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19日上午,三门县亭旁镇铁场村。村后绿油油的山地上,几十只肉牛啃着山草,并不时发出“哞哞”声。牛群不远处,浙江中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臣联一脸自信,他说:“4个多月成功试养,证明三门气候等条件完全适合养殖肉牛。我们计划投资5000多万元,分期打造国内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使养殖规模超过1万
头。”
近40岁的方臣联是铁场村村民,已在宁波建筑行业“摸爬滚打”近20年,现为深圳市深装总装饰工程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浙东地区总负责人,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去年年底,在前期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他决定回乡投资农业,后在浙江省畜牧局专家的指导下,选中养牛这门行业,注资1080万元成立浙江中瑞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之后,他一口气包下亭旁镇铁场村和沙柳镇板樟山村3000多亩山地,其中铁场村作为试养基地,并在台州(北京)产业招商推介会上同三门县政府签下合作协议。
今年1月,该公司从山东引进80多头西门塔尔鲁西黄牛,用于先期试养。4个多月过去,随着原先重100多公斤的小牛慢慢长至 200多公斤,方臣联的信心日益提升。他告诉笔者,浙江省的肉牛大多从山东、江西等地购进,存有较大的市场空当,这批牛预计再过4个月就可出售,每头可挣 1000来元。
显然,方臣联着眼的不仅仅是这点“小利”。据他介绍,近3000亩的沙柳镇板樟山村放养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目前已投入600多万元用于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预计今年8月左右可大规模放养。届时,他就可以放手大干。
“当然,我们的养殖模式不同于传统农业,将会讲究生态、循环、科技。”方臣联说,待养殖规模扩大后,他们将在国内率先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放养与管理,并马上成立牛肉加工厂,对牛肉进行精加工,牛粪也可用于种植蘑菇、沼气发电及高山果园有机肥。“肉牛全身是宝,充分利用的话,每头牛的利润可比单纯放养增加2000元左右。”
该项目的建设,还可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我们村是高山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待项目建成后,我们可以与投资方合作,发动村民种植草料、蘑菇等。”板樟山村党支部书记叶良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