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精心培育壮秧
时间:2008-12-29 14:22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农谚有“秧好一半谷”之说,非常有道理。试验表明,相同组合的杂交水稻种子,由于秧苗素质的不同,产量差异会达到极显著水平。培育健壮秧苗,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培育壮秧的方法。 1、温室两段育秧法:豫南农村都有现成的蔬菜温棚和雏鸡
农谚有“秧好一半谷”之说,非常有道理。试验表明,相同组合的杂交水稻种子,由于秧苗素质的不同,产量差异会达到极显著水平。培育健壮秧苗,是夺取水稻高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培育壮秧的方法。
1、温室两段育秧法:豫南农村都有现成的蔬菜温棚和雏鸡孵化温棚可供利用。用竹片编制70厘米见方的秧盘,上铺塑料薄膜,将催好芽的种子摊在秧盘上,厚度为0.5厘米,放入温室内。室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如温度过低,可在室内用煤灶烧水加温。在温室内7天左右,待小苗一叶一心时,炼苗1天便可栽植。
2、地池两段育秧法:在房前和菜园向阳处用肥土与河沙按1∶1的比例拌匀,做成宽130厘米的地池,长度依种子量而定,东西走向,便于采光。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入,一般70厘米长撒0.5公斤种子,上覆细土,用喷壶喷足水。然后用竹片搭成拱棚架,上覆薄膜即可。晴天将地池两端揭开小口通风,遇阴雨天气气温低时可加温,用一煤灶上烧一水壶,壶嘴上套一塑料管通入地池。该方法加温简单有效,7~8天,小苗一叶一心时即栽。
3、寄栽法:精细平整秧田,按每亩50公斤复合肥一次施入,用腐熟的有机肥、人粪尿更好。反复耙平整地后做成130厘米宽的合式秧田,将温室或地池育出的小苗单株整齐排入秧田。春稻行株距为3厘米×3厘米,麦茬稻行株距为5厘米×5厘米。寄栽后保持畦面湿润无明水,返青后浇薄水,三叶期前每亩施10公斤尿素做断乳肥,移栽前7~8天每亩施10~1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秧龄35天后便可移栽至本田。
1、温室两段育秧法:豫南农村都有现成的蔬菜温棚和雏鸡孵化温棚可供利用。用竹片编制70厘米见方的秧盘,上铺塑料薄膜,将催好芽的种子摊在秧盘上,厚度为0.5厘米,放入温室内。室内温度保持在28℃左右,如温度过低,可在室内用煤灶烧水加温。在温室内7天左右,待小苗一叶一心时,炼苗1天便可栽植。
2、地池两段育秧法:在房前和菜园向阳处用肥土与河沙按1∶1的比例拌匀,做成宽130厘米的地池,长度依种子量而定,东西走向,便于采光。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入,一般70厘米长撒0.5公斤种子,上覆细土,用喷壶喷足水。然后用竹片搭成拱棚架,上覆薄膜即可。晴天将地池两端揭开小口通风,遇阴雨天气气温低时可加温,用一煤灶上烧一水壶,壶嘴上套一塑料管通入地池。该方法加温简单有效,7~8天,小苗一叶一心时即栽。
3、寄栽法:精细平整秧田,按每亩50公斤复合肥一次施入,用腐熟的有机肥、人粪尿更好。反复耙平整地后做成130厘米宽的合式秧田,将温室或地池育出的小苗单株整齐排入秧田。春稻行株距为3厘米×3厘米,麦茬稻行株距为5厘米×5厘米。寄栽后保持畦面湿润无明水,返青后浇薄水,三叶期前每亩施10公斤尿素做断乳肥,移栽前7~8天每亩施10~1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秧龄35天后便可移栽至本田。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水稻隔层育秧栽培技巧
- 2.水稻插秧机使用
- 3.旱稻栽培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 4.稻壳在废物处理剂中的应用。
- 5.水稻除芒机
- 6.玉香油占水稻栽培技术
- 7.水稻旱育牢记13点
- 8.水稻抛秧的育苗方法
- 9.中国创造世界水稻亩产新记录 亩产达到1287公斤
- 10.水稻机械化插秧注意问题
- 11.水稻旱作的栽培技术
- 12.富硒稻米生产技术
- 13.八种水稻栽秧先进方法
- 14.沧源自治县抓好晚秋杂粮及再生稻的蓄留
- 15.水稻隔层育秧栽培注意事项
- 16.稻麦秸秆培育食用菌技术
- 17.稻田断水不宜过早
- 18.如何科学的选择种植水稻品种
- 19.我国水稻生产区域主要有哪些?
- 20.井水种稻咋提高水温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种粮大王”李建明
- 2.“水稻王”--刘喜民发大了
- 3.致富女能人赵显君
- 4.水稻发家致富--李广义
- 5.温州种粮“状元”--陈庆福
- 6.“80后”种粮大户刘志发
- 7.“移民致富之星”种西瓜年
- 8.采用“两段式”育苗和超稀
- 9.种植优质水稻致富
- 10.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1.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2.粮食种植专业户 :陆勤彪
- 13.王立富:种稻养鹅两手抓钱
- 14.水稻地里养小龙虾赚大钱
- 15.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视
- 16.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17.大棚富农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