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小球菌核病
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分布与为害]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为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
[分布与为害] 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为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var.irregulare crall.et Tullis)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
[症状] 多发生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初期在近水面叶鞘表面上产生黑褐色小斑,逐渐向上扩展成黑色细条状、纺锤状或椭圆形病斑。同时侵入内层叶鞘和茎秆,茎秆上形成黑色线条状病斑,严重时茎秆基部变黑,组织腐烂,软化倒伏。剖开叶鞘和茎秆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球形小菌核。在叶鞘病斑上或水面浮游的菌核表面往往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稻桩、稻草和土壤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经耕耙和灌水,菌核漂浮水面,当日平均温度升至17℃以上,萌发产生菌丝,接触水稻,侵入叶鞘组织,并蔓延至茎秆,又产生大量小菌核。多施氮肥,或后期缺水干旱时,病害发展很快,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减少病原 重病田提倡齐泥割稻,稻桩稻草尽早处理,并把稻渣打捞干净。
2.加强肥水管理 分蘖末期适当晒田,孕穗期保持水层,后期保持田面湿润,防止断水过早。多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钾肥。
3.药剂防治 在圆秆拔节和孕穗期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各喷药1次。
[症状] 多发生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初期在近水面叶鞘表面上产生黑褐色小斑,逐渐向上扩展成黑色细条状、纺锤状或椭圆形病斑。同时侵入内层叶鞘和茎秆,茎秆上形成黑色线条状病斑,严重时茎秆基部变黑,组织腐烂,软化倒伏。剖开叶鞘和茎秆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球形小菌核。在叶鞘病斑上或水面浮游的菌核表面往往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核在稻桩、稻草和土壤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经耕耙和灌水,菌核漂浮水面,当日平均温度升至17℃以上,萌发产生菌丝,接触水稻,侵入叶鞘组织,并蔓延至茎秆,又产生大量小菌核。多施氮肥,或后期缺水干旱时,病害发展很快,为害严重。
[防治方法]
1.减少病原 重病田提倡齐泥割稻,稻桩稻草尽早处理,并把稻渣打捞干净。
2.加强肥水管理 分蘖末期适当晒田,孕穗期保持水层,后期保持田面湿润,防止断水过早。多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钾肥。
3.药剂防治 在圆秆拔节和孕穗期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各喷药1次。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稻曲病发生后如何治疗
- 2.抓好水稻穗颈瘟及穗瘟防治工作
- 3.水稻缺乏氮、磷、钾养分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 4.水稻旱育秧立枯病防治技术
- 5.水稻的稻瘟病防治方法
- 6.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防治警报
- 7.水稻纹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 8.水稻缺锌
- 9.水稻长穗期的冷害防治
- 10.防止水稻倒伏的技术
- 11.水稻叶尖发黄是什么病?
- 12.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方法
- 13.水稻白叶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 14.水稻纹枯病的克星――16%纹病清(杀菌剂)
- 15.稻曲病发生及防治
- 1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 17.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
- 18.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 19.水稻早衰的原因及防止对策
- 20.多效唑对水稻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种粮大王”李建明
- 2.“水稻王”--刘喜民发大了
- 3.致富女能人赵显君
- 4.水稻发家致富--李广义
- 5.温州种粮“状元”--陈庆福
- 6.“80后”种粮大户刘志发
- 7.“移民致富之星”种西瓜年
- 8.采用“两段式”育苗和超稀
- 9.种植优质水稻致富
- 10.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1.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2.粮食种植专业户 :陆勤彪
- 13.王立富:种稻养鹅两手抓钱
- 14.水稻地里养小龙虾赚大钱
- 15.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视
- 16.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17.大棚富农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