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球花碱草
形态特征
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10~80厘米。须根,淡红色。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0.2~0.5厘米,常为株高的2/3,有的退化为叶鞘。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1~5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2~3枚,常较花序长。小穗数目多,在枝头密集聚成头状球形,直径0.5~1.5厘米,小穗披针形或条形,长0.2~0.8厘米,宽0.1厘米,具10~30朵花,鳞片两列对生,膜质,近于扁圆形,顶端圆,长不到0.1厘米,小穗轴无翅。小坚果三棱状倒卵形,棱角锐,淡褐色,表面具微突起。
生物学特性
(1)休眠与萌发 异型莎草为典型的水生杂草,休眠易解除,但由于部分种子未完成后熟作用,因而休眠期不整齐,最长可达2~3个月。异型莎草生活周期较短,从种子到种子,一般2~3个月即可完成,但由于种子的发芽条件要求较严格,当年的种子一般不会萌发。种子萌发的起点温度为15℃,但高温、变温有利于萌发。长江流域,5月上旬虽有发生,但高峰期在6~7月,以30~40℃变温状态最有利于萌发。另外,萌发需要较高的水分,在淹水及饱水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湿润及干燥均不萌发。萌发还需要光照,土表的种子易于萌发,埋土的种子只有在耕翻见光后才能萌发,在日夜光周期的条件下萌发最好。异型莎草种子较小,千粒重仅0.02克,因此可能出芽的深度仅有0.5厘米,在1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不会萌发,但深层的种子因被迫环境休眠可保持数年的发芽力。
(2)营养生长 异型莎草生育期短,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养料和光照。在干湿的田块,异型莎草株高一般不到20厘米,而在水肥充足的稻田,株高可达80~100厘米以上。异型莎草对光照较敏感,水稻夹棵或栽插前期发生的异型莎草与水稻的相对高度可达1以上,中后期发生的异型莎草则生长矮小,很少结实,对水稻不造成危害。异型莎草在高温条件下生长较好,出芽后每生长1片叶需积温约93℃,平均气温10℃时,约4天长出1叶,平均气温在25℃以上,每1~2天长出1叶。
(3)开花结实 异型莎草开花结实对光周期不敏感,从6月到10月均可开花结实,生活周期较短。据江苏北部定点观察,水稻栽插后2天出苗,5天进入盛期,10天进入高峰;3叶后开始分蘖,5叶进入分蘖盛期,单株分蘖8.6个,生育期为71天;每个花序结籽平均6969粒,借风、水传播,落入表土层中。 分布与危害 异型莎草分布全国,尤以低洼保水的田块发生较多。由于生长期短,生长迅速,发生严重的田块往往高出水稻,构成单一群落,造成减产。
稻田主要杂草:异型莎草
发布时间:2008-12-29 来源:
摘要:又名球花碱草 形态特征 秆丛生,扁三棱形,稍有翼,光滑,高10~80厘米。须根,淡红色。叶较小,条形,光滑或顶端稍粗糙,宽0.2~0.5厘米,常为株高的2/3,有的退化为叶鞘。叶鞘筒状、封闭,下部叶鞘黄色至褐色。长侧枝聚花序具辐射枝1~5个,花序下有叶状苞片2~3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