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现代农业:一亩水稻,两个收成
农民在稻田里喷洒农药。
明白人带头——
一亩地省10多斤种子增产20%
【镜头一】
1月7日晚,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民兴村农民张悦正在宾馆房间里作笔记。第二天要听省农科院专家的水稻讲座,他整理了“选种与积温”等4个问题,准备向专家请教。
张悦是参加区“第二十届科普之冬”培训班的近200名农村科技示范户之一,接下来的3天,张悦和他的农民兄弟们将接受正规培训,且吃住全由主办单位——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包办。拿过日程安排表一看,授课老师都是省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等院校的研究员、教授,课程有水稻耕作、配方施肥等。
张悦说,以往区县一级的农业科技培训,面向的多是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现在政府埋单让农民直接学技术,老百姓可拥护了。前年冬,张悦参加完培训后,回秦家镇讲了17次课,最多时听众有100多人,最少的也有30多人。老张说,明白人才能干明白事,一次课哪怕听课人只有一个小的收获,那他就没白讲。“要不怎么叫‘师资培训班’呢?”
就是在这个好学上进的“土专家”的带领下,民兴村建成了5000亩水稻科技园区,成为全区水田现代化生产的一个亮点。“同样种一亩水稻,收成两个样。现在用上‘两段式’育秧新技术,一亩地只用不到2斤种子,比过去省了10多斤,却能够增产20%。”村民们说。
2006年冬季以来,北林区以实施国家“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契机,聘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省内科研院所知名专家,采取政府埋单的方式,对全区农业科技人员、农民技术骨干进行了集中轮训,人数达到1500多人。在这些“土专家”和区乡科技人员的配合之下,2006年冬天以来,全区共在村屯开展互动式培训1200余场次,培训农民近10万人次,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走上现代农业的舞台。
去年,北林区对农技推广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全区按作物品种组建了5个区域性技术推广中心站,变以往各乡镇技术推广人员“分兵把口”、“什么都管”为全区一盘棋,集中各专业优势兵力“同唱一首歌”,力争把农技推广工作做深做透。近两年来,北林区年增水田育苗大棚1万座;水稻单产增加10%,年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市场行情日益火爆。
新品种“角逐”——
一亩地省100多元开销产量提高了5%
【镜头二】
双河镇向阳村的刘凤臣种了多少年地,前年竟然有一段时间不愿下地。故事说来可乐。
前年春耕前,刘凤臣决心“吃一回螃蟹”:按绥化市优特水稻综合开发研究所推广的集成栽培技术,试种该所的某香米品种,秧苗小,要求稀植,且晚半个月插秧。
等老刘插完秧,老乡们看到他地里那秧苗又稀又小,都劝他:“赶紧耙了重栽吧,小心颗粒无收!”
这可把刘凤臣这位种田的老把式给闹心坏了,索性往自家铺上一躺,“爱咋地咋地吧!”
路遥知马力。新的品种和栽培技术经受住了考验。秋收一算账,老刘那一亩地仅种子费、人工费、灌溉费等就省下100多元,产量还提高了5%。那些原来不相信的农户反过来向他取经。
2006年双河镇斗胜村六组拿出96户1000亩土地,引入了七家科研单位的200多个品种,进行对比种植。秋收前,省区的农业专家加上每村的20个种植户组成“评议团”,用两天时间对这些品种进行“大秋鉴评”,最终确定了20多个优胜品种。这些品种在2008年将在该镇大规模推广,同时又将与其他百十个新品种再次播入示范田,展开新一年的“角逐”。
绥化市优特水稻综合开发研究所的苗永增说:“1999年以来,年年对品种进行提纯扶壮。”2006年,他们新的“寒地集成栽培技术”在双河镇近50垧地里进行了试种示范。良种良方一起推,取得了示范效应的最大化。
多年来,北林区重点建设了哈伊、绥北、秦三等重要通道标准化生产示范带以及40余个不同作物标准化示范园区,集中应用优质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搞“大田博览”,营造出技术推广上的辐射效应,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样板。前年,北林区与省农科院绥化所开展院区共建项目,重点武装了19个乡镇的26个农业科技园区,面积20万亩。
紧盯市场做大产业
“大路货肯定赚不着大钱,要开发就得是特色优质米。”78岁的苗永增搞了一辈子育种研究,他说,“寒地黑土”是绥化市的天然优势,再加上高水平的育种和栽培技术,完全能生产出高档米。“日本国内高档米的价格10倍于普通米,而我们的香米最高也只卖到5块钱,这里面有巨大的市场。”苗老认为。
在苗老的办公室,各种规格的纸盒子里摆满了装着米样的小纸袋,为了筛选优质品种,每年都得比对上千个品种。至今他的研究所已经有5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的审定,“哪个品种没十四五年都下不来!”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该区近年积极引导种养大户、科技大户、销售大户组建各类研究会、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及农村经纪人队伍,切实发挥了市场进入、信息传递、产品促销的作用。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协会组织325家,吸纳农民会员4万多人。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一个完善的现代化产销链条。目前,北林区的水稻加工有黑龙粉米、双河米业、阜康米业等龙头企业,但品牌繁多,优质未必优价的问题也困扰着这些企业。
对此,北林区农委主任余良认为,区内水稻加工企业整合品牌、经营品牌的意识也有待提高。“以前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是好酒还得会吆喝。”余主任说,一些企业瞅准了近期签奥运大米订单之机,正着手改善包装,加大宣传力度,相信北林区大米的市场空间会有大的拓展。
- 相关新闻导读...
- "绿色超级稻"项目培育至少十五个优良水稻品2009-03-26 09:57:53
- 广西最优质水稻品种扎根北流 今年将种植10万亩2009-03-17 17:29:33
- 菲律宾选育出水稻抗旱新品种2009-03-02 16:25:22
- 水稻新品种福建打擂2008-09-23 09:22:43
- 新杂交水稻品种以1180万元竞价成交2008-09-16 09:16:14
- 盖茨夫妇基金会资助水稻新品种开发与推广2008-01-28 10:12:10
- 热点新闻关注...
- 发改委预测粮价继续回落 大米价格将再走低2009-04-24 09:32:28
- 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提支持农户储粮2009-04-24 15:39:08
- 中粮首开米业订单种植模式先河2009-05-08 09:50:32
- 化肥价格总体稳定 钾肥居高不下希望调控2009-04-24 10:29:52
-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全球10亿人今年面临饥荒2009-05-07 09:26:57
- 袁隆平:90岁前挑战亩产1500公斤2009-06-01 10: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