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农首页>农机>行业动态>-“牛栏”变成“农机仓”

“牛栏”变成“农机仓”

时间:2009-11-02 10:55  来源:广西日报  责任编辑:海岸

  “这是大型拖拉机,主要用于运输;这是手扶拖拉机,运肥料的;那边的是水稻插秧机和收割机;旁边是耕整机......”莫柱源在自家的农机仓库里指着农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莫柱源是桂平市石龙镇新村下村屯的村民,他家有1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4台拖拉机、2台抽水机和1台辗米机。莫柱源告诉记者:“过去我们下村屯房前屋后是圈养耕牛的牛栏,现在下村屯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农机仓库,还有些人家的农机多,仓库不够放,只能把一部分农机放在仓外。”

 

  石龙镇新村下村屯是个水库移民村,有耕地2600多亩,其中水田1800多亩,主要种植优质水稻。该屯土地平坦,适合农机作业。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莫柱源买回一台半喂入式的水稻收割机,每天可以收割30亩水稻。当年夏收,莫柱源不仅在1天内收割完自家20亩稻谷,还帮助周边村民收割800多亩的水稻,赚回4万多元。他成了屯里依靠农机淘到第一桶金的人。

 

  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支农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日渐高涨,该屯农机拥有量迅猛增长,目前这个有着82户430人的屯有各类农机570多台,户均拥有农机7台。此时,下村屯的“种粮大户”莫桂盛忍不住接过话头:“以前我种25亩水稻,耙耕、插秧、收割都得请人,耕田要140元/亩,插秧要120元/亩,收割140元/亩,除去这些成本,所剩就没有多少了。现在我自己有农机后,不但不用请人帮忙,还在邻村租了80亩地种水稻。今年上半年我收获优质谷4万多公斤,单这一项就收入9万8千多元。”像莫桂盛一样,下村屯的村民在外租种水田就有600多亩。

 

  随着农机数量的增多,2008年秋季,下村屯成立了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会员34名,有价值240多万元的农机142台。合作社支书莫志源介绍:“农忙时节,合作社就组织农机手为邻村提供代收、代运、代耕等服务。”

 

  农机化耕作提高了效率,村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养殖及其他产业,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了,全程农机化给下村屯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买冰箱,装空调,拉宽带上网了,我们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莫志源开心地说,“82户每户都有冰箱,全屯已经有100多台空调,60多台电脑,电视机很多都换成液晶的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