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网首页

河南息县小工厂用废电瓶炼铅 致百亩水稻枯死

发布于:2008-09-09 15:02  来源: 大河网

    本报信阳讯 “地下水不敢饮用,庄稼也不行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可怎么办啊?”昨日,在信阳市息县圈行村徐庄村民组,村民王明朝看着田里大片死亡的水稻气愤地说,“都是那个炼铅厂害的!”

村民:百亩水稻枯死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徐庄村民组,站在公路边向远处看去,只见一大片水稻的叶子都已枯干。村民王明朝从田里采下一把稻穗给记者看,有一半都是秕子。

    “枯死的稻子有近百亩。”王明朝说,水稻之所以大面积枯死,跟村里一个炼铅厂有很大关系。“工厂排出的废气中有很多有毒物质,这些物质落到哪里,哪里就遭殃。”

    村民徐明善说,工厂排出的废水也污染了村中地下水。

工人:厂里用废电瓶炼铅

    村民所说的炼铅厂在徐庄村民组东边。昨日上午,在几名村民带领下,记者来到这家炼铅厂。

    这家炼铅厂当天没有生产。进入工厂大门,记者看到右边堆有一大堆焦炭,在一个大棚下面有一个用耐火砖垒砌的炉子。“这就是他们炼铅用的设备。”一个村民说。看厂工人任立志说,电瓶里面的物质在炉子里经烘烤后变成液体,然后从右边的水槽流到下面的大铁锅内。工人用大铁勺将液体舀到事先做好的模子里,液体冷却后就变成了成品,也就是铅块。

    “工厂每天可生产多少吨铅?”记者问。“每两小时生产一炉,每炉32块。只要有原料,我们每天24小时不停地生产。”任立志说。“肯定能赚不少钱吧?”记者又问。“赚不到啥钱,有时还赔本。”任立志说,他们提炼的铅每吨可卖1.6万元,除去工人工资、原料成本,每吨也就赚一两千元。

    不过据一名曾在该厂干过活的工人说,废电瓶炼成铅后,每吨至少可赚5000元。“正是在巨大利润的驱使下,他们才不停地生产。”

调查:废气不处理就排放

    “提炼过程中,燃烧的废气从哪里排出?”记者问任立志。“我们有烟道,专门用来排烟。”任立志指着墙边一条用砖砌成的几十米长的通道说,废气从这里排到前面一个高炉中,然后排上天空。“你们有处理废气的设施吗?”“就是这样排的,没啥处理设施。”任立志说。

    在炼铅厂的院墙东边,一排有6个小烟囱,每个烟囱下面都有一个大铁锅。“那边大炉子干不完的时候,我们就在这边同时烧炼。”任立志说,这几个炉子排出的废气不经过烟道就直接排到空中了。

    在大棚旁边,有一堆白色棉絮状物质。任立志说,这是电瓶提炼后剩下的垃圾,没来得及清走。“这里面的硫酸等有害物质经雨水淋泡后,都直接被冲到外面田地里了。”一名村民指着通往外面的一条水沟说。

    记者提出要见老板。任立志说,老板有两个,一个是罗某,一个是贾某,两人都是安徽界首人,“都出去办事了”。

环保局:已让炼铅厂停产

    昨日下午,记者与息县环保局一负责人取得联系。他说,经他们检查,这家小炼铅厂没有环保手续,他们已让该厂停产了。

    信阳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说,废旧电瓶属于危险废物,废旧电瓶的处理需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不是谁都可以收购的。根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持有环保部门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没有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及个人如果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将受到严厉处罚,产生危险后果的,还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首席记者何正权通讯员翁应峰文图)


相关新闻:
24小时新农网新闻排行:

 

 

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