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新农网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驻村干部助力钱塘村发展生态肉牛产业

时间:2009-03-20 17:29  来源: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  责任编辑:欣然
核心提示:钱塘村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偏远山区,全村人口3000余人,山地5300亩,耕地1100亩,是南安市老区村之一。该村立足资源优势,把生态肉牛养殖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兴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扶持培育。 一、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
钱塘村位于南安市诗山镇偏远山区,全村人口3000余人,山地5300亩,耕地1100亩,是南安市老区村之一。该村立足资源优势,把生态肉牛养殖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作为兴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扶持培育。

一、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引领农村经济发展

钱塘村有5300亩山地,1100亩耕地,草山、草坡比较多,水热条件优势越,牧草、青饲料、秸秆等资源丰富,大力发展生态肉牛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当前,我国的畜牧业内部结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猪、鸡、鸭等耗粮型畜牧产品比重过大,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动物的比重过小,养殖的规模化程度过低。随着耗粮型畜禽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的消费观念的变化,耗粮型畜禽产品的市场已趋于饱和,而以牛、羊为主的畜禽产品渐成人们消费的热点,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生态肉牛产业可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且劳动强度不大,与当前的钱塘村劳动力现状相适应。当前钱塘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人员为386199部队(38为妇女、61为儿童、99为老年人)。采取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模式,发展生态肉牛产业,有利于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破除村民的小农意识,提振村民发展生态肉牛养殖的信心,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党支部率先召开支委会,认真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试行)等法律法规,对生态肉牛养殖的可行进行认真分析,提出引导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作为钱塘村科学谋划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支委会统一思想后,支委们带头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和支部会议通过的发展养牛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召开村党员大会,提出发展养牛这一兴村富民工程,要求全村党员进一步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参加养牛专业合作社。2008年10月28日在党支部的牵头下,南安市诗山钱塘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在钱塘村村部召开,会议同意设立南安市诗山钱塘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由党支部书记许颜伙,村副书记、村长许培植,副书记、纪委委员许合生等10人组成,成员每人出资人民币壹万元,总出资额人民币壹拾万元;讨论通过合作社章程、选举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许培植、副理事长许梅顺,理事许志煜,执行监事许建设。经发展,合作社现有成员15名,合作社成员以生产资料及现金投入共计人民币50万元,现已建成150亩标准化生态肉牛养殖小区,该小区的建设完全按照市场运作的方式进行,以合作社成员投入为主,对非合作社成员的承包地采取协商补偿的形式实现土地的有偿流转。合作社还统筹做好养殖小区的布局、选址、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将养殖小区的建设与农业综合开发、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规划、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工作结合起来,养殖小区距离村民住宅区约2公里,彻底改变畜禽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等传统落后的养殖方式和人畜混居的状况,实现养殖区与住宅区的分离,净化美化农村居住环境。2009年2月份专业合作社首期引进56头黄牛母牛进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出现的新事物,是农民为改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而自发成立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它使农民个体的市场主体地位正在朝着农民群体的市场主体地位转移,在组织农民、富裕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组建生态肉牛养殖专业合作能为养殖户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将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起来,延长了产业链,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提供信息、种子、种苗和种养技术培训,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生态肉牛产业经济的科技含量。通过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统一农资供应”等,积极注册商标打造名牌,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钱塘村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专业合作社+农户,共同富裕,实现农村和谐发展。鉴于村民认识及发展的不平衡,为带动全村农户的发展致富,合作社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推动全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一:由合作社与农户民签订养殖协议,即合作社提供资金+技术,农户投入劳动,并按协议分享经济收益。模式二:合作社与农户民签订种植协议,合作社提供种子+技术,农户种植牧草,合作社以保护价从农户手中收购牧草。

二、部门协作,科技入户,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钱塘村生态肉牛产业经济发展的成败,在于农业科技的应用与转化。为此,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与南安市科技局等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部门的协作,认真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工作,将生态肉牛养殖的关键技术打包送到合作社的养殖成员手中。

1、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结合实际,协助合作社引进优良黄牛母牛,拟引进国内外肉牛良种的冷冻精液,采用人工冷配杂交技术,对黄牛进行杂交改良,饲养杂交一代肉牛。

2、发展原生态养殖,打造优质肉牛品牌。一是大力推广符合国际标准的肉牛生态标准化养殖,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科学饲养、用药,改良肉牛品种,提升肉牛产品质量。二是拟注册商标,打造优质肉牛品牌。

3、强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牢牢抓住动物疫病防控这根主线,以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认真开展免疫、检疫、检验、监测和监督等各项防控。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加强免疫和监测,确保牛畜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达到 100%,实现“力求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防控总体目标。推进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4、大力发展草业,加强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和利用。牧草是发展肉牛规模养殖的物质保证。要按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原则,开展草地资源普查,编制草地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健全草地监督管理机构,落实草地保护建设经费。加强草地围栏、道路、灌溉等草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种植杂交狼尾草、圆叶决明、羽叶决明等高产优质牧草,推广在果园套种圆叶决明、羽叶决明等豆科牧草,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充分发挥钱塘秸秆资源优势,搞好可饲用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等养畜技术,重点做好花生藤、稻草等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养畜和过腹还田,增加有机肥投人,从而发展循环型、生态型畜牧业,提高种养综合效益。

5、抓好牛粪便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一是牛粪便与稻草等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腐熟发酵后,用于养殖蚯蚓,蚯蚓经加工后可作饲料的动物蛋白来源,蚓粪可作为生物有机肥直接还田或作为花肥出售。二是牛粪直接晒干后出售给菇农、果农、花农、茶农作为有机肥的来源。三是建设沼气池,利用牛粪尿与稻草等秸秆混合后,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用于煮饭、烧水和冬季时草食动物舍的保温。沼液还田作为有机肥的来源。

三、发挥港澳侨台优势,拓展国内外市场

充分发挥钱塘村旅居印尼、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乡贤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生态肉牛养殖产业。拟引进推广符合国际标准的肉牛生态标准化养殖技术,提升肉牛产品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际肉牛标准分切生产线。引导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企业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契约机制,销售具有高品质的肉牛产品,努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林金典)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查看所有评论新农网友评论...