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学名〕Hymenia recurvalis Fabricius
〔为害作物〕甜菜、菠菜、苋菜及其他藜科杂草。 〔害虫鉴定〕幼虫为害。小龄幼虫为害甜菜时,常吐丝并缀连叶片,潜在其内啃食叶肉,残留表皮。稍大后食量增加,可将叶片吃成网状,或仅留主脉和叶柄。 甜菜白带野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成虫体长10~11毫米,翅展23~26毫米,体棕褐色。头黄白色,触角黑色,丝状。翅暗褐色。前翅中央有一条斜波状白宽带,外缘有黑边,前缘靠外侧有一短白斑,其外下侧有一个小白点,均环以黑边。后翅中央由前缘向后缘有一条白带,前后翅展开,白带连成一纵斜带,双翅展开呈倒八字形。卵椭圆形,长约1毫米,淡黄色,表面有网纹。幼虫体两头尖,似纺锤开。初孵幼虫体乳白色或淡黄色,后变黄绿色。老熟幼虫头部黄褐色,体淡红色,体长18~20毫米。前、中胸背板两侧各有一个月牙形黑斑,体上各纵线纹明显。蛹体长约10毫米,纺锤形,淡黄色或黄褐色,腹末端有臀刺,蛹外包被1薄茧(图41)。 〔生活习性〕甜菜白带野螟在我国甜菜区均有发生,以黄淮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发生较多。在陕西关中、贵州1年发生4代,苏北5代,中部地区1年3代以上,以蛹在土茧内越冬。第二年6月下旬至10月下旬均有成虫发生,7~9月幼虫发生量大,为害严重。10月下旬以后老熟幼虫陆续入土越冬。 成虫白天多隐藏在叶背面或杂草丛间,受惊动后作短距离飞翔。晚间飞翔、交配、产卵。趋光性、趋化性不强。成虫羽化后4~5天产卵,以生长茂密、肥大的叶片上卵较多,卵散产,或3~5粒聚在一起,排列整齐。初孵幼虫怕光,常吐丝卷叶,在其中为害。幼虫受惊后有假死性。此虫发育历期:卵期3~10天,幼虫期11~26天,蛹期9~16天,成虫期8~12天。 〔防治措施〕 (1)秋翻地。甜菜收获后进行耕翻地,破坏越冬场所,消灭部分虫源。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内及周围杂草,减少野生寄主,减少虫源。 (3)药剂防治。于7~9月初孵幼虫盛发期,进行药剂防治。可用5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喷雾。 (责任编辑:农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