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时间:2009-07-07 22:10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一、危害症状 稻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色,幼叶片、叶鞘上有透明黄白色虚线状条斑。苗期发病分蘖减少,且不能抽穗;孕穗后发病,仅在倒一叶或其他叶鞘上出现黄白色条斑,发病迟的多出现包颈穗、穗
一、危害症状
稻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色,幼叶片、叶鞘上有透明黄白色虚线状条斑。苗期发病分蘖减少,且不能抽穗;孕穗后发病,仅在倒一叶或其他叶鞘上出现黄白色条斑,发病迟的多出现包颈穗、穗小、空瘪粒多、结实率不高。
二、预防措施
粳稻一旦发生矮缩病,很难治愈,应积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育相对发病轻的品种,减轻发病率。
2.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水稻播栽期,使粳稻易感率高的生育期避开传毒昆虫的迁飞高峰期。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初期早发、中期健壮,增强抗病力,减轻危害。
3.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叶蝉栖息的场所。
4.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盲目偏施氮肥,防止贪青迟熟,减少诱虫量,提高抗病能力。做到薄水插秧、浅水灌溉,减少黑尾叶蝉卵的自然寄生率。
5.狠抓病虫防治。抓住黑尾叶蝉的两个迁飞高峰期进行防治,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公斤,拌干细土20公斤,在稻谷播种后撒施在秧板上;在秧苗露青后,每667平方米(1亩)用50%混灭威乳油100毫升、20%叶蝉散乳油150~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5~7天防治一次,连喷两次。在大田苗期要经常深入田间,不断检查稻田黑尾叶蝉的发生数量,适时适量用药防治,每 667平方米用25%吡蚜酮2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施,效果显著。粳稻生长期间,也应时刻注意黑尾叶蝉的发生情况,及时杀灭带毒介体,以杜绝病害发生。
稻株矮缩,分蘖增多,叶片浓绿色,幼叶片、叶鞘上有透明黄白色虚线状条斑。苗期发病分蘖减少,且不能抽穗;孕穗后发病,仅在倒一叶或其他叶鞘上出现黄白色条斑,发病迟的多出现包颈穗、穗小、空瘪粒多、结实率不高。
二、预防措施
粳稻一旦发生矮缩病,很难治愈,应积极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因地制宜选育相对发病轻的品种,减轻发病率。
2.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水稻播栽期,使粳稻易感率高的生育期避开传毒昆虫的迁飞高峰期。适当增加栽插密度,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苗初期早发、中期健壮,增强抗病力,减轻危害。
3.搞好田间卫生。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减少叶蝉栖息的场所。
4.加强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不盲目偏施氮肥,防止贪青迟熟,减少诱虫量,提高抗病能力。做到薄水插秧、浅水灌溉,减少黑尾叶蝉卵的自然寄生率。
5.狠抓病虫防治。抓住黑尾叶蝉的两个迁飞高峰期进行防治,用3%呋喃丹颗粒剂1.5~2.0公斤,拌干细土20公斤,在稻谷播种后撒施在秧板上;在秧苗露青后,每667平方米(1亩)用50%混灭威乳油100毫升、20%叶蝉散乳油150~200毫升,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雾,每隔5~7天防治一次,连喷两次。在大田苗期要经常深入田间,不断检查稻田黑尾叶蝉的发生数量,适时适量用药防治,每 667平方米用25%吡蚜酮20克,兑水40~50公斤,均匀喷施,效果显著。粳稻生长期间,也应时刻注意黑尾叶蝉的发生情况,及时杀灭带毒介体,以杜绝病害发生。
←浏览更多技术文章请点击左侧的导航条相关技术文章...
- 1.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 2.水稻有机栽培问题探索
- 3.中优1号(水稻)
- 4.水稻氮过剩
- 5.水稻旱育秧苗期的追肥技术
- 6.井冈旱稻1号(原名:1587 水稻)
- 7.宁夏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
- 8.玉米、水稻的科学追肥法
- 9.水稻新品种审定----中9优3190
- 10.超级稻国稻6号栽培技术要点
- 11.中国创造世界水稻亩产新记录 亩产达到1287公斤
- 12.辽粳135(水稻)
- 13.晚稻迟插田“三补”促稳产
- 14.水稻新品种-丰优126
- 15.寒地水稻三超栽培原理及关键技术
- 16.辽优1052(水稻)
- 17.水稻品种--天优998
- 18.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 19.水稻品种――博优202
- 20.辽粳371(常规水稻)
更多案例...看看致富经验...
- 1.种植优质水稻致富
- 2.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3.陆勤彪 :粮食种植专业户
- 4.粮食种植专业户 :陆勤彪
- 5.王立富:种稻养鹅两手抓钱
- 6.兴业:千余农民用QQ做生意
- 7.回乡就业的启示--大学生
- 8."牛粪蘑菇"铺就
- 9.水稻地里养小龙虾赚大钱
- 10.建起13个神秘大棚之后(视
- 11.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 12.大棚富农家
更多视频...相关技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