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水稻

优质粳稻新品种九稻53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09-07-07 22:09  来源:  责任编辑:
核心提示:粳稻新品种九稻53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九稻14号为母本,以黑香粘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早代开始米质、抗性同步鉴定与穿梭育种相结合,系谱法育成。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49)。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
    粳稻新品种九稻53号是吉林市农业科学院以九稻14号为母本,以黑香粘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早代开始米质、抗性同步鉴定与穿梭育种相结合,系谱法育成。2005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49)。经多年试验示范,该品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米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好、稳产性突出等特点。2005年在吉林省优质水稻主产区梅河口种植2万亩,深受稻农和米业商欢迎,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九稻53号在北方稻区种植全生育期148天,熟期与对照品种(吉玉粳)相当,出苗至成熟需≥10℃积温2850℃,光温反应不敏感。平均株高97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移栽后发棵快,后期转黄快,活秆成熟。平均穗长17.5cm,主蘖穗整齐,灌浆速度快,平均穗粒数115粒,结实率95%以上,千粒重23.4g。谷粒椭圆,间稀短芒,颖壳黄色。

    1.2 抗逆性 北方区试采用分菌系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病区多点异地自然诱发鉴定,综合评定结果:九稻53号中感(MS)苗瘟、叶瘟,中抗(MP)穗瘟。大面积生产种植表现抗寒、耐盐碱性强,茎秆坚硬抗倒;二化螟、纹枯病发生轻,综合抗耐性突出。

    1.3 产量表现 2002~2003年连续参加北方区试,九稻53号平均亩产583.8kg,与对照品种(吉玉粳)产量相当;2004年参加北方吉玉粳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9.3kg,比对照平均增产8.3%。多年多点生产示范种植及AMMI模型分析表明,该品种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中等肥力田块亩产630kg左右,高产地块亩产在700kg以上。

    1.4 稻米品质 2002~2003年北方区试米质分析平均结果:九稻53号整精米率66.7%、垩白米率11.0%、垩白度1.3%、直链淀粉含量16.2%、胶稠度73mm,米质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米饭适口性好,具有自然清香气味,冷后不回生。

    2 高产栽培技术

    九稻53号适宜在黑龙江第一积温带上限,吉林省中熟、中晚稻区,辽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以及内蒙古赤峰、通辽南部、甘肃中北部及河西稻区种植。栽培要点如下:

    2.1 培育带蘖壮秧 采用大孔钵盘育苗技术、塑料平盘育苗或旱育苗,适时早播、稀播,播种量芽种平盘60g/盘左右,旱育苗200g/平方米。最适秧龄4.5叶左右,苗高12~15cm,叶片挺拔,绿中有黄。苗期注意通风控制棚内温度,防止秧苗徒长。严格药剂防治立枯病。

    2.2 合理稀植 适时早播浅插,合理稀植。一般密度30.0cm×16.5~20.0cm,每穴2~3苗,光温水优越的稻区可适当稀植。无论手插、机插、抛秧,要求保基本苗2.5万/亩。宜采用抛秧,省工省力。

    2.3 科学肥水管理 施肥应以农肥与化肥相结合配方全层施肥,平稳促进,以根保蘖,分蘖末期自然落黄。底肥耙前施入。中等肥力田块全生育期施纯氮150kg/公顷左右,磷、钾各75kg/公顷左右。磷肥作为底肥一次施入,视情况同时施入少量硅、镁肥等;氮肥、钾肥分三次施入,底肥60%,蘖肥20%,穗肥20%。

    水管理以浅水为主,分蘖末期不提倡一律排水晒田,长势过旺田块采用轻搁、多次搁田的方法。灌浆期干湿交替。收获前15天左右停水,提高结实率和成熟度,从而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提高加工品质。

    2.4 病虫害防治 根据气候、地块及田间长势注意立枯病、稻瘟病、二化螟虫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减少高残留农药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