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解决“有抗奶”这一奶业潜规则

发布时间:2009-05-14 11:43  责任编辑:欣然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阅读:
        吉鹤立 

        5月6日,卫生部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在网站上公布了一份由卫生部、农业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卫生部等关于加强生鲜乳品抗生素残留量管理的公告(2009年 第6号)”: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自即日起,各乳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应当停止“无抗奶”生产经营活动。自2009年6月30日起,各有关监管部门开始依法查处。 

        近年来,有些奶制品生产企业在自己生产奶品的标签上注有“无抗奶”字样。“无抗奶”被叫停,由此揭开了奶制品行业里又一个行业“潜规则”。 

        “无抗奶”是指用不含抗生素的原奶生产的奶制品。应该说,奶制品中不含抗生素是一件应该做到的事情,但实际上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我国近几年来奶业发展速度特别快,快到已经是不正常了。笔者以为,就是因为太快了,出现了“三聚氰胺”事件;就是因为太快,安全性问题凸显出来。 

        按照卫生要求,有炎症的奶牛,其产出的鲜奶不能用。奶牛易患乳腺炎,因此需要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经过抗生素治疗的奶牛,要求停用抗生素7天后,挤出的奶才可用。但是有些奶牛养殖户不等到7天,在停用抗生素2~3天后就将挤出的鲜奶送到奶站,这个时候奶中含有抗生素。在此,养奶牛的人不应该将这种奶送到奶站,奶站也不应该收这种含抗生素的奶。问题就在于发展速度太快,奶源紧张;利益驱使,社会责任感缺失。 

        国际上是明确严禁使用含有抗生素的原奶的。欧美国家的管理尤其严格,一旦发现有奶牛场的鲜奶含有抗生素,立即停止收购,向社会公布,又是检查,又是罚款,直到合格为止。哪家奶牛场都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因此都小心谨慎。 

        我们国家奶企的奶源,一是集体圈养的奶牛场,二是个体养殖户。前者可能还能做到鲜奶中无抗生素,后者就比较困难。散养、散收鲜奶,根本无法控制哪头奶牛何时注射过抗生素。 

        正常情况下,牛奶中不应该有抗生素。但是由于以上原因,市场上的牛奶,有的含有抗生素,有的不含抗生素。尽管质量参差不齐,但销售价格基本一样。有的企业认为自己生产的牛奶确实不含抗生素,于是在标签上注明“无抗奶”,告诉消费者,自己的奶不含抗生素。 

        市场的竞争是无情的,既然有企业注明自己的奶品不含抗生素,那么不注明“无抗奶”的产品的市场销售就要受到影响。怎么办?于是那些生产“有抗奶”的企业只好再动脑筋了,其方法是在奶中添加一种叫“β-内酰胺酶”的化学物质。β-内酰胺酶可用来分解和掩蔽鲜奶及奶制品中的残存抗生素,又叫“解抗剂”。加了β-内酰胺酶的奶查不出抗生素,因而也可堂而皇之称自己是“无抗奶”。 

        使用β-内酰胺酶的行为在奶制品行业里已相当普遍,成为奶制品行业一条人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而β-内酰胺酶是一种从微生物细胞里提取的酶制剂,没有经过安全性评价,不是食品添加剂,在牛奶中使用是非法的。 

        为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和身体健康,撕下“无抗奶”的面纱,2009年6号公告颁布得好。 

        而更加重要的问题在于,有关管理部门和奶企要拿出办法来处理好“解抗剂”的问题,解决好牛奶中的抗生素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