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选良种、适期播种 根据当地积温、品种熟期选择经国家、省或农垦总局审定通过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大棚育秧的播种期可比小棚育秧播种期适当提前,秧龄可以控制在30~45天。
二、搭建大棚、增温土壤 寒地稻区一般大棚或中棚育秧,空气容量大、昼夜温差小,避免早期低温对育苗的影响。寒地稻早春气温低,土壤温度回升慢,需要比播种期提前10~20天搭建大棚,加快土壤增温。一般中棚棚宽5.0~6.0米、高1.5米、长30~40米,大棚棚宽6.0~7.0米、高2.2~2.7米、长60米左右。寒地稻作区出苗前以保温为主。
三、床土制作、摆盘装土 育苗床土过筛除去石子、枯枝烂叶等。做好调酸、消毒和施肥,调酸可用壮秧剂或固体硫酸调酸,床土的适宜pH值4.5~5.5,防治立枯病等发生,培育壮苗。床土按三份旱田土或水田土过筛,与一份充分腐熟过筛有机肥均匀混拌,然后先测定其pH值,明确应调的酸度,再对苗床土进行调酸、消毒和施肥。消毒前先浇足底水,施药消毒后使床土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床土消毒药剂一般用30%瑞苗青、30%土菌消或3%育苗灵、育苗青等。在整平、调酸、消毒及施肥等工序完后,播种前2~3天,秧盘整齐在置床上摆好,秧盘间相互靠紧,边摆边装床土。床土厚度要均匀,一般厚2.5厘米左右,子盘周边用土封严。
四、浸种催芽、精量播种 在播种前按要求进行发芽试验,要求种子发芽率在85%~90%以上。北方常规粳稻用比重1.13的盐水选种或机械选种。播种前做好晒种和种子处理,用种衣剂包衣、“浸种灵”、“施保克+天然芸苔素”、“适乐时”等杀菌剂浸种72小时(黑龙江一般在12℃左右温度下浸种5~7天),预防苗期立枯病、恶苗病等病菌。采用高温(35~38℃)破胸,露白后种子堆温度控制在25~28℃左右,适温催芽,芽长2毫米以内,晾芽后均匀播种。一般以当地气温通过5~6℃时开始播种,适期早播,旱育中苗,黑龙江省最佳播种期为4月15~20日。三膜覆盖(大棚膜、小棚膜、地膜)育秧的,可在4月5~15日播种。按每亩本田用3公斤种子,用5~6千克水,加入25%施保克乳油2毫升或35%恶苗灵20克混匀,水温保持在12℃左右,浸种消毒5~7天。建议推广袋装浸种法,便于翻动、沥水、通气,每日上下翻倒1次。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集中浸种催芽技术。机插秧常规粳稻播种量90~120克/盘。播种前将秧盘分次用细喷雾器浇透底水,可采用精量播种器播种,实现稀播壮秧。
五、大棚温度与秧盘水分管理 育秧期各阶段性温度湿度标准:1.种子根发育期:从播种到出苗,约7~9天时间,以培育种子根为主,此期一般不浇水,棚内温度不超过32℃。如地膜覆盖的,待出苗后将地膜折去,如遇35℃以上的温度,应打开大棚两侧通风降温,在下午4~5时关闭通风口。2.第一完全叶伸长期:从出苗到第一完全叶展开,约需5天,此期间地上部控制第一叶鞘高度不超过3厘米,地下部促发与第一叶同伸的鞘叶节根5条根系,出苗80%时撤地膜,棚温控制在22~25℃,最高不超过28℃,及时通风练苗;除苗床过干处补水外,一般少浇或不浇水,使苗床保持旱田状态。3.离乳期:从第二叶露尖到第三叶展开,约需10~14天时间,防止茎叶徒长,重点控制温度和水分,棚内温度控制在20~22℃,最高不超过25℃;如床土发白、根系发育良好,早晚心叶叶尖不吐水或午间心叶卷曲,在早晨八时左右浇水,一次浇透。插秧前要根据天气及棚内温度情况,多设通风口,及时练苗。练苗白天温度一般不超过20℃,夜间一般不低于10℃,当夜间温度稳定通过7℃时可昼夜通风。
六、培育壮秧、防治病害 如秧苗出现叶色变谈,应施用尿素肥料。插秧机秧苗多为中苗,北方寒地水稻要求秧龄30~35天,叶龄为3.1~3.5叶,株高为12~15厘米。
北方机插水稻大棚育秧技术
发布时间:2012-10-23 来源:科技信息报
摘要:一、精选良种、适期播种根据当地积温、品种熟期选择经国家、省或农垦总局审定通过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大棚育秧的播种期可比小棚育秧播种期适当提前,秧龄可以控制在30~45天。 二、搭建大棚、增温土壤寒地稻区一般大棚或中棚育秧,空气容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