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内蒙古奶企控制牛奶抗生素检测话语权

时间:2009-06-08 11:54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今年3月,内蒙古企业发现有抗生素问题。”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告诉CBN记者。当时,一家著名奶企抗生素奶比例为7%,另一家老牌奶企情况要好,“企业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锡林浩特的奶农和奶站随之都感受到了压力。
       “弹性”的抗生素检测

         边长勇

        “啥叫抗生素奶啊?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欣康村奶农王大姐问CBN记者,一脸真诚的疑惑。 

        她的手中端着一碗水浸过的香瓜种子,准备种在自家院子里。宽敞但有点杂乱的院子中,几头奶牛在角落的圈舍中或趴或站。低矮的院墙外是大片的草原。 

        发出这种疑问的她,2003年就开始养奶牛,怎么说都已不算新手,但她依旧不明白抗生素奶为何物。 

        “之前也检测过抗生素,但忙过一阵就算了。”当地奶站老板王先生告诉CBN记者。给另一家企业供奶的奶站老板朱先生则干脆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从没有检测过。” 
        
        检测开始严格 

        王大姐所在的锡林浩特市,地处锡林郭勒盟。 

        自从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上都城后,锡林郭勒草原就成为皇家牧场,清朝也将锡林郭勒定位皇家牧场,专门为皇室饲养和供应战马及牛羊。奶牛养殖兴起后,这里成为内蒙古重要奶源基地。 

        “锡林郭勒的原奶质量好。”一位当地奶站老板告诉CBN记者。正因如此,一线集团军两家乳企同时选择将此处作为其高端产品奶源基地。 

        对这些东西,王大姐无暇关心,她关心的是“抗生素奶”。因为这直接关系着她的收入,而且这段时间已经让她的收入减少了很多,甚至都赚不到钱了。原因很简单,她对CBN记者说,奶站开始检测抗生素残留。 

        “奶牛爱闹病,乳房炎特别多,尤其是春天。”王大姐告诉CBN记者。前一段时间,她的奶牛出了点问题,就开始输液,使用氧氟沙星、头孢之类的药物。 

        中国奶协理事王丁棉告诉CBN记者,在奶牛疫病期间注射青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后,抗生素残留通过血液进入牛奶中,一般情况下,使用药物以及之后的 3~4天内,奶牛所产原奶都含有抗生素。如果在生鲜牛乳收购过程中检测不严格,就会流入市场。而长期饮用抗生素超标牛奶,会增加人体抗药性等不良后果。 

        “检测一般是早晨做。”王大姐告诉CBN记者。每天早上4点多王大姐就得起床赶着奶牛去挤奶,“其他的不查,就检测抗生素”,如果检测不合格就只能提回来喂猪。当场检测的方法由于特别费时,并不为多数奶站采用,很多奶站是每家奶采集样品,如果奶站送到企业时不合格,就回来检测查清责任。早晨6点左右,奶牛赶回家喂养饮水,下午3点多再次喂食,下午5点多再去第二次挤奶。“这次就不检测抗生素了。” 

        在自家奶牛用药期间,王大姐告诉CBN记者,她家的奶只能提回来喂猪。检测抗生素这件事,让王大姐非常苦恼,因为这在之前是很少有的。 

        这种苦恼,同村奶农吴国兴也有同感,“每头牛使用抗生素后4天挤出的奶都含有抗生素”,4天的产奶量大约是200斤,如果有2头牛在这个月同时使用抗生素,“这个月就什么钱也赚不到了。” 

        同样苦恼的还有和兴奶站老板郭建军。他开有两家奶站,“之前每天能收11吨奶,现在只有6吨多。”将近一半的奶农不在他的奶站挤奶了,因为从去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企业要求的抗生素检测就开始严格起来了。 

        据CBN记者掌握的资料,当地一家企业从奶站手中以每公斤2.3元收奶,奶站也大概以这个价格从奶农手中收奶,已经没有多大利润空间,能赚到的就是企业给的每公斤2毛钱的管理费,这笔费用以前是3毛。如果奶站每月被企业拒奶两次以上,这个月也基本赚不到钱了。 

        这让郭建军对抗生素如临大敌,“每天早晨挤奶都留样品。” 

        兼做兽医的奶农吴国兴明显地感受到了奶站的紧张,“谁家牛打抗生素了,给我报个信。”奶站老板这样“央求”他。 

        奶企控制检测话语权 

        近期锡林浩特抗生素检测的严格,显然与企业的重视密不可分。 

        “今年3月,内蒙古企业发现有抗生素问题。”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告诉CBN记者。当时,一家著名奶企抗生素奶比例为7%,另一家老牌奶企情况要好,“企业就开始解决这个问题。”锡林浩特的奶农和奶站随之都感受到了压力。 

        不过,据CBN记者掌握的资料,抗生素奶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据一位知情人士提供给CBN记者2008年8月拍摄的影像资料,当地一头奶牛在下午3点左右注射头孢类抗生素后,18点左右就去挤奶,第二天早晨这些牛奶就被送到企业,企业也予以收购,整个链条竟然全部畅通无阻。 

        “奶源紧张时收购标准会降低,奶源过剩时检测要求就会很高。”曾经对奶业问题做过深入调查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助理张利庠教授对CBN记者说。这也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不只有一位奶企高管、行业专家和奶农对CBN记者如此表示。 

        “现在是企业不想多收奶的时候。”一位奶农告诉CBN记者。一则是最近天气开始炎热,产奶旺季来临,而牛奶消费淡季却在此时开始,因此产奶旺季往往也是企业拒奶旺季,在天气转冷之后成为产奶淡季,牛奶消费旺季也会开始,因此牛奶淡季往往是企业抢奶旺季。“企业抢奶时,很多不好的奶都能收。”当地一位奶农告诉CBN记者。 

        同时,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奶业消费市场还没有完全恢复,企业产品还在积压。曾经为抢奶搞得热火朝天的当地两家工厂,现在也开始对原奶收购“谦让”起来。 

        在这样一个“双刀齐下”的节骨眼,企业控制抗生素奶的热情能持续多久仍是个疑问。 

        “奶站的日子不好过了。”奶农吴国兴对CBN记者说。企业首先把压力传导给奶站。 

        “企业故意不告诉我们抗生素含量多少才合格。”奶站老板王先生对CBN记者说。这种情况,在张利庠教授调查过程中也遇到过,企业故意把一些标准神秘起来。“它说有,你自己检测没有也不行。” 

        奶站老板朱先生告诉CBN记者,他的一位同行因为与企业发生争执,结果之后的几天里被拒收了13车奶,有时来自相同奶牛的奶,前面交时合格,后面就不合格了,遇到这种情况奶站老板们也都明白:企业不需要这么多奶了,争执只能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当然,即使严格检测的这段时期,也并非所有抗生素奶都不能流入企业。这需要看奶站和企业的关系。今年初,奶站老板朱先生和另外两家奶站的两车奶因抗生素超标被拒收,“我们两家都拉回去处理了,可另外一家的奶还是收下了。” 

        在某种意义上,抗生素检测已经沦为一些企业整治奶站的手段之一。“现在动不动就罚款,并以停站相威胁。”朱先生告诉CBN记者。同时一些企业还会以各种名义推销饲料和设备,“一个蒸馏锅市场价200多元,卖给我们600多元。”克扣斤两也是企业常用手段之一,“我今天交的奶明明是2700多公斤,但到企业那里就成了2600多公斤。”朱先生对CBN记者说。 

        受到压力的奶站随之向更弱势的奶农转嫁压力。 

        “有时奶站告诉我们抗生素超标,被企业拒收了,但是不是被拒收,谁也不知道。”吴国兴告诉CBN记者,“拒收之后我们也见不到奶,”奶站就随便给奶农一些钱,“说把奶便宜处理了”,检测权控制在奶站和企业手中,奶农几乎没有话语权。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