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制成功“混播制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
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所首次研制成功“混播制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9日上午,经过安徽省农业专家测评,由于混播使得花粉利用率高,该技术培育出的杂交一代,亩产达到了400多公斤,比中国现行的制种技术增产40%以上。 我国现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自播种至收获完全依靠人
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所首次研制成功“混播制种”杂交水稻育种方法。9日上午,经过安徽省农业专家测评,由于混播使得花粉利用率高,该技术培育出的杂交一代,亩产达到了400多公斤,比中国现行的制种技术增产40%以上。
我国现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自播种至收获完全依靠人工操作,父母本分期播种,先栽父本,后栽母本,工序繁杂,整个制种过程需要足够的劳动力做保证,只适宜在劳动密集型的农村推广应用,大型农场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而不能制种。而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改变了此种传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法,在我国首次提出选育能进行混播制种且可以进行机械收割的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创立了崭新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所长朱启升介绍说,自1995年安徽省开始了对“混播制种”杂交水稻的研究。通过生物技术首次发明了携带苯达松敏感基因的水稻父本(恢复系)。在生产种子时,改变过去父母本分开播种栽插的繁琐方法,采用父母本一次混合播种,或抛秧、或机插、或直播,简化栽插工序,在完成授粉后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喷施苯达松)使父本死亡,而未携带该基因的母本则可正常生长,最后进行机械化收割。
我国现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自播种至收获完全依靠人工操作,父母本分期播种,先栽父本,后栽母本,工序繁杂,整个制种过程需要足够的劳动力做保证,只适宜在劳动密集型的农村推广应用,大型农场因缺少足够的劳动力而不能制种。而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改变了此种传统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方法,在我国首次提出选育能进行混播制种且可以进行机械收割的强优势杂交水稻组合,创立了崭新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
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所长朱启升介绍说,自1995年安徽省开始了对“混播制种”杂交水稻的研究。通过生物技术首次发明了携带苯达松敏感基因的水稻父本(恢复系)。在生产种子时,改变过去父母本分开播种栽插的繁琐方法,采用父母本一次混合播种,或抛秧、或机插、或直播,简化栽插工序,在完成授粉后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喷施苯达松)使父本死亡,而未携带该基因的母本则可正常生长,最后进行机械化收割。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杂交水稻新组合湛优10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2.可望替代汕优63的杂交稻新品种
- 3.迟熟杂交中粳稻新品种--盐优1号
- 4.中熟杂交晚粳稻嘉优2号新组合介绍
- 5.新型杂交稻――固优22号
- 6.杂交水稻新组合――粤优938
- 7.杂交早稻用种少浸种催芽开“小灶”
- 8.中熟杂交中籼稻新品种--扬两优6号
- 9.杂交水稻品种――陆两优996
- 10.杂交水稻――Ⅱ优728
- 11.杂交早稻品种――株两优505
- 12.杂交早稻品种――株两优120
- 13.杂交中稻――Ⅱ优838
- 14.杂交早稻――金优463
- 15.杂交早稻――株两优30
- 16.杂交早稻组合――香两优68
- 17.杂交一季稻品种―湘华优7号
- 18.迟熟杂交中粳稻新品种--盐优2号
- 19.晚造杂交稻后期管理要点
- 20.杂交稻种子纯度能鉴定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种粮大王”李建明
- 2.“水稻王”--刘喜民发大了
- 3.致富女能人赵显君
- 4.水稻发家致富--李广义
- 5.温州种粮“状元”--陈庆福
- 6.“80后”种粮大户刘志发
- 7.“移民致富之星”种西瓜年
- 8.采用“两段式”育苗和超稀
- 9.种植优质水稻致富
- 10.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1.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2.粮食种植专业户 :陆勤彪
- 13.王立富:种稻养鹅两手抓钱
- 14.水稻地里养小龙虾赚大钱
- 15.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视
- 16.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17.大棚富农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