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状元”赵俊花打造“奶牛之家”

发布时间:2009-05-06 16:35  责任编辑:欣然  来源:长河晨刊阅读:
        禹城市房寺镇瓜张村的赵俊花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全家5口人只靠几亩责任田的收入维持生计。从1999年起,赵俊花大胆探索奶牛养殖,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状元,还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靠科学养殖奶牛致富的小康路。 

        赵俊花并不甘于贫困,一直渴望着能找到一门致富技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一个偶然的机会,赵俊花参加了房寺镇妇联举办的女子农函校学习班,通过学习,她看到了奶牛养殖的可观效益。回到家后,赵俊花与家人商量养奶牛,家人都不支持她,甚至连丈夫也极力反对,认为本不富裕的家庭无力承担养奶牛的风险。赵俊花并没轻言放弃,她通过考察,又积极请教专家奶牛养殖知识和市场规律,最终毅然决定搞奶牛养殖。 

        1999年,赵俊花在村北的316省道南侧建起了奶牛养殖场,并从内蒙古购进了十头奶牛。为了搞好奶牛养殖,赵俊花白天管理奶牛场,晚上便自学养殖技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赵俊花也遇到了她致富路上的“瓶颈”,有一段时间赵俊花发现,她的奶牛产奶量和往常一样,但蛋白含量和指标却下来了,达不到优质奶的标准,于是就“病急乱投医”,调饲料配方、牵牛晒太阳、加强驱虫药……办法用了不少,可就是不见起色。在一次农函校课堂上,赵俊花向畜牧局专家魏晓静询问了这一问题,魏晓静详细地看了她的饲料配方表和管理日记,分析了奶牛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后,判断出是饮用水出现了问题,对症下药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建议。从此,赵俊花便将自己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带到女子农函校培训班来,与养殖专家建立了长期联系。赵俊花在降低饲养成本、扩大奶质上下功夫,通过几年的滚动发展,在原来基础上扩建起了容纳百头奶牛的奶牛场,购置了挤奶机、储奶罐、运输车辆等相关设备,由此开启了周围十里八乡养牛挤奶卖奶发家的先河。目前,赵俊花的养殖场占地15亩,建有牛舍30 间,配套房屋12间,奶牛存栏80头,日产鲜奶3000多公斤,年产100多万斤,从业人员7人,家庭年纯收入60余万元。 

        赵俊花通过科学养奶牛致富了,但她并没有独自享受致富成果,而是热心地帮助本村群众养奶牛致富。赵俊花不仅帮助乡亲们到外地精选优良奶牛,遇到资金有困难的乡亲她还为其筹措资金,缺技术的她为其送技术,并为他们提供防疫、配种、繁育服务,还通过建立奶站,为十里八乡的奶牛养殖户送奶。在送奶和收奶的过程中,赵俊花还能及时发现乡亲们在饲养中的问题和缺陷,并及时纠正,无形中又推广了奶牛的科学饲养技术。为了能更集中地向乡亲们传授经验,赵俊花还在家里办起了奶牛养殖交流会,风雨无阻,定期聚会,她把自己多年研究、总结出的饲料配方免费提供给大家,推广科学饲养,让奶牛养殖群众笑逐颜开。如今,学科技、用科技成为村里最热门的话题,大大增强了村民们大规模养殖的信心和决心,这些养殖奶牛的散户们亲切地称赵俊花家为“奶牛之家”。 

        赵俊花这个普通的农家妇女通过勤学实干、创新发展,成为一名致富能手,多次被评为德州市“巾帼致富先进个人”,房寺镇的“致富能手”、“养牛状元”等荣誉称号。面对容誉她朴实地说:“我不愿意安于现状,不甘平庸,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从事奶牛养殖,帮助更多的农村姐妹共同致富,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