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涝灾后的管理
(一)及时排水
受洪涝灾害的稻田要及时排除积水,扶正倒伏禾苗;及时疏通“三沟”和田外排水渠道,使沟沟相通,降低地下水位。水系不健全的,要及时搞好田间沟系配套,突击增挖排水口、排水沟,尽快进行排水,以保证水稻根系有良好的通透环境,促进根系尽快恢复生长。
对于淹没时间较长的田块,阴雨天气可以一次性排干水,如遇烈日高温天气宜逐步排水,先让稻株上部露出水面,夜间脱水调气,日灌夜露,以利水稻恢复生长。排水时,还应注意清除飘浮杂物,并用手逐株把倒伏稻株扶起。扶稻株时要小心,避免断根伤叶,然后用喷雾器喷洗稻株上的泥沙等杂物,使其较快地恢复光合呼吸等生理功能。
稻田积水退后,田间水分仍处饱和状态。应开沟排水,使田间土壤水渗到沟中排出,尽快降低田间含水量,使淹水而形成的浮泥逐渐沉实,以促进新根的生长。
(二)适施穗粒肥
各地要仔细观察当地早稻生育进程、长势长相、叶色等,指导农民进行相应灌溉、施肥、植保等调控管理。
一是对于还没有进入抽穗扬花的田块,并且叶色退淡比较明显、出现青黄色的田块和三类禾苗,要及时追施壮粒肥,一般亩施尿素2.0―2.5公斤,氯化钾2.5―3.0公斤。二是对于已进入抽穗扬花的田块,要进行根外追肥,用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液+0.1%硼酸进行叶面喷施,达到保穗增穗。三是对于禾苗生长茂盛、长相浓绿的高产田块不应施肥,因为禾苗吸肥过量,会造成组织松软、贪青,易感病虫,易倒伏,也会造成减产。但必须及时开沟排干积水,实行湿润灌溉,减少高产田块田间湿度,提高水稻抗逆性和水稻产量。
(三)加强病虫防治
水稻受淹后,叶片受伤,植株抗病力降低,且田间温湿度适宜病虫的生长蔓延,易引起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大发生,应特别注意防治。根据各地实际,科学推荐使用防治用药品种或配方,指导农民掌握适期施药,正确运用施药技术,确保防治效果,防止农药生产性中毒事件发生。
水稻涝灾后的管理
发布时间:2013-08-07 来源:中国农业网
摘要:水稻涝灾后的管理 (一)及时排水 受洪涝灾害的稻田要及时排除积水,扶正倒伏禾苗;及时疏通“三沟”和田外排水渠道,使沟沟相通,降低地下水位。水系不健全的,要及时搞好田间沟系配套,突击增挖排水口、排水沟,尽快进行排水,以保证水稻根系有良好的通透环境,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