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鲜花大王白手起家 “滇版史玉柱”六年还千万债
面对千万债务,普通人只怕已经崩溃。现实中,类似能够从一无所有到最终还清巨债的只有当年的史玉柱,而万玉娥同样做到了——一束鲜花让其在六年内还清了千万巨债,还因此赚了千万元。
乍一听万玉娥,一个十足的女人名字,但他却是一个瘦小而精干的男人。今年42岁的万玉娥很健谈,有点倔强,一副农民的样子。走在人群里,万玉娥是那么不起眼,但他目前却是红河州有名的鲜花大王。
他的座右铭是:“只要我努力了,结果已不重要。”他要干到70岁,将自己的事业进行到底。
因为有了丰富的经验,到1988年,养鸡场发展到3.6万只鸡,年利润就达到了60多万元。万玉娥终于成功了,成了当地有名的百万富翁。
屏边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白泥塘村,这里现在仍旧贫穷、落后,祖辈靠种荞麦与玉米为生, 万玉娥就出生在这个村子。
在童年的记忆里,他记得,他与5个妹子、父母全家八口人挤在一个20多平方米的小茅草房里生活。初一因为要到乡里去上学,学生都要自己带上荞麦面与玉米,每月3元钱的菜钱家里付不起,他只能吃白饭,发酸的玉米饭他吃怕了。每逢赶街的日子,父亲都会光着脚来学校给他送东西吃,每每看到父亲赤脚的样子,他非常心酸。
1982年,学校的大喇叭里,经常响起这样的声音——国家鼓励群众经商。想起家中的苦,想起上学连菜都没得吃的日子,15岁的万玉娥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不读书了,挣钱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此,万玉娥遭到家里人的打骂,但他还是坚持要创业。这个15岁的孩子经过与乡供销社联系,争取到第一笔扶贫资金,购进1000只鸡苗搞养鸡。因为不懂饲养技术,几天后小鸡只剩下1只。他只好从养鸡场买回半成品鸡,也因为没有饲养好,鸡产量不高,亏了。随后,买不起鸡苗的他准备自己孵化小鸡:第一次,温度不够,鸡蛋都干了,小鸡没出来;第二次,温度高了,连孵化箱都着了火;第三次,小鸡是孵出来了,但大多是畸形……折腾了一年时间,亏了4万元。
此时万玉娥非常绝望,没有办法的他,孤身一人来到县城一所职业中学的养鸡场打工,随后他逐渐成为场里的骨干。1987年,为了还清债务,他毅然在县城附近的滴水乡开办了养鸡场。因为有了丰富的经验,到1988年,养鸡场发展到3.6万只鸡,年利润就达到了60多万元。万玉娥终于成功了,成了当地有名的百万富翁。
转眼间,5年过去了,万玉娥一心以为马上就能拿到丰厚回报,谁想到龙眼树居然没结果。这下他傻了眼,细细一算账,居然累计欠下了千万元的债务。
随后,万玉娥办起了养猪场,随后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玉娥公司,还办起了白酒厂,有了灵芝酒与玉娥春两个品牌。 1992年,万玉娥还申请商标注册了“帅丝”牌瓶装酒,银行与政府部门对其资产进行评估,有200多万元。就在他准备扩大产业,建设一个投资规模为480 万元的酒厂时,因为贷款没有批下来,资金链断了。1996年,他宣告破产,由一个百万富翁变成一个穷光蛋,还拖欠了银行50多万元的贷款。
万玉娥卖掉了养鸡场与养猪场还债。就在无所事事的时候,他到河口县遇到了水果经销商吴加贵。看到龙眼卖40元一公斤,他萌生了种龙眼的想法——因为屏边苗族自治县地处亚热带边缘,非常适合其种植。万玉娥盘算,如果趁着本地还没人引进,自己第一个种植,赚的不知要比养鸡好多少倍。
1998 年的春天,他跑到广东,以25元/株的价格,买回了6000株桂圆树苗。在距离老家不远的地方租了几百亩的山地种植起来。很快万玉娥就花光了积蓄,只能四处借钱来维持。三百、五百,只要能借到他都借,有的时候,连村民用的化肥都借过。几年来他借遍了熟悉的村民,拖欠了很多人的工资。
转眼间,5年过去了,万玉娥一心以为马上就能拿到丰厚回报,谁想到龙眼树居然没结果。这下他傻了眼,细细一算账,居然累计欠下了千万元的债务。心急如焚的万玉娥赶忙跑去求助县里的领导,屏边县科技局副局长万玉伟来看后,才发现着他种的龙眼苗是自生苗,不会挂果的,即使挂果也是相当小、不能吃。
苦熬了5年,换来的却是一无所有。当初借钱给万玉娥的人听说后都着急了,纷纷来到他的家中要钱,大门每天都被人堵着,要钱的人是一批又一批。
债主越积越多,眼看万玉娥还钱无望,债主提出了以物抵债。尽管万玉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可是最终还是被搬空了家里所有的东西。老父亲被气得病倒,年幼的妹妹也因此辍学,提起这段往事,万玉娥不堪回首。
一个月的时间,像滚雪球一样,万玉娥积攒下第一笔启动资金2万多元。他准备开个花店,把生意做大。
2003年,万玉娥带着妻子来到人口密集的蒙自县开始躲债生涯,夫妻两人在路边摆上了一个烧烤摊,没日没夜地拼命工作,一天也只有二三十元的微薄收入,想偿还千万元债务可见有多难。
晚上睡在床上,万玉娥想尽办法寻找赚钱的门路,因为缺少本钱不得不放弃。直到2003年底,万玉娥去玉溪,看到表妹家的温室大棚种的鲜花。表妹告诉他,昆明呈贡是全国最大的鲜花批发集散地,而玉溪又是紧邻呈贡最大的花卉市场,这里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鲜花种植基地。
万玉娥调查发现,虽然蒙自县和这里只有200多公里,但蒙自却没有人做鲜花生意。这让万玉娥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将身上仅有的600元钱,都买下了鲜花,回到家的当晚,就拉着妻子跑到了行人最多的南湖岸边卖花。3个多小时,鲜花就卖了个干干净净,赚到了近千元的利润。这让万玉娥异常兴奋,他决定把这个独家生意坚持下去。一个月的时间,像滚雪球一样,万玉娥积攒下第一笔启动资金2万多元。他准备开个花店,把生意做大。
2004 年,万玉娥和妻子在蒙自最繁华的街道租下了店面,鲜花销售对象也从零散过路客变成了婚庆、开业庆典用花的大客户。因为整个红河州花店当时独此一家,就连临近的几个县城也会前来预订,鲜花销售量一下猛增了20多倍。万玉娥说,那时候生意做起来,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两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因为生意好,第2家花店也开张了,万玉娥雇人帮助自己插花打理,即使这样,找上门的生意仍然让他忙得不可开交。2005年,万玉娥在红河州就发展了近300家花店,每天从昆明批发的鲜花数量也增长到了2万多枝。
就在花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万玉娥突然决定不做花店了。他鼓励员工经营花店,自己改行要做鲜花批发。
就在花店生意最好的时候,万玉娥突然决定不做花店了。他鼓励员工经营花店,自己改行要做鲜花批发。“鲜花市场很大,当我无法供应时就会有其他人来竞争,与其这样,还不如转型改做批发。”为了争取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开办花店,万玉娥决定自己先垫付花钱,花店卖出去之后再来结账。这样一来,经营花店变得风险很小,因此很多人都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
红河州鲜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是花价变化大,另外有的时候量也不能保证。“从人家手里批发总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受制于人成了生意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这个局面,2006年,万玉娥承包了486亩的荒坡,投资搭建起了近百座温室大棚,种植了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玫瑰和百合、非洲菊。 2009年,经过六年的艰辛奋斗,万玉娥清偿了千万巨债,个人总资产也达到了千万元。
在蒙自碧色寨,一个个鲜花大棚映入眼帘,棚里鲜花长得非常好,万玉娥目前发动当地2000多家农户开始批量种植鲜花。万玉娥每年的鲜花供应量也增加到了20 万枝,虽然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和附近越南市场的需求,但他已经从鲜花的零售、批发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在鲜花基地背后,工人正在建设一排排厂房。万玉娥说,这是他投资近千万元的万头种猪基地,一年之后,这里将成为红河州最大的种猪基地。万玉娥还有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建设一个全国最大的玫瑰精油加工基地,虽然只是初步设想,他说只要有执著的信念,就一定能成功。
当问到万玉娥致富的秘诀时,他说他只是爱动脑筋,有种不服输的精神,什么东西都无法将其打倒、压垮。只要有这种精神,再加上善于观察和发现商机,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焦点
央视二套《财富故事会》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30分准时与你见面。本报征集财富故事线索,报料电话0871-5353000,线索一经采用,将支付线索奖。
记者 王宗林/文·图
- 相关新闻导读...
- 热点新闻关注...
- 氓聫鈥樏┾1970-01-01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