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稻175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08-12-12 15:53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皖稻175又名庐优136,是安徽省合肥市峰海标记水稻研究所用庐州86A与恢13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型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2002~2004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品审05010474)。 1 亲本来源及白
皖稻175又名庐优136,是安徽省合肥市峰海标记水稻研究所用庐州86A与恢136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籼型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2002~2004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品审05010474)。
1 亲本来源及白化标记的运用
皖稻175的新颖性在于白化标记育种技术的成功运用,该 组合的不育系庐州86A与保持系庐州86B带有白化隐性-基因,是用Ⅱ-32B经co辐射诱变育成带白化标记性状的单株作父本,与Ⅱ-32A连续回交迭育而成,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幼苗在1~3叶期,叶片全白,容易辨别,因此在大田种植和不育系的繁殖中,1~3叶期不育系中混有的绿苗就是杂株,在苗床可直接除去,省工省事。父本恢136是由镇恢084中的早熟变异株经系谱法育成,较镇恢084早熟3~5 d。
2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8 917.5 kg/hm2和7 762.5 kg/hm2,比对照品种汕优63分别增产1.28%和7.54%。2004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013.1 kg/hm2比汕优63增产11.07%。
3 特征特性
3.1主要农艺性状皖稻175为中籼类型,全生育期141~145 d,株高120 cm,株形紧凑,繁茂性好,分蘖力强,穗层分布均匀合理,丰产性好,在270万/hm2有效穗情况下平均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 g。
3.2抗病性 皖稻175对稻瘟病抗性强,对白叶枯病抗性一般,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鉴定,其对稻瘟病抗性为1级(R),对白叶枯病抗性为4级(MS)。
3.3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皖稻175糙米率为81.8%,精米率74.2%,整精米率58.6%,粒长6.2 mm,长宽比1:4,垩白米粒26%,垩白度lO.8%,透明度3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84 mm,直链淀粉含量19.9%,蛋白质含量10.9%。
4 栽培技术要点
4.1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皖稻175适应性广,在长江流域作中稻栽培,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5 d左右,也可适时播种安排扬花期,其抽穗扬花期要求无连续3d以上雨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5℃,最低气温不低于21℃,日平均温度27℃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这样光照好,结实率高,易获高产。
4.2培育壮秧
4.2.1催芽。用400倍液强氯精溶液浸种24 h,以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4.2.2多效唑处理芽谷。将催好芽的种子放人500倍液多效唑溶液中,充分搅匀,浸泡20 min,起水晾干后播种。
4.2.3稀播匀播。待秧苗长至1叶1心时,及时补稀,以保证秧苗个体发育均匀,苗壮蘖多。
4.2.4施足肥料。每公顷秧田施腐熟人畜粪肥18.75 t,碳铵375 kg,过磷酸钙750 kg,氯化钾225kg作底肥,秧苗长至1~2叶时,每公顷秧田施尿素75 kg作断奶肥,移栽前5 d追尿素60 kg/hm2作送嫁肥。
4.2.5科学管理。秧苗1叶1心前,以湿润通气管理为主,促进扎根立苗,1叶1心后采取浅水灌溉与湿润管理交替进行,保证秧苗根系发达,稳健生长,多发分蘖。
4.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匀棵浅栽,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栽插24万-27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基本苗135万/hm2左右。
4.4巧施肥,增施促蘖肥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施纯氮150~180 kg,磷肥450 kg,钾肥300 kg。施足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追肥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方法,早追分蘖肥,移栽后5~7 d施促蘖肥,一般每公顷施纯氮105 kg,后期视苗情补施。注意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群体过大。
4.5科学管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前期浅水勤灌,中期勤露轻晒,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
4.6综合防治病虫害 皖稻175病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心螟、稻苞虫及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广泛应用农业防治措施,辅以药剂防治,着重抓住以下两点:①增施磷钾肥。增施磷钾肥能使茎秆坚硬健壮,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还可防倒伏,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发病率;②坚持选用对口农药和按防治指标用药,以避免药到而病虫不除。
1 亲本来源及白化标记的运用
皖稻175的新颖性在于白化标记育种技术的成功运用,该 组合的不育系庐州86A与保持系庐州86B带有白化隐性-基因,是用Ⅱ-32B经co辐射诱变育成带白化标记性状的单株作父本,与Ⅱ-32A连续回交迭育而成,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和保持系幼苗在1~3叶期,叶片全白,容易辨别,因此在大田种植和不育系的繁殖中,1~3叶期不育系中混有的绿苗就是杂株,在苗床可直接除去,省工省事。父本恢136是由镇恢084中的早熟变异株经系谱法育成,较镇恢084早熟3~5 d。
2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8 917.5 kg/hm2和7 762.5 kg/hm2,比对照品种汕优63分别增产1.28%和7.54%。2004年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 013.1 kg/hm2比汕优63增产11.07%。
3 特征特性
3.1主要农艺性状皖稻175为中籼类型,全生育期141~145 d,株高120 cm,株形紧凑,繁茂性好,分蘖力强,穗层分布均匀合理,丰产性好,在270万/hm2有效穗情况下平均每穗总粒数160粒左右,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8 g。
3.2抗病性 皖稻175对稻瘟病抗性强,对白叶枯病抗性一般,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鉴定,其对稻瘟病抗性为1级(R),对白叶枯病抗性为4级(MS)。
3.3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皖稻175糙米率为81.8%,精米率74.2%,整精米率58.6%,粒长6.2 mm,长宽比1:4,垩白米粒26%,垩白度lO.8%,透明度3级,碱消值5.5级,胶稠度84 mm,直链淀粉含量19.9%,蛋白质含量10.9%。
4 栽培技术要点
4.1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皖稻175适应性广,在长江流域作中稻栽培,一般4月底至5月初播种,秧龄35 d左右,也可适时播种安排扬花期,其抽穗扬花期要求无连续3d以上雨日,最高气温不超过35℃,最低气温不低于21℃,日平均温度27℃左右,相对湿度80%左右,这样光照好,结实率高,易获高产。
4.2培育壮秧
4.2.1催芽。用400倍液强氯精溶液浸种24 h,以消灭种子上携带的病菌。
4.2.2多效唑处理芽谷。将催好芽的种子放人500倍液多效唑溶液中,充分搅匀,浸泡20 min,起水晾干后播种。
4.2.3稀播匀播。待秧苗长至1叶1心时,及时补稀,以保证秧苗个体发育均匀,苗壮蘖多。
4.2.4施足肥料。每公顷秧田施腐熟人畜粪肥18.75 t,碳铵375 kg,过磷酸钙750 kg,氯化钾225kg作底肥,秧苗长至1~2叶时,每公顷秧田施尿素75 kg作断奶肥,移栽前5 d追尿素60 kg/hm2作送嫁肥。
4.2.5科学管理。秧苗1叶1心前,以湿润通气管理为主,促进扎根立苗,1叶1心后采取浅水灌溉与湿润管理交替进行,保证秧苗根系发达,稳健生长,多发分蘖。
4.3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匀棵浅栽,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栽插24万-27万穴,每穴1-2粒种子苗,基本苗135万/hm2左右。
4.4巧施肥,增施促蘖肥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施纯氮150~180 kg,磷肥450 kg,钾肥300 kg。施足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追肥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方法,早追分蘖肥,移栽后5~7 d施促蘖肥,一般每公顷施纯氮105 kg,后期视苗情补施。注意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群体过大。
4.5科学管水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够苗晒田,前期浅水勤灌,中期勤露轻晒,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
4.6综合防治病虫害 皖稻175病虫害主要有二化螟、稻纵卷心螟、稻苞虫及白叶枯病、稻瘟病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广泛应用农业防治措施,辅以药剂防治,着重抓住以下两点:①增施磷钾肥。增施磷钾肥能使茎秆坚硬健壮,提高对病虫的抵抗力,还可防倒伏,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发病率;②坚持选用对口农药和按防治指标用药,以避免药到而病虫不除。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杂交稻嘉乐优2号的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 2.杂交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 3.最新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 4.优质高产抗病中籼新品种 扬稻6号的选育及利用
- 5.水稻旱作高产经验
- 6.南方中籼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 7.水稻中旱209节水高产高效关键技术
- 8.一种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9.晚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 10.水稻节水栽培每亩节水百立方技术
- 11.中籼扬稻2号亩产800kg的栽培技术
- 12.杂交稻两优培九在福鼎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措施
- 13.重穗型超高产杂交稻--冈优527
- 14.早熟抗病优质米超高产水稻-超优4号
- 15.菲优多系1号--优质、抗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
- 16.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 17.新优高产早熟优质水稻“丰优早13号”
- 18.南方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 19.超高产杂交稻春优58
- 20.优质、高产、抗病杂交稻D香优26简介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种粮走上致富路 ——黄泽
- 2.李建明的种子致富路
- 3.侯国君:科学种稻让我走上
- 4.“种粮大王”李建明
- 5.“水稻王”--刘喜民发大了
- 6.致富女能人赵显君
- 7.水稻发家致富--李广义
- 8.温州种粮“状元”--陈庆福
- 9.“80后”种粮大户刘志发
- 10.“移民致富之星”种西瓜年
- 11.采用“两段式”育苗和超稀
- 12.种植优质水稻致富
- 13.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4.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15.粮食种植专业户 :陆勤彪
- 16.王立富:种稻养鹅两手抓钱
- 17.水稻地里养小龙虾赚大钱
- 18.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视
- 19.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20.大棚富农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