效果不错,李集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丝瓜长到3.3米、2006年4.05米、2008年4.55米,李集周一次又一次打破自已创造的世界记录,也利用这个亮点把一拨拨的游客吸引过来。 

        李集周:24厘米,一天长这么长,一天长那么多?一天长这么长,24厘米。 

        游客:那你要到地怎么办?倒着长,倒着长。 

        太厉害了。 

        这丝瓜太大了,你看这形状。 

        这丝瓜卖吗?这丝瓜卖不卖呀?这让我们扛回去一个吧,哈尔滨好不容易来一趟。 

        2004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李集周在经营观光园的同时,多了一笔不错的收入。这年7月的一天,李集周发现长廊的丝瓜好像变少了,就在他感到奇怪时,发现一位员工正在把丝瓜卖给游客。 

        李集周:我一看我说不行呀,这有扛着丝瓜走的,我说怎么卖丝瓜呀,他说给100、200元钱还不卖呀?我说不能卖呀。 

        李集周当场就给长丝瓜定了个天价——3000元一根,所有人都懵了,都觉得李集周的心太黑了,可他的一番话却让大伙恍然大悟。 

        李集周:卖完了看啥呀?不想卖游客非要买,非买不行呀,非买我跟你说要3000元钱一条,3000元钱一条我说买就买吧,这一下不是要3000元钱一条,就是限制他买,婉言谢绝。 

        本想说个天文数字,让游客们知难而退,没想到3000元一根丝瓜的高价反而更激起了游客们的购买兴致,买不起丝瓜的就想办法买种子。 

        游客:刚才看见的那么大的南瓜那个。挑三个这个,这个也是20块钱一粒?对,都是这样的。 

        刘贺昌部长:我们去年的时候,就是截止到今年春天,我发放出的种子,按照一亩地1300粒计算,大体我们出去的种子是3500亩。 

        尽管每粒种子卖20元的高价,但游客们还是争相购买,而对于那些应用于生产的人,李集周只按每粒1-8元的低价卖给他们。2008年,李集周仅卖种子的收入就达2200多万元。 

        受到丝瓜长廊成功的启发,李集周开始瞄上了家乡常有的蔬菜品种,想着法儿把它们变成特殊的景点。原本长在地里的红薯,李集周把它挂到了架子上,让蔬菜长在餐厅的墙壁上,在南瓜上画彩画……一个个新的景点不断地吸引游客的眼球,李集周发现,每有一次变化,观光园都会有不少回头客。 

        游客:今年就已经来了大概有十来次了。 

        记者:来十来次你不烦啊?不烦啊? 

        游客:它一直在加景点,一直在加。 

        每年冬季,是北方的旅游淡季,观光园里也是格外萧条,怎样在这个季节也能创收呢?2004年,李集周打起了反季节果树的主意,他打算把本地所有的果树品种都种在一个棚子里,让它们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开花结果。2005年一开春,他兴奋地请来了十多个专家,但是,专家说的话让他一下子火冒三丈。 

        李集周:我找你来,是帮我想想办法怎么能行。结果来了都说不行,一百个不行,都说不行。我挺生气,我说什么不行不行,有什么不行的? 

        李静秋:总经理你批评怎么说都行,我们可以接受。但是你说都是请来的专家,这样说好像有点不太礼貌。 
                        
        正在李集周为这事恼火伤神时,他一向尊敬的大哥这时候也站出来反对他,这个举动无疑火上浇油,兄弟俩的矛盾一触即发。 

        李集周打算把本地所有的果树品种都种在一个棚子里,让它们在冬天开花结果。但专家们认为,把一种果树放进大棚里进行反季节栽培,是可以做到的,但如果把北方所有的水果集中放进一个大棚里,每一种水果的习性不一样,所需水肥光照、温度、湿度也不同,要想让它们在冬天一块开花结果,就有点不现实了。 

        李集华:我们相信这个专家,专家一说那你还不信吗,但是人家总经理不信呀,总经理说别看这个专家说有时候专家说的也不是一个绝对的。 

        听了专家们的意见,一向支持弟弟的大哥李集华,这次也态度坚决地反对弟弟的创新,他觉得既然专家都认为不可能,就没有必要再把钱往水里扔,正在气头上的李集周更火了。 

        李集华:别说大哥,谁都不行,人说了这我爷爷从坟里出来都不行。 

        李集周:你反对你首先要提出来他提不出来呀,他提出来只是泛泛的按常规说,北方没有呀,别人没有呀,我们不行呀,只是这个,那不中,没有说服力。 

        李集周是个倔脾气,只要他认准了的事,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当哥哥李集华以专家的意见为由反复劝说时,李集周的火爆脾气一下暴发了。 

        我就开除你,他说你开除不了我,我是股东呀,我是股东你开除我,我就开除你。 

        那工夫就好象是小孩打架似的,你撵我不走你还能怎么的,那你就得散会。 

        结果到家老太太老头不中呀,我爸我妈不理我,半年,后来我说谁也不许往家说,不说这个了。 

        那段时间,兄弟俩形同陌路,李集周非常苦闷,他相信只要把大棚里的果树种活了,一切都会冰释前嫌的。为研究北方果树的反季节种植,他天天泡在大棚里,琢磨着如何根据北方树种冬季必须休眠的特点,让果树“倒时差”。 

        把帘子一撒,先睡觉,等它这个下午睡觉,让它提早三点钟起来该开始干活了,两点钟起来干活,一样的,够它休息时间就中了,就说咱们出国倒时差。 

        为了让果树把时差倒过来,李集周指导员工对果树进行强剪枝,让果树提前休眠,储存营养。 

        倒时差成功了,当年像桃,杏倒过来了,就开花了。这样第一年春节的时候,那游客一进去一看到开花结果了,那家伙外边冰天雪地下大雪,那你心里的成就感就了不得了,助长了你以后还得创新呀。 

        李集周的这次成功,不仅让观光园在冬季也有了一笔不错的收入,也让大哥李集华心服口服,主动写了份检查送到弟弟李集周那里。 

        大哥李集华:一看这个成功了,那你就理解了,你就服了,不服行?再说了,你这个集发公司这个威信,必须得树总经理的威信,你不树总经理的威信,工长经理都100多号人,听谁的你说? 

        2007年,李集周又决定做一件让大伙都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此前,国内很多人进行过尝试,但都没有成功。李集周却很有信心,他坚信只要把这件事办好了,观光园就会成为北戴河的一个重要景区。 

        李集周:因为以前我就有这个性格,是不行的都行了,别人不能办的我们都办了,不成功的我们都成功了,已经有了先例了我有信心。 

        2007 年,观光园的景点规模扩大到了3600多亩,虽然效益比起2000年来说翻了十多倍,但还是受到了城郊休闲旅游的冲击。来北戴河旅游的主要是京津唐、内蒙古、东北以及俄罗斯的游客。要想保持这些北方游客对观光园的新鲜感,就必须上一些平日里看不到东西,李集周开始谋划把海南岛的椰子树移栽到寒冷的北方来。大家刚刚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又紧张起来,但这次大哥李集华没有反对。 

        大哥:不是反对,不理解,因为不能反对,他那一说的话,这一块大家伙就是说,就不说话了,不说话了,这一块就行了,大家伙一没意见就通过了。 

        新项目很顺利地通过了,李集周一方面派人远赴海南考察引进椰子树,另一方面让员工赶建椰子专用的热带暖棚。可任务一下来,就把建暖棚的人给难住了。 

        马永柱:因为我们是北方,不了解。对南方的植物了解的很少,根本对椰子就没有了解。 

        椰树是热带喜光作物,要求年平均温度在24-25℃以上,温差小,全年无霜。关键是椰树一般都有10米多高,那要建多大的暖棚才能满足这么苛刻的条件?就算盖起那么高的暖棚,气温好调高,可是北戴河冬天地下的温度也到了零下十度左右,这地温怎么调高呢? 

        李集周:当时这个技术人员也是愁呀,我说没有啥愁的,咱家的地暖不一样吗。 

        李集周的一句话让大家顿时开了窍,马永柱找来一群水暖工,在离地面80厘米的地方铺设暖气管道。 

        马永柱:我们搞了好多试验,通过烧锅炉,搞了一个管道,然后50厘米,20厘米,80厘米深,看看烧多大的水温,地温几十厘米能达到多少温度。 

        仅两个月的时间,两个高达11米的热带暖棚就建起来了,成为当时国内最高最大的智能化热带温室。可另一路人马却没有那么顺利,在海南岛的他们处处碰壁。 

        李敬秋:专家都说,说以你们的条件,想把我们海南岛的椰子在你们那儿成活,我们都觉得不可能。而且你们还要求开花结果,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李集周:研究所所长亲自给我打电话,说李总,这不能引呀,说多少引进这个的都是劳民伤财,包括北京有条件,有钱的有的是,包括政府部门的都引过,大植物园里都不成功。 
        
        李集周就不信这个邪,椰子树需要什么样的温度给什么样的温度,要湿度给湿度,只要能够满足椰子树的生长条件,那就肯定能活,执意要把椰子树引过来。 

        2007年4月下旬,30棵总价值30万元的椰子树从海南运到了北戴河。椰子树种下去后,李集周马上制定一个重奖重罚的规矩,活一棵奖1万元,死一棵罚5000元,这让分管果树的李敬秋和马永柱压力不小。 

        李敬秋:第一颗5000,第二棵1万,那不就是1.5万了吗,第三棵再死的时候就处罚你1.5万,这样翻。 

        马永柱:那心里的压力太大了,这么大的树,十几年生的大椰子树栽到这儿来,你说要是不死得多难呀,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有了这个规定,大家自然把这30棵椰子树当宝贝一样伺候,然而不久,大家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椰子树种下之后一直长势不好,有一棵椰子树种下不久就死了。按照公司规定,李敬秋和马永柱每人被罚了5000元。 
        
        李敬秋:我们都委屈的掉泪,真的,就有的时候总经理批评我们,在会上我们都流泪。 

        马永柱:如果这30几棵椰子树要是都死了,那我就把房卖了也赔不起了,倾家荡产了要,真想辞职,立马我就想不干了。 

        专家当初的说法终于得到了印证,对于这个处罚,李敬秋和马永柱觉得很委屈,但李集周并不这么认为。 

        李敬秋:总经理说了,你需要啥环境,需要啥条件,我都可以满足,你说你啥条件都有,你能把海南岛的气侯搬来吗? 

        大哥:人家总经理就说那意思你强调别的没有用,而且我也不听你别的,那就是那句话了,不看广告看疗效,你只要你想法你把椰子种出果来,这个我就不罚了。 

        椰子树所需的湿度、温度甚至地温几乎都满足了,为什么还是长不好呢?到底跟海南岛的环境还有什么差距呢? 

        李敬秋:海南他们是接近海边长椰子,在海边生长它可能是不怕海水。 

        难道椰树离不开海水?李敬秋决定用两棵椰子树作试验,给根部浇海水,向叶面喷海水,没想到刚过了一个月,那两棵椰子树叶开始发黄,大家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马永柱:我看到那椰子树的时候,我都想给它磕头作揖,你可别死,要不又挨罚了。 

        眼看着两棵树就要不行了,李敬秋和马永柱又着急又害怕。这可是总经理李集周创新的希望,如果这两棵椰子树死了,祸可就闯大了,可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这次,李集周却没有处罚他们。 

        李敬秋:这个不是因为我们管理不善,因为我们责任心不强,因为我们不研究,不是这种情况下造成的就免于处罚了。 

        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实验,他们营造的气候、温度等环境越来越接近海南的气候环境,椰子树不但被他们种活了,还结出了果来。现在,椰子树和槟榔树、木瓜、香蕉等其他热带植物成了观光园的新亮点。 

        一年一个变化,越变越新奇,在被国家旅游总局评为4A级农业观光景区后,很多旅行社主动找上门,把观光园作为除北戴河海滨景区之外的重要景点。入园人数也年年快速增长,2008年达到了100多万人次。在完成热带果树的项目后,李集周又开始谋划一个新的景点。 

        李集周:我们想下一步搞一个茶园,一边采茶一边品茶,创造南方的茶园的气氛,氛围。我想农业观光园的潜力很大,还有没想到的,没想到的很多。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